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蜜蜂发现花蜜时,会跳起各种各样的舞蹈:如果蜜源距离较远,那么就跳8字舞;如果蜜源距离较近,就跳圆形舞;如果蜜源向着太阳,蜜蜂跳舞时就头朝上;如果蜜源背着太阳,蜜蜂跳舞时就头朝下……
来自意大利的“胡蜂”——Vespa,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舞姿。尽管,优雅娴熟的Vespa,以风情万种、柔情万千的妩媚,挑动起人们荡漾的遐思,但它绝对不沉溺于花前月下、两情缱绻的小儿女天地,而是积极开疆拓域,既能冲上赛场浴血奋斗,展示铁血斗志、豪气干云的一面,又能随同冒险家探险猎奇,抒发“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胆气豪情。这次,就让我们来看看Vespa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重新振作、东山再起,意大利比亚乔公司的创业者之子恩里克申请在意大利的彭堤德拉重建工厂,请求盟军将被转移到德国和比耶拉地区的生产机床运送回来。得到盟军批准后,恩里克和他的兄弟阿曼多随即投入战后重建,比亚乔的第二次创业开始了。针对战后恶劣的道路状况和糟糕的交通,恩里克在深入调查社会需求后,决定开拓轻型机动车业务,而这离不开航空工程师、发明家科拉迪诺·达萨尼奥的鼎力襄助。
按照恩里克“制造人人均能买得起、低燃油消耗的个人机动工具”的要求,一辆微型踏板车在伞兵专用摩托车的基础上设计出来,这就是MP5。由于MP5的外形奇特,被赋予绰号“唐老鸭”。挑剔的恩里克对“唐老鸭”并不满意,他要求科拉迪诺重新设计,但是这位航空工程师却对“唐老鸭”情有独钟。
科拉迪诺不喜欢传统的摩托车,当他用设计师的专业眼光审视造型结构时,发现传统的摩托车驾驶位置既不舒适也不方便,对老人、妇女来说特别不适用;此外,涂满机油的驱动链条会把车体搞得脏兮兮的,而散漫无章地裸露的线束、零部件也不够雅观。因此,科拉迪诺凭借丰富的航空设计经验和天赋,按照飞机设计的思路设想出整体式结构,即通过整流罩将整个车体遮盖起来,从而获得优雅整洁的外观造型;为了更方便地更换轮胎,他设计出类似于飞机起落架的中心支架;由于采用了小直径的车轮, 车体重心更低更安全;独特的踏板式结构,让骑手上下更加便捷而且坐姿更加轻松舒适……科拉迪诺不断完善、提升他的设计理念,并将原型设计出来,研发代号是MP6。 当恩里克仔细观察MP6原型时,他发现骑手座位处的中间部分很宽,而踏脚板处的“腰肢”却显得很苗条,不由得惊叫说:“这不就是一只胡蜂嘛!”因此一锤定音,这个形象化的名字就馈赠给了MP6,Vespa(Vespa,意大利语“胡蜂”)的大名由此而来,多姿多彩的踏板车世界从而开启。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Vespa就已经在欧洲参加赛事(包括越野赛和道路速度赛),而且表现上佳、屡有斩获。比如,1951年比亚乔专门制造了一台Vespa 125参加道路速度赛,并且成功创下新的世界纪录,平均速度为171.102 km/h;同年,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瓦雷泽举办的“国际六日赛”上,Vespa成为大赢家,共摘取了9枚金牌,成为当时成绩最佳的意大利车队。1952年,一位叫做乔治·蒙纳瑞特的法国人驾驶一辆改装的 “两栖Vespa”参加巴黎-伦敦赛,并且成功征服了英法海峡。甚至,Vespa还勇于参加世界上最残酷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在1980年举行的第二届巴黎达喀尔拉力赛上,斯莫诺特和彻尼奥斯卡各自驾驶Vespa PX 200参赛,穿越23个国家、征服10000km的险途,顺利抵达终点!
与赛事相比,Vespa与冒险家的故事更富神秘色彩、更加激动人心。从烈日炎炎的非洲,到冰天雪地的北极,从连绵起伏的安第斯山脉,到欧洲最北的海岬,万水千山处处都留下了Vespa的足迹:罗拔图·巴契纳尼驾驶Vespa从米兰千里迢迢来到东京;索仁·尼尔森则与Vespa相伴漫游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瓦利·波根乘骑Vespa环游西印度群岛的主要岛群安的列斯群岛;澳大利亚人乔夫·迪恩的旅行计划更加宏伟,驾驶Vespa环游全球……
简单举一个例子吧。1992年,作家、记者乔吉奥·贝提内利驾驶一辆Vespa从罗马出发,并于1993年3月抵达了越南胡志明市;1994年至1995年,他又驾驶Vespa,从阿拉斯加出发到达位于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历程36000km ;1995年至1996年,乔吉奥还是马不停蹄,完成了从墨尔本到开普敦的旅途,12个月内共碾过52000km的路途;1997年还是不肯罢休,从智利出发开始了长达3年的漫游,先后经过了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一直奔赴到位于大洋洲东南的塔斯马尼亚岛才驻足,而足下风尘仆仆的Vespa已经历程15万千米。总计起来,这些年来乔吉奥驾驶Vespa已经完成了超过25万千米的旅途!
这些比赛和旅行片段,是Vespa浩如烟海故事中的沧海一粟。这只小巧的意大利“胡蜂”,不断延展热爱生活的骑手们的眼界,开拓自由空间,带来无限的精彩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