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期待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但往往事与愿违,这就是消费的劣根性,于是国家的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鼓励创新和法律的底线来规范。但是,我国摩托车行业国产品牌目前总是以低价切入市场,不从技术积累和核心竞争力上作文章,企业的发展就将一直有块天花板横在面前,无法突破,品牌被动的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而不是主动的追求改变自己的市场地位,这或许就是我国摩托车产业的现状。
中国摩托车产业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国产品牌在5万以上市场无任何话语权,即便依靠排量、配置等优势,依然在5万以上的市场无法生存,甚至一些全新的品牌在3万以上市场都无立足之地。
是产品太拉垮吗?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虽然我国摩托车制造水平和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最后都会差那么一点火候,总有漏水、漏油、漏电这三漏现象存在,虽然都是小问题,但会带来大麻烦,这说明主要还是企业或品牌没有自己的技术积累,急于赚快钱,自己的产品技术基因都没有,根本就培养不出自己的忠实粉丝。
现在的实际情况,还是几乎80%以上的企业都是组装厂,有的甚至拷贝一个外资品牌的发动机外观小改一下,竟然还是大言不惭的说自主研发。最可怕的是,长期的不思进取会导致市场认知固化,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认为你这个品牌的产品就不值这个3万5万,品牌向下一定没有发展空间,只会压缩利润和品牌价值,从而导致产品低劣化,唯一只能靠产能和低价去抢占市场份额,这就是导致各个产品领域迅速饱和,这也是从今年开始很多市场中大排量也不好卖的原因。
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了40年,竟然还离不开模仿和可靠性,只有低价和产能的优势,是不是国家职能部门的产业发展导向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