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三十岁前环游世界之印度篇-外国人如何在印度开摩托


这次旅行是在2017年十月中旬才定下来的,因为11月实习正好结束,空出一大段时间,正好去践行我三十岁前走遍世界的梦想。


新德里

刚来印度的第一个晚上没睡,所以昨天在旅馆补了一天的觉。虽然耽误了一天,但是没关系,毕竟印度签证有60天,时间充裕,整体压力不大。休息充足后今天一早就去营业厅买了电话卡,听说印度的BhartiAirtel卡信号最好,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Airtel。坑爹的是办完电话卡才知道当天办理隔天才能激活使用,所以今天还是没有网络可用。



买了电话卡,接下来按计划去找印度的摩托车市场买摩托车。出门在外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感觉很不方便,这一点在巴基斯坦和迪拜都深有体会,另外,在印度这种地方打的很有可能会被司机坑,所以还是需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而摩托车是最佳选择。买到摩托车后,我计划骑摩托车环游印度、尼泊尔(尼泊尔和印度之间车辆过境很方便),然后再卖掉。



前期查阅资料,了解到在印度买摩托车一定要去Karol Bagh Market,可是逛了整条街都没找到这个市场在哪。求助路人后,按照路人用谷歌搜的方向步行到附近还是找不到。于是又求助三轮车司机,三轮车司机告诉了我正确的方向,让我又意外又惊喜。因为在印度,向三轮车司机问路他通常会叫你坐他的车前往然后付他车费,这位司机为我无偿服务,当然让人惊喜。


按三轮车司机指的方向走入这条街,终于找对了地方。Karol Bagh Market就是一个巨大的摩托车交易市场,街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摩托车。我并不打算买新车,一是因为贵;二是容易被偷,二手车如果丢了就不会太心痛;此外,二手车更容易出手,离开南亚大陆时可以随便卖个价就走,新车的话价格不合适还得不断找卖家,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走到一家店里,一眼就看中了这辆摩托车。220mL的摩托车开价相当于5200元人民币的价格,试车之后感觉OK,于是和老板讲价。老板任凭我使出各种讲价技能死活不肯让价,最后终于让了100元人民币,相当于5100元人民币成交。


按照印度的规定,只允许印度人拥有摩托车。那么作为外国人的我们怎么才能在印度骑摩托车呢?一般是这样做的:把车辆挂在卖车行的名下,车行开具证明把这辆车无限期借给我们,赋予我们任意处置这辆车的权利,另外给我们提供付款证明以及购买证明,这样,外国游客就可以摩旅印度了。那离开时怎么卖车呢?有三个办法,一是让店家派人取车,把车卖给他;二是把车托运到车行,卖给车行,车行打款给我们;三是直接把这辆车当黑车卖了,简单省事。


在印度行驶如果遇到警察问你驾驶证怎么办?一本摩托车驾照的翻译公证就可以搞定,之前在国外开汽车环亚欧大陆用的就是这个。带上它,一路上畅通无阻。


在印度的行程基本就是按着先前确定的路线走,开摩托车先环印度半岛走一圈,之后开去尼泊尔,再卖掉车。有人会问我为什么要骑摩托车旅行,我想,应该是摩托车给人感觉比较自由的缘故吧。之前在越南、斯里兰卡也都是骑摩托车环游,真是恣意又舒适。而且我有摩托车驾照和驾照的翻译公证,自身条件也是允许的。


我也自驾汽车旅行过,比较来说摩旅虽然风吹日晒、天寒雨淋、装得还没汽车多,但是在南亚大陆上摩托车有摩托车的优势。印度的道路普遍拥堵、狭窄,摩托车相对于汽车要更机动灵活、停车方便,是真正的点到点到达。此外,摩托车还可以直接开到尼泊尔,这就同时解决了在尼泊尔的交通工具问题。想想后面的旅途中沿着海岸线看着大海、吹着海风行驶,一定很棒!


新德里—古伯特高塔

前一天在新德里的市场以510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到了摩托车,但还有一些手续没办完,今天还是得再往车行跑一趟。昨晚问了旅店老板,510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这辆摩托车是ok的,车行老板还算厚道。再一次来到摩托车集市把后续的手续办完,下一步准备前往印度古迹——古伯特高塔。


先去加油,发现在印度用谷歌地图搜加油站的英文(Gas station)是搜不到的,印度的加油站并不叫加油站,而叫Indian oil。按照印度的油价,把这辆摩托车油箱加满需要90块钱人民币,还行。一切就绪,出发。


新德里真是堵得过分,我一路上左手离合右手刹车,时不时还要避让随意穿插强塞的车辆,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手已经酸得不行。看来在印度这种交通拥堵的国度开一辆手动挡的摩托车是对体力和技巧的双重考验。



到达古伯特高塔,外国人门票收费500卢比,约合人民币50块,印度人只要5卢比,差了100倍,不过南亚国家一般都是外国人门票比本地人门票要贵上很多,就默认它是合理的吧。古伯特高塔被称为“印度斯坦七大奇迹”之一,它是奴隶王朝第一个国王古伯特•乌德•丁1193年开始修建,后任继承者在14世纪完成,塔高75.56米,塔身刻着古兰经和各种花纹图案。因为是为纪念古伯特征服印度而建的,故又称“胜利塔”。



这是世界上最高的砖砌高塔,这是一个伊斯兰教统治下的印度王朝,圆拱门、古兰经……随处可见伊斯兰痕迹诉说着悠久的历史。从这也可看出,印度不愧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都写在了建筑中,风吹雨打数百年依旧屹立在此。
从古伯特高塔景区出来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等骑到下一个目的地——莲花庙的时候已经5点多了,莲花庙景区已经关门,我只能隔着护栏远远地给这座酷似莲花的建筑拍照纪念。红堡景区也是5点关门,我打算趁着晚上时间去红堡瞧一瞧。



月光下的红堡恢宏而宁静,似乎还散发出幽幽的圣洁光芒,是典型的莫卧儿王朝式建筑。见到红堡,离开德里再无遗憾。


德里—阿格拉

今天的行程是离开德里前往阿格拉,一早起床把两个箱子、三个行李包往摩托车上一绑,车子变得沉重起来,再坐上人车子就变得更重了,操控车辆的难度也加大了许多。


新德里到阿格拉有一条国家特快线,双向6车道,是全印度最好的公路,同时也是一条收费公路,两百公里的路也就收20块钱的过路费,所以我果断选择走这条特快线。



从德里出来车流逐渐减少,车子在高速公路上速度渐渐提了上来,摩托车也能轻轻松松地跑到一百多的时速。不过这辆摩托车最快也就是120码的时速,可能是因为我的行李太重的缘故。


这里顺便说说摩旅的装备。头盔是长途摩旅骑行必备的,一是安全,二是防风。护目镜也是必须的,因为高速行驶的摩托车上,一切迎面而来的东西都可能会伤害眼睛,哪怕是一只蚊子也可能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护目镜也可以帮助骑手把风和尘隔离出去。此外,长裤和外套也不可少,不管外面温度怎么样,车子时速一上去人都会感觉到冷。而寒冷是骑行的大敌,风带走大量的温度会让骑手身体僵硬、思维分散、应变能力下降。骑摩托车最好还是穿靴子,因为靴子的高帮能更好地保护脚,骑车挂挡过程中脚难免会有些磕碰,薄薄的鞋子保护不了皮肤,如果碰到排气管就不好了。



在特快线的收费站发现有一群印度人围着一辆车拍照,这辆车还有警车车队护送,猜测车里坐的应该是印度明星或者政客之类的大人物。不过我对车里的人物就不感兴趣了,一脚油门从他们的车队中穿过,后面的警车一直狂按喇叭,可能是以为我要袭击那辆车……


一路狂奔,下午就到了阿格拉。这辆摩托车总体性能还不错,一箱油可以跑200多公里。只是坐上人、加上行李后就很重,比我当初在越南开的那辆摩托车要难开。


在印度开了两天车,发现虽然同处于南亚,但是印度司机开车并没有巴基斯坦司机那么凶,坐巴基斯坦人开的车感觉是早晚要出事故,直叫人心惊胆战;印度司机开车也快,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是很拥堵的国家,但印度的路上偶尔会有牲畜闯上马路,开着开着时不时看到一头牛横在路中间拦住去路,车辆行人纷纷避让,实在是独特又有趣的体验。


阿格拉泰姬陵

今天的行程是印度行程中的重中之重,那就是前往“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但我打算先去参观阿格拉堡,泰姬陵安排在下午3点之后再去,因为据说泰姬陵会随着一天中时辰的不同、太阳光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所以我下午3点去不仅可以在泰姬陵上看日落,还能看到更多奇幻的景观。



从远自16世纪的那位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后裔——巴卑尔建立莫卧儿帝国起,阿格拉就成为印度的首都,一直持续到18世纪。后来,雄才大略的阿克巴大帝选中了现今阿格拉堡的城址,花费了近8年的时光终于在1573年建成了这座古堡。阿格拉古堡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古堡内的建筑物曾多达500多座,可惜的是保留至今者很少。



外国人参观阿格拉古堡的门票是550卢比,约合人民币55块。古堡宫殿宏伟,绿草如茵。大理石成了古堡里印度皇宫的标配,花纹上镶嵌着的都是宝石,尽显奢华。古堡内红砖与拱门象征着印度与伊斯兰文化的融合,古堡的选址极尽用心,站在阿格拉堡上可以远眺泰姬陵。总体来说,印度的古迹保护相对于巴基斯坦要好很多,其中很多得到了修复。



用最快的时间把阿格拉堡游览完了,为了不错过今天的重头戏,我驱车匆匆赶往泰姬陵。时间一点点流逝,太阳渐渐西下,我不由得着急起来,如果太阳落山了再去泰姬陵也就没意义了。


外国人参观泰姬陵的门票要人民币100块,门票包含一瓶水和一个鞋套(进入泰姬陵需要穿鞋套)。我用最快的速度买好票,然后按着地图寻找入口,但是走着走着发现路线不对,于是掉头,这就又耽误了时间,真是越是急的时候越是容易出错,干脆坐了辆三轮车,谈好60卢比的价格让他带我们去入口。但是到了目的地才发现竟然是停车场,于是又掉头回到刚刚上三轮车的地方,又白白耽误了时间,结果司机还想问我要来回120卢比的车费,真是又急又气。



终于找到入口,虽然有外国人通道,我们不用和本地人一样排长长的队伍,但是安检也是要排队的,而且还很严格。轮到安检时又被告知头盔不能带进去,让我到外边去存,于是跑出去存之后又重新排队过了一次安检,第二次安检时工作人员发现了我的旗子,也不让带入,本来想让我再去存一次,但我说服了他代为保管,不用再排队了。



一波三折耽误了不少时间,终于进入泰姬陵,此时已经是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建筑上,圣洁而美好。


泰姬陵(Taj Mahal),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莫卧儿国王沙•贾汗为纪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兹•马哈尔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建的一座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巨大的清真寺陵墓。1631年,穆塔兹•马哈尔死于他们的第十四个孩子出生之后,时年39岁。临终前她的遗愿是让沙•贾汗为她建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墓,沙•贾汗同意了。他极度伤心,据说一夜间白了头发,决定为难产而死的妻子完成心愿,于是他找来了当时最富盛名的建筑师。


国王问建筑师:“你结婚了吗?”“是的,我的国王。”“你爱她吗?”“是的,陛下,她是我的全部,我爱她甚过一切。”“很好,那我就把她处死,你就知道我有多么痛苦,就能为我的妻子建起世界上最壮丽的坟墓。”于是,国王处死了建筑师的妻子,同年这座陵墓动工修建,就是泰姬陵。



建造泰姬陵时沙•贾汗不但每天动用2万名役工,还请来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以及来自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共耗费4000万卢比,导致了莫卧儿王朝的衰落。


沙•贾汗国王原本计划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两个陵墓之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但泰姬陵刚完工不久,他的儿子奥朗则布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汗每天默默地坐在囚禁自己的小楼中,怀着无限的思念之情,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后来视力恶化后,他只能借着一颗宝石的折射来观看泰姬陵,直至最终忧郁而死。但有幸的是,沙•贾汗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妻身旁。


慕名来泰姬陵的人是真多,其中大部分是印度人。排队进入泰姬陵的队伍从泰姬陵上一直排到泰姬陵下,转了三个圈,足足有一公里长。不过因为我们买的是1000卢比的天价票,不用排队就可以直接进入泰姬陵。



傍晚,泰姬陵迎来了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候。夕阳斜照,泰姬陵白色的大理石在阳光的沐浴下逐渐由灰黄、金黄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最后在月光的照射下回归银白色,泛着蓝光,恍若仙境。印度诗人泰戈尔形容泰姬陵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泪珠,道尽了泰姬陵惊人的美妙。


建造泰姬陵的石料是从几百公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但这些石料却不是完全的纯白色的,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宝石和半宝石镶嵌在大理石的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宫墙上,珠宝镶成繁花佳卉,光彩照人。陵墓内国王和妻子葬在一起,因为妻子先葬所以位于正中央,而国王安葬在妻子旁的陵墓。整座建筑体形雄浑高雅,轮廓简洁明丽,完美对称,美轮美奂。


泰姬陵是我来印度最想去的地方。吸引我来这的不单单是建筑,还有这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

您可能喜欢

哈罗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