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在疑惑,为什么中国就是难以形成“摩托车文化”?
相信这一问题对于新世纪出生的年轻车友们或许难以理解。但对于横跨两个世纪,与新中国一同走过那段峥嵘岁月的“老司机”们来说,或许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若要解答中国为什么没有“摩托车文化”,我们先得从“文化”二字进行解析——何谓“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极具人文意味的概念性词语。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对“文化”的定位也略有不同。
从存在主义角度来说,“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从层次方面来说,“摩托车文化”属于物态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体实在的事物。换言之,你、我的存在,与摩托车所产生的情感羁绊就是“文化”,就是“摩托车文化”。
既然我们的存在就是“摩托车文化”,那又为何无法成型呢?
小众的“摩托车文化”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的不仅是人们的信仰和追捧,更需要市场经济的扶持。相对来说,当下的“摩托车文化”属于小众文化,它仅限于以个人为基础,并局限于邻人、同道或者朋友等小圈子里而形成一种文化形式。
在圈内,“摩托车文化”是主流文化,是大家信仰和追捧的文化。但在圈外,“摩托车文化”是非主流文化,是被大众所边缘化的一种“地下文化”。
它的形成、它的进步都难以为整个市场经济做出贡献。若要了解它、加入它,也并不是一纸驾照、一辆摩托就能办到。它有它的门槛,它有它的高度,它还有极高的危险性。即便它曾经也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现在,它只能是一种极其边缘化,极其小众的文化。
大众的“摩托车文化”虽然现今的摩托车处境相当恶劣,但曾几何时,它在中华大地上也绽放过光辉。
在二战时期的中国战场上,由于地貌环境复杂,大部队的移动基本以摩托化形式进行。而我们也总能在抗战影片中看到,走在日军部队最前端的,是架着机枪的摩托车。这是因为摩托车具有极好的通过性和便利性,战场上的侦察、开道都离不开摩托车。
由于摩托车在军队中的特殊性,建国后,摩托车运动也被归类至军事体育范畴。除了是对军方人员熟练掌握摩托车结构及原理,提升维修保养能力外,使军人拥有熟练的摩托车驾驶技术也是该运动的核心所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方侦察士兵在特种侦察摩托车的协助下,能够及时有效的完成战斗任务,与开展摩托车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到了20世纪后期,正值改革开放春风席卷华夏大地。政府通过对货币交易形式的调整、企业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外经济的开放,全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此时的摩托车也不再只为政府机关服务,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曾经以家中有自行车为傲的时代也被摩托车取代,国产、合资等各种摩托车品牌、车型成井喷之势占领大地。如今的许多老摩友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与摩托车相依相伴。
农村的“摩托车文化”
翻看历史,我国人口占比最多的是农民,而新中国建立的根基也是农民。但曾经的农民,是被剥削的阶级,是社会的底层,是最没有生活质量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普遍文化低、见识短、经济能力弱,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开始有了新的改变。摩托车便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逐步进入农村市场,当然,最初的目的并不完全是改变交通方式,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速度。
可发展农村经济并非易事,而发展城市却相对容易得多。起初,国家先是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同时一点点的改变农村。到了2005年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投入实施,中国农村风貌便有了新的态势。期间国家也推行了包括《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等惠农政策,至此,高品质的摩托车开始全面进入农村。而这时,城市中的摩托车比重也在急剧下滑,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汽车。
在新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家庭的摩托车比重远超城市,一家多辆摩托车的情况并不少见。就目前来说,农村家庭里拥有汽车的也不在少数。这代表着全国经济的进步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从侧面反映摩托车作为工具的时代正在褪去,它不再大众化。
娱乐的“摩托车文化”当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大家开始要享受生活之时,摩托车这种具有玩乐性的产物便又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
由于人们被工作和生活的长期压迫,都想要挣脱束缚,渴望自由。摩托车正是能够给予人们自由的东西。而驾驶着摩托车御风飞驰的精神享受,是一种集刺激、放松、自由于一体的特殊体验,是其他任何一种娱乐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其实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摩托车早已脱离交通生产工具而转变为玩具形态,“摩托车文化”也随之形成。摩托车制造厂商连同其他附属品商也开始生产适合玩乐的摩托车和其他周边产品。
基于国外品牌在国内的市场基础,合资厂商也为了能够通过助力“摩托车文化”发展而带动销量,开始向国内输送一些具备玩乐性的摩托车产品。加上当时的一些电视广告宣传,摩托车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妖魔化的“摩托车文化”在逐渐形成“摩托车文化”时,通过一些影视作品的传递,高性能摩托车令人们憧憬。而由于当时政府对于海关监管力度及摩托车登记管理的不足,沿海地区顿时涌入一大批走私车辆。
这些走私摩托车,普遍都是大功率、高性能的摩托车,在当时也算是先进产品。而对于追求速度的人来说,大功率摩托车带来的驾驶体验非其他所能及。但用现在的眼观来看,当时的人身防护产品根本不达标,道路环境也不及现在。加上人们安全意识和驾驶技术的严重不足,一起起摩托车事故、一条条因摩托车而丧失的鲜活生命开始让大众惧怕这个“玩具”。
又因当时社会治安系统的不健全,加上摩托车的监管力度不足,摩托车这个具备超强灵活性和便利性的东西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犯罪工具。电视新闻、报刊等当时唯一的资讯来源中,时常出现“飞车抢劫”等醒目字样,包括一些影视作品中也不乏对摩托车犯罪的描写。
出于对社会安全的保护,政府部门在难以妥善管理摩托车的情况下,不得不推行禁摩政策。通过减少城市中的摩托车,从侧面来稳定社会安全。
至此,摩托车不再大众化,“妖魔化”的概念也逐渐刻入大众脑中。
大国不需要“摩托车文化”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需要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完美契合。而成型的文化又能够对社会、对经济进行良性反馈。例如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国力相对薄弱,国民经济水平较低,摩托车这种低成本的生产交通工具很容易被普及。加上东南亚国家的人工成本不高,许多品牌都愿意在此建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而为了带动整体经济,“摩托车文化”就很容易被放大,包括赛车运动、改装等。
如此,越来越多外企进入国家,本国市场也越发繁荣,国民经济自然提升。
除了工业发展,东南亚国家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特色饮食、宗教文化。若要吸引外来资源进入,引进国际级赛事便是途径之一。如马来西亚的雪邦国际赛车场,其存在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比赛,更多的是为了吸引游客。承办F1、MotoGP这类国际顶级赛事,除了能吸引本土车迷观看之外,周边及海外国家的观看者均不在少数。
正式比赛也就区区两天时间,观赛者不可能看完比赛便走。逗留几日,四处游玩、消费是正常不过的。我国的许多旅行社也有推出马来西亚观赛及旅游的套餐行程,这是一个捆绑式的市场经济链。
因此,小型国家为了能够促进经济,对许多我们看似小众的产业都会有所投入。但大国却不需要,例如我国。
论起旅游资源、饮食特色、宗教信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基础;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世且文明未断的国家。新中国建立后,逐渐恢复更强大了国际地位。
申奥成功后,我国各大城市加快建设步伐。2008年奥运会顺利举办后,我国在全球人民的印象中已不再是人人悬长辫的落后之国。加上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强大,国际影响力倍增。各方外汇资源就像被磁场吸引般涌入国内,根本不需要去开发其他本就小众的文化产业。
包括欧美大国,虽然他们有着令我们望尘莫及的“摩托车文化”,但也并非是他们的大众文化。
所谓大众文化,是需要国家的支持、民众的基础以及媒体的传播才能够形成的。而我国并不需要“摩托车”这种具有危险性且难以管理的文化形式,又怎会令其发展壮大呢?
难以管理的“摩托车文化”尽管国家不需要,但却不可否认,我国一直是摩托车生产制造大国之一。即便相对汽车而言,摩托车的利润产值远远不及,但却也不能完全无视。发展好整个摩托车产业链,在财政账本上也能做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从管理上的难度来说,我国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困难。
首先对于驾驶证的考取制度,由于摩托车的上手难度极低,即使不通过驾校培训也能学会,致使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进入驾校报名学习。通过蝴蝶效应的理论,只要有一个人能够不通过驾校培训便可驾驶摩托车上路行驶,就会影响周边的其他人做出同样的举措。也由于早年国家对于摩托车驾考制度的管理松懈,导致这一问题延续多年。
也由于国家对此重视程度不足,培训教材过时,即便是参加过驾校培训的人也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真正的摩托车驾驶技术。加上填鸭式的教育体系,一个个手持驾照的“马路杀手”日益增多,摩托车事故率也久居不下。
对此,诸多摩托车品牌及媒体为了能够改善摩托车环境,从根本入手,大力开展摩托车安全驾驶培训课程。当然,从体制上来说,这种培训是违规的。因为主导企业并不具备此类办学资质,且并非所有培训都有向辖区派出所递交申请备案。
之所以不被管制,可说是因为这类培训都是以传递安全文明的驾驶理念及正确的驾驶习惯为宗旨,算是从侧面改善社会交通情况,做了政府应该做的事。同时,国家对于此类教育的管理体制也不健全,故不便出面干预。若形成规模,或某个企业、个人想形成规模,也必须向政府申请办学。届时再管也不为晚矣。
其次是我国人口密度极大,各地方对于摩托车的理解和管理态度也完全不同。大陆地区很难像港、澳、台地区那般,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但随着民众的文明程度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和法制宣传的加强,目前能够使农村人民都进行车辆登记和驾照考取已是不小之进步。
将会形成的“摩托车文化”
虽然不好管、虽然被禁限、虽然不赚钱,但摩托车依旧存在且仍在发展。既然交管部门已经能够深入农村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就证明有关部门已经在进步。而禁摩政策本就只是一种行政管理需要而推行的暂时性政策,它迟早会像禁微令一样消失。当然,要令其消失,除了交管部门其改善管理现状外,个人也需建立起文明玩车的意识。
回看刚刚玩车的我们,再看如今的我们。我们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骑车不戴头盔到戴起全盔,从骑车穿着拖鞋到穿双骑行靴,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现在,部分城市、地区开始逐步妥善管理和规划摩托车,科学交通划分,使摩托车不再“边缘”。这也是一种进步。
尽管“摩托车文化”确实难以成为大众文化,但作为小众文化的它,目前也只是因为历史问题而被边缘化。但我们一直都在进步,政府管理层也在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我们能够形成自己的、被大众所认可的“摩托车文化”。
请大家一起为此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