在众多摩旅目的地中,“进藏”总是最令人魂牵梦萦,甚至成为很多摩友必须完成的使命。作为一款旅行探险车,DL250在这块极度美丽,又极具挑战的摩旅圣地的表现如何?7月2日,自由之旅车队沿317国道进入川西藏区,至今已在高海拔地区骑行了1000公里,其中,翻越4000米以上的高山2座,3500米以上的高山5座,途经柏油路、泥土路、塌方碎石路等路况,现将各位骑士在高原骑行DL250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DL250高原骑行油耗如何?
自由之旅从北京发车时曾做过“挑战一箱油续航里程极限”的活动,当时DL250创造过百公里实测油耗2.5L的佳绩,如今DL250进入高原,面对在缺氧、陡坡、连续弯道等环境,DL250的油耗表现依然令人满意,5辆车的油耗分别为:3.3L/100km(小王子)、3.4L/100km(马翰)、3.4L/100km(阿哲)、3.4L/100km(老查)、3.5L/100km(李燊),5辆DL250平均油耗为3.4L/100km。需要说明的是,这次测试并没有刻意去省油,更多时候为了骑行安全,在操作上还牺牲油耗性。
DL250在高原的动力如何?
经过六天,7座3500米以上的高山骑行测试,大家普遍感觉DL250在海拔3400米左右会出现动力响应迟缓的问题,随着海拔的不断增加,需要通过降挡来提升转速。但与GW250比较,DL250的动力响应性要好,低转速下的动力输出更强。先听听车队中几位GW250用户的骑行感受。
1)少尉:个人感觉上了海拔3600米以后,才会明显感觉DL250动力下降。相比骊驰,DL250动力在三挡会比骊驰在发动机转速上高出1500转左右,假如骊驰发动机在海拔3600米用三挡上坡最多到3500转,DL发动机可以到五千到六千转,对骑行来说,DL在高原上的动力表现明显优于GW250。
2)李燊(shēn):海拔在3000—3500,有轻微高反的感觉,降挡给油比GW痛快多了!海拔3200米拉到表显113km/h油门还有余量,极速的表现也不错。个人认为,在这个排量的全地形车,DL250是非常好的选择。
3)小王子:海拔在3000米,DL250的转速和挡位都能上去!到了海拔3500米左右,高反就较为明显,但跟骊驰相比,DL250的动力输出和低转速要强至少百分之十。
DL250的通过性如何?
原本我们还比较担心DL250偏公路运动型的设计,不适应复杂路况骑行,可经骑手们实际测试,DL250的通过性令人非常惊讶。减震极为舒适,时速100km/h以下骑行,手把完全无震感;以坐姿过路边坑,减震也不会到底。
去往色达的路上,近30公里的泥土盘山公路,而且天空还飘着小雨,地面的黄泥混合着碎石。在通过这类路面时,大家的骑行姿势是保持半蹲状态,车辆的设计让大家在半蹲状态时上身保持直立,车身跳动时对头部不造成大冲击,而且更容易应对突发状况。由于簧下质量减轻,所以DL250有了更好的地面贴服性,减震回弹速度快,能让轮胎更快的接触地面,抓地力更强。
在S217甘孜至新龙段,在通过落石路段时,骑手李燊用目光直视山体导致视线离开路面,等他回过神时,距他几米远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躲避已经来不及了,他选择直接从石头上压过去,本以为车辆会失控,但是稳稳的落地,DL250车头的可控性,能更好的校正车头指向,调整整车重心,防止摔倒,轻量化的轮毂可以让减震更快的回弹,这就是稳稳落地的原因。
DL250的车重是否好扶车?
很多人担心DL250车太重,倒车后不好扶起,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DL250的手把、后扶手、车体重心设计很巧妙,使推车、扶车相对较为省力。车队队长“少尉”反馈:他曾驾驶GW250在神农架海拔2900米处倒车,很难扶起来;而这次他驾驶DL250,在海拔3900米处倒车,他却能轻松扶起。
DL250的弯道操控如何?
研究过DL250的摩友可能会发现,它与GSX250R出自同一动力平台,因此也具备了跑车的运动基因,跑山更有乐趣。由于这次自由之旅车队也有GSX250R,相比GSX250R,DL250重心较高,压弯的姿势跟普通街车不一样,有些弯道可以用外倾式过弯,就是俗话说的反压姿势,优势是在过弯的同时能获得很好的视野,特别在摩旅过程中,过左弯的危险大于过右弯,所以反压是高重心旅行车款会常用到的一个驾驶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