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埃尔夫ELF3赛车、Honda后单摇臂的始祖


下面的图片摄于 2003 年三月 30 日,在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室内场馆举行的 Auto 2003 首届中国 . 珠海汽车展销会(三月 28 日 - 四月 1 日)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委员会的展位中、所展示的埃尔夫 ELF 3 赛车。



法国石油公司 ELF 埃尔夫的起源可追溯至 1939 年,埃尔夫品牌在 1967 年推出,到 2000 年、与法国另一家石油公司 Total 道达尔合并。


当时,埃尔夫在支持开发新的赛车技术、以及利用这些行动为自己建立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四轮赛车方面,早在 1970 年就已经开始付诸行动,并在方程式赛车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在玩了几年四轮之后,埃尔夫开始向摩托车领域进行尝试。


在 1978 年的巴黎车展上,埃尔夫展示了他们的首个未完成的两轮作品:ELF x。该作品是埃尔夫当时的营销负责人吉特(Francois Guiter)与主设计师科坦兹(Andre de Cortanze。他同时雷诺汽车的设计师、以及是一名摩托车耐力赛的车手)在业余时间里合作制成,以 Yamaha TZ750 的两冲程四汽缸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而车体上的多个设计特点,成为了影响未来的标志:以平行臂取代了传统解决方案的前叉,用一个单侧的后摇臂来固定后轮。前面的平行臂与后面的单侧式摇臂,受力构件被安装到发动机上,这堪称是现在承载式车架设计的先锋。


在 ELF x 随后的赛道测试中,四汽缸两冲程发动机的激进性能,被确认不适合这副还在 “ 襁褓 ” 中的新设计。尽管 ELF x 整体进展缓慢,但它却足以引起 Honda 的注意,不久之后,这家日本制造商与他们展开了合作,Honda 同意为他们提供 1980 年赛季的 RSC1000 耐力赛车引擎(四冲程、直列四汽缸)。吸取了 ELF x 的经验教训之后,科坦兹尝试打造一款全新的赛车。


到了 1981 年的法国 Bold'Or 耐力赛上,搭载 Honda RSC1000 发动机的 ELF e 赛车(e 的意思是 Endurance 耐力赛)正式亮相。在埃尔夫的支持下,ELF e 参加了 1981 - 1983 赛季 WEC(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世界耐力锦标赛,而现在则改名为 EWC)全部分站的比赛。


下面的图片,网络上流传较广的、ELF e 的 “ 裸体 ” 照。



在 1983' WEC 赛季结束后,埃尔夫重新向最高级别的 WGP 发起了冲击,Honda 则向他们提供了两冲程 V 型三汽缸的 RS500 发动机。而当时作品被外间称之为 ELF 2(意为第二台 GP 原型赛车),其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常见的摩托车是以左、右控制转向,而这款 ELF 2 是透过车把的前后移动去实现转向控制的。


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这款 ELF 2 从未参加过比赛,因为测试车手们发现这种奇怪的转向系统很难适应,尽管经过了反复的测试与改进,但操纵问题仍是无法治愈。


随后的时间,科坦兹转到了标致汽车工作,他在埃尔夫项目中的角色,被赛车经理罗塞(Serge Rosset)和工程师/绘图员特雷马(Dan Trema)所取代。


经过了此前多年的反复尝试,埃尔夫的管理层和吉特都渴望能在两轮领域得到结果、而非无尽的测试。考虑到这一压力,罗塞、特雷马这一新组合,合作开发了相对传统的 ELF 3,而动力单元则是来自 Honda 的两冲程 V 型三汽缸 GP 机器 NS500。


1986 年,ELF 3 在 WGP 中首次亮相,车手是来自英国的哈斯兰(Ron Haslam。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委员会的官方译名为:夏士林)。在此前的三年中,哈斯兰在 WGP500 的年度排名分别是第八(1983 年)、第六(1984 年)、第五(1985 年)。


在 1986 年 WGP 的第一站(西班牙 Jarama)比赛中,哈斯兰与 ELF 3 就拿到了在世界锦标赛中的首个积分(第十名)。在全年的 11 个分站比赛中,这个组合最终获得了年度第九名(车手总积分),最佳分站成绩是第七名(荷兰站、法国站)。


同年,哈斯兰参加了 1986'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并拿下了冠军。当时在珠海展出的这台埃尔夫 ELF 3 赛车,就是哈斯兰同时在世界锦标赛中使用的赛车。


下图:埃尔夫 ELF 3 赛车(资料图片)。



实际上,早在 1985 年的时候,埃尔夫与 Honda 就已经签署了一份秘密的协议,以评估埃尔夫这些专利设计,如何运用到量产的车型中。到了 1987 年九月的时候,双方正式公布了专利合作协议的存在。但当时,Honda 第一款使用部分专利 —— Pro-Arm 单侧后摇臂的车型已经投放市场。


考虑到设计师的背景(F1 的经验、WEC 世界耐力赛的参赛经验)、以及初始设计的应用场景,这个后单摇臂的设计,在快速更换轮胎(F1、WEC 的比赛,都需要进站换轮胎)方面,有着非常实用的刚性需要。而从最初概念原型的诞生,到最后实现量产车的应用,这个时间前前后后走过了将近十年(1978 - 1986)。经过了在赛场中反复的、大量的尝试与改进之后,后单摇臂成为了普通驾驶员都可以一试的设计。


使用后单摇臂设计的制造商,印象中最早的是德国宝马,经典车型 1980' R80G/S 就是使用后单摇臂的设计。此外,杜卡迪近代的车型,也有多个采用了后单摇臂设计的车型。但日本的制造商中,该配置主要就是 Honda 的专区。


时至今日,后单摇臂主要的意义、是已经成为颜值的组成部分,而非其快速更换轮胎(争分夺秒的级别)的实际核心功能。Honda 对于后单摇臂的使用,涉及的车型也很广泛,下面、我们透过图片来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下图:1987 年二月发布的本土版 VFR400R(NC24),是 Honda 第一款使用名为 Pro-Arm 后单摇臂的量产车(资料图片)。



下图:1987 年六月份发布的、采用了 WGP 工厂车队图案的 VFR400R 特别版(资料图片)。



下图:1988 年十二月发布的、国内车友也比较熟悉的换代 VFR400R(NC30。资料图片)。



下图:1990 年一月发布的 VFR400R(NC30。资料图片)。



下图:1991 年十二月发布的 VFR400R(NC30。资料图片)。



下图:1992 年六月发布的 VFR400R(NC30。资料图片)。



下图:1994 年一月发布的换代车型 RVF(RVF400,NC35。资料图片)。



下图:1987 年七月发布的 VFR750R(RC30。资料图片)。



下图:1990 年二月发布的 VFR750F(RC36。资料图片)。



下图:1994 年一月发布的 RVF/RC45(RVF750,RC45。资料图片)。



下图:2004' VFR800(RC46。资料图片)。



下图:2017' VFR800X Crossrunner(2013 - 2019 RC80。资料图片)。



下图:2010' VFR1200F(SC63。资料图片)。



下图:2011' VFR1200X Crosstourer(SC70。资料图片)。



下图:2014' CB1000R(2008 - 2014 SC60,资料图片)。



下图:2018' CB1000R(SC80,资料图片)。



下图:2004' Rune 特别版(资料图片)。



下图:2001' GL1800 Goldwing “ 金翼 ”(资料图片)。



下图:1990 年六月发布的 NTV650 BROS Produce One(RC31。资料图片)。


BROS 曾是国内有着一定保有量的车型,在 1987 年十二月首次发布,有 400 cc、650 cc 两个版本,Product 1 是下图中的 650 cc 版本,而 400 cc 版本是 Product 2(NC25)。



下图:2009' DN-01(RC55。资料图片)。


您可能喜欢

哈罗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