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路上不乏带顶棚的摩托车,这已然成为一道风景,这些摩托大多是用来接送孩子的老年代步车,也有一部分被用来作为黑摩的。不过,想让摩托车也能像汽车那样遮风挡雨这并不只是国内消费者的述求,海外也有不少带顶棚的摩托车,其中大部分依然处于概念阶段,只有很少几款实现量产的车型。我们今天就来梳理一下那些带顶棚的摩托车,其中还有在国内能够买到的车型。
宝马C1:叫好不叫座
这可能是国人最为熟知的带顶棚的摩托车了,毕竟在海内外数部电影中都曾有它的身影出现。相比其他传统踏板车型,C1为驾驶者提供了额外的保护功能,骑手需要系上四点式安全带,并采用双脚朝前的姿势。酷炫的外形让它拥有极高的回头率,但这并不代表它有很好的销量。2000年推出,2002年便草草停产。
上市之初的C1搭载排量为124cc的发动机,可产生11kW(15马力)的动力。2001年,C1的发动机升级为排量为176cc的发动机,动力提升至13kW(18马力),配备CVT变速箱。就算这样,185kg的自重让它的骑行感觉非常“肉”,动力不足是它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太贵。两年时间,共有12614台C1被售出。
有意思的是,2009年,宝马又推出了一款名为C1-E的电动概念车型。C1-E并没有完全延续C1的造型,只是继承了顶棚的设计。它搭载来自Vectrix的电动机,并采用锂离子供电。不过,至今它依然处于概念阶段。
Peraves Ecomobile/MonoTracer/Monoracer:小众的玩具
Peraves公司是由瑞士航空一名名叫Arnold Wagner的飞行员在1972年创立的。这家公司致力于打造全封闭的摩托车,第一款名为Ecomobile的产品在1984年推出。Ecomobile配备了来自宝马R 100的发动机,后来改用来自宝马K 100的发动机。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共有91台Ecomobile被交付给了客户。
2006年,Peraves公司发布了名为MonoTracer的产品,MonoTracer搭载来自宝马K 1200 RS的发动机,高达190马力的动力让MonoTracer的极速能够达到315km/h。共有58台MonoTracer被生产出来,其中有12台采用电力驱动,电力驱动的MonoTracer被称为 MonoTracer-MTE-150。
2014年,Peraves公司申请破产,捷克的一家公司将其技术收购,并在2020年推出了名为Monoracer的车型。Monoracer分为几款,Monoracer-130-E带续航400km的电池组,Monoracer-E则能够电池更换,Monoracer-K12配备来自宝马的汽油发动机。
ADIVA:国内唯一能买到带顶棚踏板摩托车
作为专攻城市通勤的意大利品牌,ADIVA最早诞生于1996年,其前身是Benelli旗下的一个踏板摩托车项目小组。ADIVA的品牌创始人尼古拉·波奇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立志于打破汽车与摩托车之间的疆界。2000年,尼古拉获得了ADIVA品牌的独立经营权。2007年,ADIVA与Benelli和平分手。
2004年,ADIVA获得了摩托车可折叠式顶棚机构的全球专利权,并开始在此基础上推出带金属车顶的系列车型。与宝马C1不同的是,ADIVA的顶棚只提供遮风挡雨的作用,并不兼顾安全考虑,并且在不需要车顶的时候还能折叠起来放进容量为80升的后储物箱中。ADIVA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买到的带顶棚的踏板摩托车。
更轻的车顶让ADIVA拥有相比宝马C1更轻的重量,因此操控性比C1更好。最开始,ADIVA拥有排量为125cc和150cc两个版本,采用Piaggio Leader ET4发动机,该发动机也运用于Vespa。后来,更大排量的发动机也运用在ADIVA的身上,并且还推出了名为Concept-E的电动概念车。
本田Gyro Canopy:日本的“老头乐”?
本田Gyro是本田推出的一款三轮小型踏板摩托车,它将三轮摩托车的稳定与两轮摩托车的灵活相结合,能够在过弯过程中保持稳定。第一款本田Gyro诞生于1982年10月,旨在作为一种廉价的交通工具,搭载49cc排量的两冲程发动机。这时候的Gyro还不是带顶棚的版本。
带顶棚的Gyro Canopy在1990年12月推出,车顶式整流罩和前挡风能够为驾驶者增加一些防护,4.6马力的动力只能让它满足代步所需,搭配无级变速箱。本田基于Gyro推出了多达七款车型,但大多数都是短命的,Gyro Canopy是为数不多的能够从1990年诞生一直活到今天依然在产的车型。
编辑点评:为摩托车增加顶棚的确是很多骑手的心声,毕竟谁不愿意全天候地享受骑行的乐趣呢?然而,为摩托车增加顶棚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除非你只想要一辆老年代步车。顶棚的重量会让摩托车的性能大幅降低,风阻也会让油耗明显增加,再加上重心的上移令操控性变差,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宝马C1那么短命了。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总会有设计师能够找到折中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