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KTM品牌的故事


现在所有的摩托车品牌中,暴躁,骨子里的暴躁,说到这个词语我相信任何对摩托车、越野赛稍有认知的朋友马上脑海中就会浮现出KTM这个单词。

这个橙色的家伙我们不会用什么舒缓的词语去形容它,如果你骑过,从起步到停车,你脑海中就一定会一万匹那啥飘过,然后由衷的说“疯子!X!”。

从早期在赛事中一统江湖的二冲程循环摩托车,到后来赛会禁止使用二冲程发动机,推行了更加环保,更高效的四冲程发动机,KTM一直以它卓越的技术创新与经验,一直在各大国际越野赛事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目前,KTM隶属于“PIERER Mobility AG”集团公司。

通过上图各位可以清晰地看出集团组织结构详情,顺便提一句,各位是不是看出大名鼎鼎的胡思瓦纳目前也隶属于“PIERER Mobility AG”集团呢?关于它们的故事我们随后再聊。

各位有没有觉得宝马杜卡迪这些国际一线摩托车品牌高高在上呢?但如果硬要比经营数据,“PIERER Mobility AG”可完全是不怵这些大哥大的。

PIERER Mobility Group 集团在2019经营季创纪录的收入15.201亿欧元,相比2018季增长4%,增长5790万欧元。2019全年累计销售摩托车280,099台(含KTM和胡思瓦纳),其中KTM自己就贡献了234449辆。而且这个傲人的成绩,是同期宝马和杜卡迪17.5和5.3万辆的销量总和。

在中国,各位有没有发现KTM它并不直接叫KTM?中国官网它都不叫KTM,它在中国叫KTMr2r,也就是KTM ready to race。为什么会叫这个?我们知道有一种人或者有一种职业,他们可能并没有实际产品或者品牌,但是他们会提前注册一些网络域名或者网站名,借此作为一个收入来源,于理我们不能说他们是错的,因为他们没有违法。但是于情,我只能说“呵呵”。不多做评论了,至少今天说KTM,它在我们中国就只能叫KTMr2r。

KTM是奥地利一家生产摩托的厂商,现在全称为“KTM Sport motorcycle AG”,是一家摩托车、自行车和助力车制造商。

这个品牌的产品相当的纯粹,不同于一些大的摩托车厂商那样摩托车业务只是他们品牌旗下的一个分支,它可是从诞生之初就一门心思地造摩托车。

1934年,在奥地利北部一个叫马迪霍芬(Mattighofen)的小城镇,传奇诞生了。这座小城地处德国奥地利边境附近,受德国的影响甚至比奥地利要大的得多。

创始人Hons Trunkenpolz(我自己尝试听百度发音大概是“汉斯.特鲁肯波尔兹”)在这里开了一间小小的修车铺,公司最初专营金属加工同时兼顾维修车。最早这个修车铺名字叫“马迪霍芬特鲁肯波尔兹汽车修理店”(Kraftfahrzeuge<汽车> Trunkenpolz<创始人姓名> Mattighofen<工厂所在地名>),这名字没什么高大声,就跟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比如什么“成都胡氏汽车修理店”、“绵阳张哥汽修厂”一个概念。

三年后的1937年,汉斯在他的修车铺开始销售DKW摩托车,并且慢慢的扩建了他的维修间,成为了奥地利北部最大的汽车和摩托车维修间。

说起DKW,上世纪20年代,DKW(德国小奇迹汽车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之一,旗下的摩托车产品在当时也是呼风唤雨,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提及,但是我们中国人可以说对这个品牌的后代真的是每时每刻都在大马路上随处可见。

什么品牌啊?那就是奥迪。熟悉奥迪的人都知道,奥迪的Logo是四个圈,这四个圈一开始就代表的四个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司。它们分别是“奥迪、霍希、DKW、旺德诺”。

当然这里只是顺便一提,DKW和现在的KTM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说回KTM,小店通过代理DKW摩托车,加上汉斯手艺好人品好。很快就获得高人关注,此时非常成功的商人和狂热的摩托车爱好者恩斯特.克朗瑞夫(Ernst Kronreif)慕名来投,成为修车铺的一个大股东。

注资之后,公司经营也越来越好。

就在大家满怀斗志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和其他各路大牌欧洲厂商一样,二战又波及了你能想到的所有产业。

奥地利作为轴心国的一员,虽然有依赖纳粹的嫌疑,但正由于身处奥地利,KTM奇迹般的经历了一场大战而保住了自己的工厂,但是公司发展不可避免地被耽误了。

战后的1951年,KTM集合了所有能用到关于维修和销售摩托车的资源和各种渠道,真正开始设计了第一款自己的摩托车R100。

整车除了发动机之外,全部由 KTM 设计。发动机则为 Rotax 出品,这是庞巴迪的子公司,负责生产很多轻型飞机和摩托车的引擎。非常不幸的是,此时苏联入侵奥地利,作为奥地利工业公司的 KTM 被强行瓜分。

两年后的1953年,KTM自主生产的第一条摩托车生产线建立。一台装配轻型98cc发动机的摩托车KTM R100正式下线,当时公司只有20名员工,所以每天最多只能生产三辆摩托车。

在当年奥地利的Gaisberg摩托赛中,R100居然进入了前三名,这是KTM第一次参加竞技,基本上从这时开始,KTM就建立了以参与竞技来带领摩托销售的思路。

在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更没有软文写手。跟当时的汽车产品一样,摩托车产品如果你想卖,那就参加比赛并且获得冠军。

1954 年,KTM凭借它的125赛车在奥地利的125cc全国冠军赛上获得 KTM 历史上第一个摩托冠军。KTM瞬间就出名了,之后顺势推出 KTM R125 Tourist车型。


R125 Tourist

1955年,KTM又推出 Grand Tourist 和 Mirabell 踏板车。

Grand Tourist


Mirabel

1956年,简直是KTM大丰收的一年,在著名的国际六日越野拉力赛中,KTM首次参赛就获得了冠军。顺便提一句,“国际六日越野拉力赛”是摩托车历史上最古老的 " 越野 " 赛事。目前KTM的越野车有的名叫“六日”版,就是为了致敬此项赛事。

在紧接着的1957年,KTM迅速扩大自己的业务,生产包括制造民用竞赛类的摩托车Trophy 125。随后推出了第一辆轻便摩托车 Mecky。


Trophy 125


Mecky

1960年,刚过了几天好日子的KTM在就迎来了重大危机,公司创始人之一Kronreif去世了。为了纪念他,公司更名为 Kronreif & Trunkenpolz Mattighofen,这个名字就是当下KTM品牌的全称(真巧,名字缩写还是叫KTM)。

两年之后的1962年,不幸的事再次发生了,品牌创立者汉斯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KTM迎来了群龙无首的60年代开端。

好在,汉斯的儿子,也就是KTM第二代老板埃里克.特鲁肯波尔兹(Erich Trunkenpolz)也深爱着摩托车事业,也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

在公司经历了几年的动荡之后,1963年,KTM开始迅速转型,抛弃原有生产序列,创造了全新的Comet车系,只用了三年,Comet系列摩托车就卖出了1万辆,并且重新夺回国际六日越野拉力赛的冠军。


Comet

1968 年 KTM 推出 " 国际六日耐力赛 " 特别版 Six Days Comet 并出口到美国。因为将其引入的商人名为 Penton,所以当时进口到美国的 KTM 名为 KTM Penton。


Penton

1970 年 KTM 开始生产自己的 250cc 发动机,这是 KTM 自主研发道路的第一步。1971年,KTM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座拥有400名员工的大厂,1973年,KTM250系列产品Cross和大名鼎鼎的Enduro面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KTM定义了新一代的越野摩托车。整个70年代,KTM几乎占领了越野摩托的世界顶级赛场,拿下了几乎所有的冠军。

很多人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七十年代末的首届达喀尔拉力赛上没有KTM的身影,反而是Yamaha XT500拿了冠军。其实在当时的KTM根本瞧不起刚刚起步的巴黎至达喀尔拉力赛,那项比赛在KTM看来不过是个业余小赛事而已。


Yamaha XT500

1978 年,这是 KTM 正式走向世界的一年。KTM 第一个海外子公司,位于美国俄亥俄州洛林市的 KTM America Inc 正式成立。这也是 KTM 销量腾飞的一年,此年的国际市场销量,占了KTM年度总销量的 72%。


1980 年,公司更名为 KTM Motor-Fahrzeugbau KTM,公司业务越做越大,这个时段内公司进一步牢固确立了以越野摩托车为主的方向。

1982 年,搭载水冷系统的四冲程KTM 500 K4 Enduro问世,并且搭载 KTM 全新研发的 " Pro Lever" 后轮悬架。这是世界上第一台量产的四冲程水冷越野摩托车。


KTM 500 K4 Enduro


1984年,KTM将自己生产的散热装置对外销售,第一笔订单来自于奥地利军方。但在此时,竞争者出现了,在与奥地利军方洽谈关于散热系统的合同细节时,日本铃木公司也参与到了竞争之中。这是 KTM 首次与日系摩托车企业正面交锋。

1985 年,KTM 第 10 万台摩托车发动机下线。这是一台全新的 500cc 水冷单缸四冲程500cc发动机,它能输出超过37kw的最大功率,就算放到现在来看,这依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KTM也是将碟刹技术运用到摩托车上的鼻祖。1986年,国际六日越野拉力赛上,搭载碟刹系统的KTM 赛车包揽了所有组别的冠军!而KTM 250MX则是世界上第一款装备碟刹的越野摩托车。

这里插一句,跟越野汽车一样,摩托车的越野车需要具备的元素有:不用那么强的动力,大多数情况下不用那么大的车重,结构一定要简单,甚至可以完全牺牲公路性能,这也正好避开了和日系车厂的残酷竞争。

说实话,日系车在那个年代的进攻完全可以说是排山倒海一般,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极高、性能极强、售价非常便宜。这和多方面因素相关,包括政府扶持、工匠精神、民族团结等等,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摩托车车厂根本不可能有能够和任何一家日系摩托车厂相提并论的机会。

KTM虽然在竞争中活了下来,但是它仍然是一家不大的车厂。时间来到了八十年代末期的1988年,由于经济萧条,再加上公司规模较小,KTM公司招架不住日系四大厂商的残酷攻击,最终资不抵债,其盈利的轻便摩托车和踏板车的业绩急剧下滑,最终被迫关闭生产线,此时的KTM连起码的生存都成了大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1989年,公司二代掌门人埃里克在这一年去世了。公司群头无首,KTM51%的股份被出售,虽然KTM还是不断地在世界各地的越野摩托车赛事中取胜,但终于还是坚持不下去,1991年KTM不可避免地申请破产了。

走投无路之际,KTM被当时托管的银行分成了四个部分。即负责专业越野摩托车制造的“KTM Sportmotorcycles GmbH”、负责自行车项目的“KTM Fahrrad GmbH”、负责汽车和摩托车冷却系统生产的“KTM KuhierGmbH”以及负责模具制作的设计部门“KTM Werkzeugbau GmbH”。

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专业越野摩托车的制造生产的“KTMSportmotorcycles GmbH”。

“KTM SportmotorcyclesGmbH”并没有沉沦,而是奋发图进,虽然经历了这一番重大挫折的KTM从巅峰时期的上千名员工,缩减到了只有200多人。

通过不懈的努力,KTM为越野摩托车真的是树立起了一个标杆,不光是性能,现在的越野摩托车外观很多设计元素都来源于当时的KTM。

1992年,只保留那些摩托车最基本的组件,只有那些更轻更强更快的部件被保留在KTM车辆上。这,就是纯粹的越野车。

现在你想越野,当然我说的是极限越野,就是那种没有人烟,没有路,一切原始状态下的场地上飞驰。如果想要一个极限的车辆,你恨不得把车子上能拆的拆光,甚至后视镜、手把胶、排气管罩,到1993 年KTM 的坚持很快有了结果。在美国阿特拉斯拉力赛上 KTM 取得了五个级别的冠军 , 再次统治赛场。

1994 年 KTM 改名为 KTM Sportmotorcycle AG 并沿用至今。也在这一年,这也是一个对于KTM品牌来说非常重要的时刻。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任何一条大街上出现频率最高的KTM摩托车产品出现了,这就是KTM的DUKE系列(这里我也要插一句,很多人说是杜克系列或者达克系列,其实U的正确发音是y-o-u这个音,音译可以写成是“丢克”)。独特的外观设计让KTM Duke从日系车的包围圈中脱颖而出。

当年出现的DUKE系列和当下的DUKE系列有所不同,回到最前面我说的,现在的新摩友都觉得提起KTM就是暴躁是吧?我再插一下现在的KTM。

现在的KTM基本就是装备了各种高科技黑科技,ABS、牵引力控制、弯道ABS、单独关闭后轮ABS、极其高级的车架车身材料,一切为了减重,LC发动机、比全世界任何同级别摩托车一眼看上去就小一大号的尺寸、各种大单缸(DUKE 690目前刚刚在市面上停售,现在可以买到二手车,690cc的大单缸,转速一旦过五千,随便你开什么电控系统就是各种翘头,甩尾,滑胎。)

KTM太过于暴力,所以你在网上搜DUKE会有很多摔车事故消息,这就不深说了,我以前也说过,骑摩托车请你分清楚代价。如果你要骑请管好右手,做好一切物质和精神准备,学好相关知识再跨上车,否则带给你的很有可能不是快乐,而是伤痛。

当时的DUKE系列具有极强的滑胎车风格,这里再普及一下,滑胎车我之前写杜卡迪介绍的时候也说过,就是越野车装上城市胎的产物,比如杜卡迪早期的骇客系列。就是轻巧的车身,各种漂移甩尾,非常有可玩性。凭借这个车型的成功推出,KTM开始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飞速发展。

第二年,又一个说起KTM就不得不提的经典元素上身了。KTM收购了荷兰的White Power减震器厂,就是现在赫赫有名的WP减震。

再后一年,KTM又收购了瑞典非常有名的Husaberg胡萨博格摩托车厂。至此,这所有的一切就成就并展现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KTM。

1996年,KTM研发出了整个产品序列里面最最重要的一款发动机。之前我说过,摩托车而言,最重要最核心的部件一定是发动机,而且形式在每个摩托车品牌大佬手中一定是一样的,有传承的。

比如杜卡迪的L2发动机,宝马的水平对置拳击手发动机,哈雷的V2发动机,摩托古兹的横置V2发动机...好不好我们先不说,这是每一个摩托车经典品牌一个家族的印记。

而KTM的核心标志性发动机就是这个LC4的单缸发动机。这个LC4的各种延伸改进版产品仍然装备在今天的各种KTM民用摩托车和赛事摩托车上。

这个发动机的特点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极其的耐操随便怎么整都不烂,第二个就是动力特别的狂暴,第三个就是这个车的启动杆在车辆左边,每次发动就是使劲的蹬啊踹的(当然现在已经取消了)。

LC4 在同年的众多拉力赛和越野比赛中获得冠军。KTM卷土重来了,此时当初从 KTM 总公司分裂出的四个公司中,除了自行车部门外,全部被 KTM 摩托车部门收回。


1998年,这个时间点对KTM甚至全世界而言都是特别重要的。这一年开始,KTM开始参加巴黎至达喀尔拉力赛。你是不是觉得:诶?1979年就有达喀尔赛了啊?1998年KTM才开始参加达喀尔啊?怎么感觉只要一说起达喀尔就是满屏的KTM橙色?

没错,就是1998年。首次参赛KTM就包揽了第二名到第十二名的成绩。是不是很恐怖?可能你要问,这种军团式的压迫,居然第一名不是KTM啊?说的没错,第一名是雅马哈,这一年是雅马哈八年内的第七个冠军,冠军车手完全够得上一篇致敬传奇,他就是和舒马赫、勒布齐名的彼得汉塞尔。

这一年是他作为摩托车手参加达喀尔的最后一个冠军,也是到2020年以来雅马哈车队达喀尔赛的最后一个冠军。你知道彼得汉塞尔怎么不参加达喀尔摩托车比赛了吗?

因为他去参加汽车组达喀尔比赛去了。他至今一共得过6个达喀尔摩托车组和6个汽车组冠军。

这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要知道无数的人,想要在达喀尔完赛都是一个难于登天的事。因为这并不是单纯你个人能力强就能做到的事,运气问题,车队配合问题,队友配合问题,路线问题,规则问题...这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1999年和2000年,达喀尔的冠军也不是KTM,是塞恩科特驾驶宝马赛车取得的。这里再插一句,达喀尔摩托车历年来的名门包括雅马哈、宝马、本田(没办法,还是它们),中间1990年、1994 年意大利的Cagiva(卡吉瓦)拿过2次冠军。

Cagiva大家还有印象吗?说杜卡迪我也讲过,1985年杜卡迪摩托车公司被出售给了意大利的Cagiva公司,Cagiva对杜卡迪的控制权一直持续到1996年。最后,还有就是KTM参赛以来的KTM。

从2001年开始直到今天,我都不用说什么了,KTM实现了达喀尔摩托车拉力赛前无古人也绝对难有来者的令人绝望的18连冠,这个数字还需要多说什么吗?虽然之前在达喀尔项目上终遇一败,但事实上仅凭一次落败怎么能撼动它一直以来凝聚的品牌影响力呢?

KTM不光是性能优异,基础款KTM赛车价格也便宜,然后成绩又好参赛规模又大,零配件也无需多说,极其得好找。这个良性循环就一直这样持续了下来。

目前一半的车队赛车都是KTM,这种AOE式的碾压之势就现在看来就跟中国跳水队或者中国乒乓球队一样的令人不寒而栗。

就在2001年这一年,KTM就真正树立了我们现在看到就是中国官网名称也是它的产品理念ready to race。

这个至今还不到20年的Slogan就代表了KTM,它没有任何传统厂商比如哈雷、摩托古兹、杜卡迪这些历史的牵绊。

试想哈雷突然出了一个跟川崎ZX-6R一模一样定位的车,大家怎么说它?KTM好就好在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这就很像日系车厂。

正是因为没有这么多的事,KTM就可以一切专注于性能。如果说杜卡迪的标签是“优雅、性能、上进”,这套到KTM身上,它的标签就是“性能、性能、再性能”。

KTM的车的一切就是为了这个词,所以一切的什么舒适性、座高、震动、便利性、平顺性、声浪、外观...统统会给车身重量、马力推重比让路。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说起高端摩托车品牌,你首先会想到哈雷、印第安、杜卡迪、摩托古兹、凯旋宝马等等。你一定不会第一个想到KTM,因为每次它的出现都是和灰尘、汗臭、泥水伴随一路。

比赛成绩如此优异,但是终归车厂是要卖各种车的,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KTM出的每个产品都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极其优异的性能,比如各种Duke、ADV,SuperDuke,SuperMoto,还有它的旗舰超跑RC8(直接对标杜卡迪Panigale、川崎ZX-10R、雅马哈R1等)。迅速完成了产品在定位上的布局。

感官上,KTM从125、200、250、390一直到1290,每个排量对应的动力一定是这个排量上最大,输出最猛,最好玩的摩托车。

友情提示:都说川崎摩托车暴力,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狂暴这个词只属于KTM。你问所有的KTM车主,你为什么买KTM啊?我周围的人一定会说,这还用问吗?爽啊!

说个趣事,有一次我到朋友店里保养车子,一排哈雷杜卡迪旁边就停了个从屁股后面看就是一个弯梁车那么点大的小街车。

我还在想,诶?这里洗个车都是50块钱起,这小破烂停这里是不是觉得这里是停车场哦。

然后我就慢慢走过去,等侧面看到我后悔了,这就是我刚才说的KTM DUKE 690。这车并没有什么美式巡航车那种高大威猛的外观,就跟个一般的125小跨骑那么点大。

我跟车主交流了下,车主居然是个戴眼镜背双肩包的互联网码农。我说兄弟,我曾经也是你这类人,生活简直枯燥的想一走了之,你咋会买KTM,而且还是这么猛的690啊?你不知道这是世界上罕有的狂暴的最大排量的单缸车啊~?

他就悠悠回我一句“生活就是无聊才要想方设法多姿多彩啊”。他跟我说这车低速的感觉非常不好,就感觉憋着,但是稍微转速一起来,一个疯子马上就来了,各种翘头,各种重刹飘移。

特别对各位强调一下,如果你对摩托车有兴趣,想加入我们摩友的队伍,第一辆建议最好别选任何KTM的车,其他任何品牌我想我都不会这么提示。

这,就是KTM;这,就是摩托车。我多次说过,现在的汽车,我不管是外因还是内因。同质化现象极其严重,各种2.0T、各种续航里程要到50公里以上的混动、各种后驱变前驱...下图这种车,各位觉得还有一丝品牌的积淀在吗?

请问现在纯粹的汽车品牌甚至具体到型号,能有几个?但是摩托车,我要感谢也非常满足于现状。没有国家层面对你说,你必须安一个48V电机,你二氧化碳排放必须怎么怎么样,你必须加长....每个摩托车品牌和序列都有其非常明确的定位和地位。

我不是看不起中国用户,我只说说一个现状。和汽车产品一样,中国的很大一部分摩托车车友对摩托车的要求也就是“多缸”、“声浪好听”、“车子外观好看高大做工好”。没了,性能,操控这些都是停留在绝大多数键盘侠手里。

真正叫你刷卡的时候,好比奔驰C200L和福克斯ST这两款车,买C200L的人是绝大多数,一个道理。

再强调一次我尊重大家的选择,钱也不是我的,我只是觉得面子这个东西真的在中国太重要了。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外观和好听的声浪,那么很多人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既然说到了国产品牌,顺便再提一句,2017年10月10日,浙江春风动力发布公告称,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拟与奥地利摩托车制造商KTM共同出资设立春风凯特摩机车有限公司。

这也是不同于以前的摩托车合资厂商只是为了满足中国国内市场民众的普通代步需求,只生产小排量的大众车型。本次KTM的进入或许会改变之前的合资产品格局模式,合资摩托厂商会进入一个兼顾代步娱乐的新市场。

所以说有意无意间,春风的车子无论是各方面都慢慢开始有了KTM的影子。KTM也刚刚推出了KTM 790。双缸来了,市场表现真的是大幅提升,根据开过的朋友说,一样的暴力,一样的恐怖,一样的超高黑科技,当然,价格方面也不便宜。

你只要爱KTM,那你就上,绝对不会让你后悔!KTM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自然离不开新车良好的表现。

近些年来,KTM已经逐渐开始摆脱越野车的自带光环,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优秀车型也在不停发布。比如790、890系列,还有390ADV等热门单品的上市,让KTM真正成为了全球炙手可热的摩托车品牌。

当然,在大型探险车领域,像1290 ADV和1090 ADV这样的车型也同样表现不俗。而小排量领域可以满足新手需求的RC 390车型,也同样有着出色的表现。



街车系列


790 Duke



390 Duke


250 Duke


125 Duke




旅行系列


1290 Super Adventure R


1290 Super Adventure S




790 Adventure R Rally


790 Adventure R



790 Adventure


450 Rally




越野车系列


500 EXC-F SixDays

500 EXC-F

450 EXC-F SIXDAYS

450 EXC-F

350 EXC-F SIXDAYS

350 EXC-F

250 EXC-F SIXDAYS

250 EXC-F

300 EXC TPI SIXDAYS

300 EXC TPIERZBERGRODEO

300 EXCTPI

250 EXC TPI SIXDAYS

250 EXCTPI


150 EXC TPI




跑车系列


RC 390



RC8

我知道大家都在等着说RC8。说起RC8,各位第一个想到的名词当然应该就是“寡妇制造机”、“新手去世器”之类的了吧?

为什么只要稍微了解超级摩托车的朋友都对它谈之色变呢?因为它低扭有力,给油抬头,百公里加速3.2秒,它连ABS都没有,电子辅助更是几乎没有。

它就是一台纯粹的野兽,你如果没有足够的驾驶技巧是无法驾驭它的。不说一般人,就连专业车手都很难驾驭好,这就是所有车友调侃的原因。但是如果你是资深的机车老手,就忽略我的话,如果新手想入手这款车的话我建议好好考虑考虑。

RC8已经于2015年停产了,并且至今并没有迹象表示KTM短时间将内推出自己的公升级跑车。



X-Bow


X-Bow是KTM在四轮车领域中的首次尝试,它是一款赛车的街道版,各位是不是看到它就想起目前隶属于吉利旗下的跑车品牌路特斯?如果硬要说它符合敞篷车的特征,也就是它不带顶篷。

KTM X-Bow长宽高分别为3670、1870、1160毫米,大小与一辆小型车相当,不过车身高度极低,得益于意大利Dallara公司提供的碳纤维单体底盘,让X-Bow在速度上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

同时,来自奥迪的200马力2.0升TFSI 系列发动机为其提供了足够的动力,配备后轮驱动技术和6速手动变速箱。X-Bow百公里加速时间只需要3.91秒,当然X-Bow存在的意义可不在于此,而在于无尽的改装。

目前X-bow共分为R版、RR版、GT版和GT4版。

总体来说,KTM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它在各个领域完善的布局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不远的未来,随着490和890等等一系列重磅车型的推出,KTM的成绩还将更加璀璨。

随时随地,准备战斗!看淡生死,不服就干!这,就是KTM。

您可能喜欢

哈罗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