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上关于四海的观后评论:
1:“骑摩托车的都是不法分子,不是赌博就是飙车”······
2:“我老婆不让骑摩托车了,她说这电影讲的就是谁骑摩托车谁死”······
3:“四海就是想告诉人们,骑摩托车都没好下场,糟糕原生家庭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贫穷是不可逆转的”······
4:“除夕的尬晚,初一的灭海,果然虎虎生威”······
5:“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垃圾片,还不如看狙击手长津湖”······
6:“我回家怎么和父母解释我们骑车并不是这个样子”······
————————————————
“我们不要互相搀扶,除非有人摔倒”。这是一种精神,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讲义气,够朋友,能抗事,遇到事情嘴上骂骂咧咧但实际却热心帮忙。但其实还有另一层意义,你可以理解成这一对小情侣各自为了对方努力拼搏,为了给对方一个惊喜却可以忍住长期不相见,只因想专心做好这一件为对方而做的事情,这是一种充斥年代感的情感,有一种感动叫做坚持,有一种情感叫做相濡以沫,如果换做现当代情景来看,怕是没有等到惊喜却各奔东西了,下次相遇也许身边都有了那个“他/她”,当然并不是绝对,只是大环境造就了现在的爱情并不像以前那么长久和专一,但我们始终还是希望可以得到这份纯真的感情,这就是爱。
划破护网制造障碍,把船踢下来阻碍对手等等,这些血雨腥风尔虞我诈在以前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没有本事的人就是要被淘汰的,社会并没有那么多“规矩”,而现在的生活环境好了,正义感爆棚的人比比皆是,用道德绑架人的更是数不胜数,只因为现代的人生活过于单纯,所以无法接受这种比赛中使坏的行为罢了。
在朋友走后,他们把他心爱的摩托用船送往大海,希望那边的他可以再次骑上心爱的摩托。现实中的车友走了,大家也会齐聚一堂一起送他最后一程。这种对机车的爱是深入骨髓的,这种情谊是刻骨铭心的,这点是不玩摩托车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但现在大部分所谓的骑士只是把摩托当成是一个玩具,并没有真正感受过摩托车成为你生存工具的那种情感,也体会不到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为了保护好自己摩托车的那种压力,更感受不到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过上好的生活的那种生存困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评论的肆无忌惮,无法共情。
“愿你住的每个酒店都是含早”。“含早”这个梗,无疑更是凸显年代的味道,那时的酒店分为有早餐和没早餐两种,含早就相对比较奢侈了,而影片内两人囊中羞涩,因为“含早”是否还特意抓的镜头,所以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你是很难GET到“含早”这个梗带来的深刻回忆。
此时我们话归正题,对于这部电影,因为宣传片中摩托元素过重,造成过度的暗示,大部分车友都是当成摩托车主题去看,导致自身代入角色,原本以为会是一种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样子,但现实的主角却成了一个Loser,难免会有极大的失落,甚至破口大骂,广而告之“四海”非常不值得观看。这部电影,夹杂了喜剧与摩托的因素,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摩托车纪录片,所以你需要用欣赏文艺片的眼光去看这部片子才能理解这部剧的内容,而通过这些负反馈来促进摩托车行业的正刺激,引起社会的大范围关注,其实对国内摩托车这个圈子来说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促进发展的作用,其实,更愿意理解成,这部影片是在讽刺禁摩这件事情。
对于某人的欠钱事情,那是人家的私事,谁还没有个自私的时候,何况到底事情的黑白曲直除了当事人还有谁更清楚,另外请问这和作品有啥关联?因为一个演员来攻击一部影片,那真真是极好的行为,绝绝子。
女主与男主生死未卜,造就了许多的遐想,爱情本就是不可描述的奇妙情感,从虚幻中来,在未知中消失,普通人就算普通,也要更努力的去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就是简单的相信,拥有充满面对一切的勇气,坦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