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老车迷的回忆录


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区别只是所处环境和认识角度的不同。同样,作为摩托车的使用者或爱好者,我们都是中国摩托史的见证者,我们一路陪着中国摩托车的从前和现在,还要陪着她走向将来……


相比波谲云诡的历史,摩托车圈子显然要单纯许多,但一路走来也是风风雨雨、跌跌撞撞,置身其间的我们,自然也会有见、有知、有感……



80年代

这一节的背景音乐应该是《三月里的小雨》,刘文正版本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摩托车行业就像早春的萌芽,在春雨的滋养下逐渐焕发生机,但那时的车迷要比稀罕的摩托车还要稀罕,而那时的车迷,再迷摩托车都不叫“车迷”,因为那时还没有“车迷”的称谓。


我最早一次见到车迷的具体时间在1984年冬天,小学4年级的寒假前夕,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那天,体育老师的朋友路过操场,跟他聊天。他骑着一辆装着汽油机的永久牌自行车,后面还挂着两只油乎乎的柳条大筐。


正在跳高的我们对这辆奇怪的车子产生了兴趣,围上去看。在两人的谈话中,得知此人是个自由职业者,每年冬天都要骑着这辆车去西安的食品加工厂送羊肠子,一个月跑两趟。当时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现在想想也很是感慨。徐州到西安的单程要800多千米了,一辆加装50mL两冲程汽油机的载重自行车,驮着货物和备用汽油、机油(这种发动机烧混合油)、修车工具,在寒冷的冬天里一个月跑两个来回……



“……生意倒是次要的,主要是能骑着车到处跑,真滋儿(舒服),明年攒够钱了换一辆幸福,那车劲大,能跑更远……”这是那人留在我记忆里的唯一一句话,那一次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他——寒假结束后,我们的体育老师消失了十多天。后来才得知他的那位喜欢骑车到处跑的朋友在去西安的路上栽进潼关境内的山沟里,身上缠满了羊肠子……


这人如果活着,会在之后成为一个铁杆的摩旅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进入80年代后期,路上的摩托车不算稀罕物了,但也不太常见。我所在的黄淮地区在当时还是很富裕的,煤炭和建材行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但那时的摩托车真的很贵,能买车的要么是真有钱,要么是真爱。


我邻居二叔的两个工友就是真爱车——煤矿距他们的家不到一千米,上班只要步行十来分钟,两人却同时买了相同型号的幸福250,我在二叔门口的小巷里见过他们好几次——披肩的长发,尖尖的皮鞋,还有两冲程发动机低转速时的“砰砰砰”……这两个当时的时尚青年对我影响很大,甚至在我也成为煤矿工人的时候也买了跟他们一样的车。


我所经历的80年代,没有“车迷”的概念,但那时的车迷对摩托车的喜爱仿佛更纯粹、更纯真,爱到不需要去标榜或形容,只是朝夕相伴。



90年代

这一节,最合适的背景音乐是台湾歌星文章的《我是风》。进入90年代,中国摩托车行业开始发力,保有量的增加也间接带动了车迷群体的壮大。当然,在90年代初期(1990—1993),国内车迷还是个松散的群体,还没形成“圈子”。


1990年时我还在上中学,但已经学会了骑摩托车。教会我骑车的是外婆家的二表哥,一个不是车迷的资深车手。二表哥是本地最早进入摩托车维修行业的少数几人中的一员,他在80年代末就去外地学习了维修技术,学成后开了本地第一家修理店,赶上了摩托车发展的黄金时代。


常去二表哥的修车店里玩,还通过他用700元的价格买了一辆不知倒了几手的老幸福250,开始了车迷的生活——有空就跑过去偷偷骑一圈,然后再放回去。不敢让家里知道我骑车,那时候已经开始流行骑摩托车不安全的各种传说了。


我姑姑家的四表哥则可以肆无忌惮地骑车,因为他比我大几岁也有收入,独立生活了。四表哥当时骑一辆军绿色的嘉陵JH70,这辆源于本田的小排量跨骑车让我分清了两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的区别,更让我体会到中外摩托车在技术和性能上的巨大差距。


四表哥具备了一个车迷所要具备的一切条件,他热衷于骑车出游;自己动手保养维护;购买了很多摩托车使用、维修方面的书籍;更重要的是——我在他的卧室里看到一摞《摩托车》杂志……


四表哥与摩托车有一个好的开始,却没能有一个好的结局——那年秋天,他被一辆野蛮占道的农用车顶进水沟,断掉的右腿浮出水面……



当然,相比同时期的许多爱车人,四表哥还算幸运,至少还有条命在。在90年代后期,我身边关系较好的车友先后因骑车死去数人,最让我伤心的是我那位韩姓老哥,骑着刚买来的天津迅达80兜风,当场被汽车撞死,丢下刚满月的儿子……与他同车的是我的另一位吕姓好友,在撞断了鼻子和身上多处骨折后侥幸生还。


90年代,国内道路设施的简陋和交通意识的淡薄,终结了无数热血骑士的生命,许多刚对摩托车产生兴趣、正在成为车迷的年轻人死于意外。如果那时能有今天的摩托车驾考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果那时摩托车的安全保障功能像现在这么完善,我那些离去的兄弟们现在仍会在我身边绽放笑容,伴我一路悠游……


进入90年代中期,由北京等大城市率先形成规模和样板的车迷文化开始影响各地的车迷圈子,越来越多的摩托车爱好者自称“车迷”或“摩迷”,以摩托车修理店、整车销售店为主要据点的车迷团体大量涌现。这段时间,一些有想法、有能力的车迷开始组织各种小规模的出游、聚会活动,西北、西南等地的车迷组织开启了组队长途旅行的大幕。


当时,刚参加工作的我先后买了本田H100S、VT250F和铃木GSX400大水牛,成为当地最狂热的车迷。那段时期,大量涌入的走私车和N手洋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车迷群体规模的扩张,也加剧了摩托圈和管理阶层的矛盾,猫和老鼠的游戏在大街小巷愈演愈烈,也是从那时起,摩托车迷在寻常百姓和执法部门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负面”。


那个年代为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身为70后,我亲眼目睹和亲身参与了中国摩托车迷圈最重要的一次萌发和演变,并会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这股大潮起落沉浮。在即将结束此节之际,眼前突然浮现出22年前的那一幕:1994年春天,徐州市中心的淮海路上,红色头盔下面长发飘飘的女骑士骑着一辆鲜红的南方125跨骑车,穿梭在滚滚车流中,消失于楼群深处……

我非常想用邓丽君的《甜蜜蜜》做本节的背景音乐,尽管这歌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与新千年不沾边。2000年之后,中国摩托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大量出现的摩托车品牌拉低了摩托车的售价,摩托车真正成为平民交通工具,车迷的群体也在迅速膨胀。这期间,我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辆国产新车,摩旅的劲头也越来越足。



新千年之后

2000年之后也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期,各种摩托车论坛促进了车迷间的交流互动,从那时起,我也和那些原本书信或电话往来的车友们开始了在网上交流。网络的便捷让我结识了全国各地甚至欧美国家的车友,许多人成了今天仍在联络和经常见面的好友。这些从2000年开始在摩托圈中出现并坚持玩到今天的铁杆车迷,很多都成了当地摩托界的“带头大哥”,在国内摩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存在,也为我现在执行本刊《在他乡》栏目提供了太多可用的素材……



就像一棵树长大了就要分叉一样,不断壮大的摩托圈子难免要细分为一个个小圈子——玩复古的凑一堆,玩越野的凑一堆,爱摩旅的凑一堆……在进入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之后,愈发庞大的车迷圈在分分合合中一路前行,许多之前曾红火的俱乐部在车轮滚滚中消声匿迹或名存实亡。这时的车迷群体在运转方式上早已不再局限于“实体”,大批依托于论坛和QQ群的俱乐部、车友会、车友群成为车迷群体的中坚力量,极大丰富了车迷生活。2011年3月,我就在安徽省宿州市的一个小镇里遇到一个越野车休闲QQ群并参加了他们的活动,感受到了网络为这个乡村车迷群体带来的便利。粗略统计了一下,那段时间我所处的城市和周边地区,车迷们自建的踏板群、挎子群、哈雷群、宝马群甚至女车手群不下20个……



进入2000年之后,我个人的车迷生活也是越来越充实。从2003年到2008年之间,痴迷复古车和越野车的我一共购买了13辆老车、复古车和越野车,自己家和父母家的角落里塞满了车,抚摸着这些车,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满足感,真是妙不可言……我身边的车友们也基本都拥有了钟意的车款,跑摩旅、搞活动、做实体、办比赛,享受着摩托车带来的快乐。



现在已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后期,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各种微信群的出现,进一步为车迷的扎堆和活动提供方便。可以这么说:你打开手机看上一天,所获取的信息和知识,比我们在80、90年代翻一个月资料获取得还要多。但是,在接触中,感觉现在的许多车迷好像并不快乐,玩车玩得远不及我们那个年代的车迷开心,烦恼倒是多了许多,摩托圈中的争执和纠纷也很常见(本人就目睹过许多回网上骂战和现实中的打斗)。



从前,约个活动都要打半天电话;跑个摩旅也要查好几天地图;有钱也买不到一辆能够合法上路的大排量……现在,想组织活动群里发个公告就行了;想去哪里有手机离线导航;先不说越来越多的进口大贸店,国产车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了……可是,为什么眼睛里的平和越来越少、焦虑越来越多?为什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戾气越来越多?


难道是:高速爆炸的信息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拥堵?不断涌现的新车让我们眼花缭乱?日益喧嚣的摩坛掀起重重雾霾,遮蔽了我们的来路和去路?


或许,我们都该静下心来,想一想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了。

您可能喜欢

哈罗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