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汽车的普及和来自电动车的冲击,摩托车的市场容量正在持续收缩,低端市场受到的冲击尤为“惨烈”。乍看之下危机重重,但实则充满机遇。落后产能的淘汰对于行业的发展并非坏事,摆脱低端产品恶性竞争的泥潭和去工具化属性都对产业的升级大有裨益。
尽管在制造工艺和品质水平上,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依然存在差距,但谈到国内摩托车行业的娱乐化转型和产品序列的升级,作为摩托车“心脏”的更大排量的发动机依然是绕不过的最受关注的话题。
一方面是对于现今的国内摩托车行业,大排量发动机依然是技术实力的象征,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国宾车”的强大吸引力。在品牌的宣传和价值提升上,国宾车的影响力是再多的广告也无法媲美的。虽然门槛不低,但和阅兵车“雷打不动”的红旗相比,摩托车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
目前正在研发的大排量发动机,也无一例外的和下一代国宾车扯上关系。即便是最近宗申与英国诺顿签约的650cc发动机项目,虽然排量没有达到下一代国宾车的门槛指标,在消息公布之初,也有被解读是为国宾车做准备。
从目前的最新消息来看,真正有实力也有准备的是春风和钱江两家企业。春风研发1200CC的巡航车发动机也早有传闻,近期春风动力也完成上市,在研发资金和吸引人才方面拥有了更强的实力,但对于1200cc项目的最新进展并没有更多消息传出。
钱江借助贝纳利的技术,研发进度更有优势,其1200cc巡航车目前已经爆出了发动机CAD和整车专利图,其中发动机采用并列三缸结构,并采用轴传动。
国产大排的发展可谓坎坷,在经历行业的高速发展时,却被低端产品线的恶性价格战所牵制,随之而来的是老牌国企的迷失、多家民企将重心转战汽车与地产等行业。地方政府禁摩限摩政策相继出台,同时在尚未完成产业升级便受到低价电瓶车的冲击,行业市场迅速萎缩。国内摩企原本就薄弱的技术能力更加缺乏积累。
如今随着消费的再次升级,摩托车已经朝着娱乐化的“正确方向”发展,又有了国宾车的“政策”引导,国产大排似乎又看到了曙光。但有了产品上的突破之外,同样还需要营造起大排量摩托车文化氛围,因为生产大排量摩托车不仅是技术的突破,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的生产。
最后,不妨来回顾一下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产大排量摩托车发展中的大事件。2000年12月宗申集团的大排量摩托赛车-ZS750问世,引发了整个行业潜伏着的“大排量”梦想。随后国内多家企业纷纷加入了向大排量摩托车“进军”的行列。 2001年嘉陵集团与奥地利AVL公司进行合作。2005年4月,嘉陵JH600摩托车的下线。2004年北方企业集团决定与瑞典海兰德公司合资,共同研发生产V型双缸950ml发动机及摩托车,并在2006年实现摩托车的小批量生产,但随后便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2005年力帆集团展示了600cc排量摩托样车。2005年7月隆鑫集团与德国宝马签约战略合作,确定将生产650cc为宝马摩托车配套。2005年钱江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业贝纳利。2011年5月春风650NK正式上市。2012年2月钱江黄龙BJ600正式上市。2012年在与宝马签约合作的7年后,隆鑫LX650正式推向市场。2013年4月国家启动外交礼宾制度改革,计划重新组建国宾护卫队,并要求市场化运作,选择国产品牌摩托车。2014年9月春风国宾车CF650G正式交付国宾护卫队。
国产大排生存现状“不佳”,但未来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