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山城已然没了夏日的燥热,有的只是属于重庆冬天的凉爽,二十来度的温度里让一切都显得不骄不躁。这个季节是重庆最舒服的季节,只是漫天的雾霭将天际笼罩,看不清远处的山峦,但却是最适合出门的时节。趁着这份凉爽,骑上力帆“灰狗”去打卡重庆的街头,感受一下属于重庆的那份休闲与惬意。
观音桥作为重庆的都市旅游商圈,一直以来有着极高的热度,但在它旁边还有一处非常休闲的文创园——北仓文创园。它距离观音桥都市旅游区仅有不到1公里的路程。虽立于繁华之中,但却仿佛不入繁华之列一般,这里更像是一处适合喝茶赏花、共话诗酒的文艺场所,各种店铺林立,充满着文创园那种低调却又不陈旧的感觉。
漫步其中,似然时光的流淌也变得缓慢起来,将“灰狗”停在旁边,肆意地走进一个店铺,或许在这里逛下一整个下午也是对时光的一种妥善安置。
力帆“灰狗”和这样的环境氛围很搭,既不会过于张扬也不会太过内敛,一切都收放有度,像是一个非常“懂事”的伙伴,总会陪我轻松应对各种场合。而这,才是一辆小踏板最适合出现的场景。
离开这里,向着渝中半岛的李子坝前行,路过观音桥环岛时不少游人都在路边打卡,那个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是“我在重庆”几个醒目的大字。曾经,这里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环岛,几乎没有人会在这里打卡,但是最近,这里俨然成为了重庆的一个知名打卡点,不少外地游客都会来这里站在路边拍照留念。既然遇上了,那么就留一张与它的合影再继续前行。这不正是休闲的本质吗?——走走停停,不会赶时间,而是恣意地安放这仅有的、日渐苍老的年华。
品完闹市之中的静后,骑上车穿越重庆的桥梁,一边看这座两江交汇城市的专属繁华,一边感受山城舒适惬意,光阴流走的步伐似乎都开始放得缓慢。
李子坝因短视频而走红于网络,如今,更是成为了重庆最火的打卡点之一。不过本次我们的重点不在于“轻轨穿楼”,而是旁边的“小黄楼”。小黄楼所在的独栋2层小楼立于两条公路中间,一条向上延伸上山坡之上的二厂——那个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大火的文创园;一条沿着嘉陵江延伸向远方。
浓密的小叶榕在路边长出一种阴翳的姿态,营造出了让人欣喜的庭院感,小叶榕下呈“Z”字型蜿蜒向上的公路,诠释了这座城市的3D立体感。走在这里的街道上,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仿佛大城市的喧嚣忙碌都不曾存在,而阳光所至之处,皆留下了岁月斑驳的暗影。
好在我们此次打卡时游人不算多,并未出现“摩肩擦踵”的景象,而这一份难得的“清净”也恰好可以让本地人好好体验一把休闲的放松感。
驻车、漫步、缓移,触摸墙上岁月的斑驳痕迹(不过外墙都被重新粉刷了一遍,并没有当初的那种斑驳感),感受岁月变迁的同时,感受重庆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一切似乎都开始变得让人更加喜爱这座城市。
离开李子坝,最后选择了一处在网上并火的点,它就是谢家湾民主村。它原本是建设厂家属区,经改造后成了在万象城与杨家坪商圈中间的清净之所。这里有很多老房子,它们见证着城市的更迭变迁,也刻下了岁月的斑驳痕迹。
如今,改造后的它,更像是漫画里的村子,各种鲜艳颜色的铺子,休闲的桌椅,还有那见证岁月的小叶榕,在历经一番“打扮”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它的旁边是现代化气息非常浓厚的万象城,除了有写字楼外还有大型商场,而它则与万象城的繁华相反,这里更能体会到人间的烟火气,更能够感受到繁华之中的那种静。甚至在这里,仿佛时间都变得缓慢起来,再也没有了繁华城市的那种匆忙感。
如果不是骑着力帆“灰狗”在这种社区里转悠,甚至都不会发现在繁华的闹市之中,还藏着这么一座被改造后的慢节奏的村子。所幸,一切都是以骑车的方式展开,而且是如此适合于城区穿行的小踏板。
重庆,这座城市很适合骑上车走走停停,也很适合骑上车去感受下慢节奏的山城生活,只是我觉得更适合骑上操控灵活的125小踏板,比如说这辆力帆“灰狗”。
如果说休闲的方式有很多种,那么我觉得唯有骑车的这一种方式最适合重庆,因为它既便捷,又不会堵车,更不会为停车而烦恼。总之,重庆这座谜一样的城市,有着让人着迷的特点,既适合慢节奏的生活,又适合快节奏的发展,它适合于游人前来打卡又适合本地人休闲。也许未来,它还会有更多让人着迷的地方,我们也许会去一些更加适合休闲打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