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尝试过Honda Cub e: 、Dax e: 、ZOOMER e:后,2025年本田在国内电摩市场又有新布局,五羊-本田的WH8000D复古电摩、新大洲本田的SDH1500DT-2踏板的申报,无疑是新战略的又一次尝试。
五羊-本田的WH8000D
新大洲本田 SDH1500DT-2
其中WH8000D作为本田首款即将投放的电摩产品,最近在外网也是激起一片热议。
外网关注度也相当高
各种评论
电动市场之争:
虽然从一些评论中可以看到大家对电动摩托车的发展并不看好,但是最新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规模将达6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5%)。短短几年时间,电动两轮行业已经有了多轮洗牌,但是在这个巨大的市场面前,传统制造商们的转型步伐却始终谨慎。当一众新品牌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验证中频频遇挫时,以本田为首的头部企业们则选择将电动化进程置于系统性战略框架内推进。
电池仍是行业痛点:实现与燃油车相当的续航里程、电池重量和叠加成本压力,导致大众市场普及受阻。作为全球摩托车市场占有率近四成的一哥,本田的决策需平衡多重因素:既要维系燃油车基本盘,又要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体系。
在中国市场,随着电动两轮和四轮领域的新势力的强势崛起,众多中国品牌为本田的全球布局增添了变数。毕竟在价格敏感型市场,消费者已经很少会为品牌溢价买单,比起品牌忠诚度,性价比才是最优选择。
印度成为两轮市场新核心:
近年,印度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摩托车销量第一的国家,占全球总销量的约40%。2025单月销售更是创纪录的42万台。
新起的二轮车市场拥有了巨大潜力,众多传统车企纷纷入主,本田就将印度作为新的全球战略支点。
不仅燃油车,得益于印度政府强力的电动车政策组合拳(补贴+基建+产业扶持),与每年超2000万辆的两轮车市场规模,电动车的发展速度在印度可以说是飞速,未来将成为电动车型发展的新温床。
相较于本土新锐Ola Electric的激进策略,本田选择以品质背书与供应链深度整合切入市场,首先推出Activa e:和QC1,并取得不俗的销量,而且还加强配套设计的基础建设。
试点电池共享服务“Honda e:Swap”再加上本田在班加罗尔的投建了新工厂,将采用模块化平台设计,通过外采电池+全流程优化生产,预计2028年投产后将形成50万台年产能。力求在印度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动车市场抢占先机。
新工厂将采用模块化平台设计而不仅仅是当地市场和政策优势,本田的推进策略具备明显的地域考量:以印度为制造中枢,未来辐射印尼、菲律宾等电动车政策友好型市场,形成区域联动效应。再逐步拓展至欧洲和北美市场,相比先发企业的试水性质,本田更注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依托成熟的全球经销网络与售后体系,充/换电设施建设推动,构建从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总结:
鉴于中国最早启动电动化战略的原因,本田在电动车领域目前在中国市场确实还是跟随者角色,但在印度及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本田依旧雄心勃勃,不仅燃油车系要继续保持第一,电动两轮也要争先,力保其全球两轮老大的地位。
但中国品牌在不断改写市场规则,雅迪、小牛等品牌通过智能化+成本优势抢占市场的同时,九号则以技术迭代加速行业洗牌。对于本田而言,如何在保持品牌溢价与应对价格战中建立动态平衡,将成为其电动化战略的最大考验。随着全球两轮车市场进入电动化深水区,本田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其全球两轮老大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