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品牌第一款产品出现就在摩族心里留下了一个清晰印象,就是做工的规整达到了苛求自己的地步,抛开一切对品牌疑问起码有着一个严于律己的生产制造态度在其外,那么我们深挖其产品内功的时候即使是天阶氪金喷子也会暂时放弃扫射而去理性的看问题。
因此GK500在2020的下半年确实大火一波,热度稍缓时刻穿越版接棒又领跑了两节,而2021年的8月FLAME500以街跑车型把更年轻风格激进的摩友圈走一批。个人在想同平台动力的情况下高金还能玩出什么花来?
去年的年底工信部的产品型号GK500-A悄然出现,当然瞒不过各路媒体和摩族的天眼,很快也发现Brixton官网出现了Crossfire 500XC的页面,自此明白了高金的意图,就是把轻玩耍性质的穿越版彻底硬核化。经过3个多月的挠心等待期现在有车到北京了。
各个部分都似曾相识又似是而非,不可否认的是第一眼是野,第二眼是硬。虽然变化谈不上翻天覆地可其气质被一些细节勾勒的很到位。让休闲骑的各位要推倒预期的定位,考虑是不是要搞一套野点的护具再跨上去。
发动机与GK500和穿越版是同平台产品,从参数上来说毫无变化,排量486cc,最大功率(kw/rpm)35/8500;最大扭矩(N·m/rpm)43/6750。FCC滑动离合让使用感提升了一个档次。另外这次加入更具设计感的水箱护网,延续了系列车型X元素的设计风格,全车上下具有这个标识的部分还真是不少。底下还有一块“不完全版”的肚兜保护发动机下部。
全车照明当然是LED从头到尾,不同于系列产品的是在头灯上开始了表演,这大灯护网对野性气质释放起到了很强作用,设计上可以说是具有高度美感。其实际上当然也有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但个人认为上下的贝壳形区域还是大了些,乒乓球大小的石头甩过来都拦不住。当然这车也不是用来极限野的。
仪表还是那圆形的全彩LCD贴合屏,界面风格谈不上有什么设计感,信息是全面的,能够满足行车应用。另外,我感觉比GK500和穿越版好像亮度都要高一些,在正午的阳光下,辩识起来毫不费力。
接下来的油箱还是延续了之前的造型,高金称之为钻石切割形,在GK500上的时候,有个X形的贴花及500的字样,显得设计还比较平衡,但是到攀爬板的时候,从侧面线条上来看油箱过于细长。现在这个攀爬板加了一个胶质防滑垫,从视觉平衡上来讲,又找回了先前的感觉。同时,对站立骑行的双腿摩擦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容积还是13.5L,对于500排量级的车来说还是稍微有点小。
坐垫的表面材料和填充物都与前两款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线条上略有改变。材质从防滑上来说效果不错,但是软硬度可能对于飙长途的朋友来说舒适性稍逊。坐垫下的空间有临时修理工具,布线和排列还是同样的规整。最后说这个830mm的坐高我171cm略感压力……前双掌需要尽力拉伸才能实现。坐垫后下部还有椭圆形竞技号码牌。
前部的抛沙板是个俗称“鸟嘴”的造型,与前轮胎的间距相当大,存泥现象可以被杜绝了。最后部的抛沙板和牌照架整合为一体,外形很动感,但是个人感觉稍微有点短,雨水季节恐怕后背要遭殃,不过加长确实就会失去了整体设计味道,这个咱们只能侧重于颜值了。
避震器前后均装配的KYB品牌,这个配置并没有什么变化,前150mm压缩回弹可调,后63mm预载可调,多连杆结构加长了有效行程。心理预期与前两代表现相当就是正常表现。接下来是我对全车装配设计的最大吐槽,前避震的活塞部分居然就这么全裸的支撑在外,这样使用一段时间油封就会渗油,而且对活塞杆部分的伤害是不可修复的。
以下是两大名厂凯旋和杜卡迪的攀爬版本处理方式,对于正叉的车来说,也还有另外一种风格,可以看看橡胶套的处理方式。包括高金自己在GK500和穿越板上的装配方式也还不错,这个攀爬板感觉这次应该是忘掉了。
制动系统的品牌,这次还是西互,前对四活塞配浮动碟,后对向双活塞,ABS是标配。但是目前看来,好像并不能关闭,这样的车型如果不能关闭ABS,乐趣也许会少很多吧。
辐条式的轮毂,采用的是外沿编制,也就是没有内胎使用真空胎。这个情况有好有坏吧,但是对于大多数情况都是行走于城市的摩友来说,还是好处居多。
轮胎规格前110/80-19;后轮150/60-17。品牌倍耐力蝎子,这个纹理显然是偏重于非铺装的路面应用。当然公路上也不是废矬,如果不是压的很野弯道也一样感到稳定安心。这样兼顾可以豁一豁土路林道,活动范围可以满足你膨胀的全路段野心。最小离地间隙200mm这个真是可以上山下沟的设计。
排气还是那个熟悉的老造型,角度加大,尾口目测是比系列前两款高了一些,显然是厂商为了涉水考虑的结果。声音也几乎没什么区别,下面视频可以去听听。
由于单人出行,再厉害也没办法骑行同时给自己拍照,所以动态照片就没有了,简单说一下驾驶感受:发动机的动力表现与之前的两款区别不大,动力初段在同级车辆比较属于中上表现,4000~6000rpm发力尤为顺畅。如果舍得汽油在换挡时机上靠后一些那么每个档位都有比较猛烈的牵引力爆发。震动抑制方面算在中游水准,手部感觉最微弱,脚部最明显。
坐姿改变是感受相当明显的,加高的手把与更大的851mm宽度,使上半身基本直立,同时离地间隙与坐高加成之下有种在驾驶ADV的错觉。站立骑行的时候手把与躯干的配合照顾到大多数身高区间的摩友。
操控只要你习惯一段这个偏高的重心很快会进入状态,放下去不会有没底的重心变化,由于姿态前19的轮胎对土路草地还有中度坑洼都有很好的指向及稳定性。避震器也可以过滤掉大多数细小颠簸,出厂状态回弹有点“愣”,可调产品,萝卜白菜可以车主自己找适合的区段,这个不是问题。
制动前轮属于优秀级别,虽然车身高了点头现象并没有加重,有人说这是避震器的功劳,这话没错。但细腻操作的时候一捏没有…再捏车轮跳…避震再好你心里也没底。后轮的力道稍大就会触发ABS,个人感觉介入过早,难道是轮子太黏。
最后说从驾驶整体感来讲,这不像一个系列平台的产品,可以看做是一个新分支。如果你是从GK500或是穿越版入手转战攀爬体验会有脱套的新认识。如果你是有通勤、装批、休闲、轻探险需求的玩家这个你不妨来看看,我个人认为这个是目前市场具有Scrambler特性中最适合入门的车子,无论是驾驭感还是价格,虽然比之GK500贵了30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