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鑫源自由风500边三轮侉子详细解读


“挎子(也有叫边三)”在摩托车里是个很独特的种类,它的概念最早由法国人提出;大概在19世纪90年代,一个法国军人想出了一种能加大自行车装载能力的方法(下图),并称为“自行边车”,这就是最早的“侉子”了,在这一理念上,逐渐衍生了由燃油两轮摩托车为主车体的,不同风格的侉子摩托车,其中,有一个是更为独特的存在——军挎。

二战期间,世界混战,因为工业受损、资源不足等原因,挎子由于良好的通过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及比两轮摩托车更强的运输功能受到了军队的青睐,由于时势所需,加上主要由政府采购,这期间诞生了许多经典的军用侉子(如下图的宝马R75),他们为了战争而生,也因为战争的结束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

不同于机枪大炮,在战争中扮演着较为重要角色的军挎,却不是冷血的战争机器,每一辆军挎都有一个关乎生死别离、战争与和平的故事,更多的时候它是一段记忆的传承者,和一个时代的见证者。

经历过战争洗礼而活下来的军挎品牌,将那份不屈不挠的军旅精神发扬光大,产品遍及全球,经久不衰,如哈雷,宝马、乌拉尔等,其独特的历史底蕴造就军挎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国内大多数人对军挎的记忆应该是“长江750”,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故事和回忆,那扎根记忆深处的独特情愫,让人难以忘怀。随着长江750的消失和一部分的离去,那段特殊的记忆也随之消逝,但关于军挎的故事却还在延续。

作为国内极少数还在坚持原厂制造挎子摩托的厂家之一,鑫源在2015年推出了其首款边挎子“周末风”,同时也是国内首款复古挎子,圆润优雅,充满温情的周末风,是鑫源对“浪漫主义情怀”的完美展现。

经过2年左右的潜心研发,鑫源的第二款挎子,于近期公布价格(3.98万元起),开始正式开始销售,它就是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军旅风格的挎子,取名“自由风”。

粗旷的军挎造型配上带有独特属性的军绿色,硬派军挎的感觉一下子就把脑海深处的记忆唤醒,不知你有没有同感呢?

对比新车你会发现工厂做了很多修改,比如后面要重点说的前减震结构等。在这期间工厂还请了多个资深侉迷参与,提意见,然后继续整改。

再者,对比上图你会发现,自由风的主车体好像就是鑫源自家的铁甲440?但仔细对比又发现有多处不同,具体后面会细说。说明鑫源在自由风上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两年左右时间里应该是做了不少事情,虽然有研发周末风的经验,但在自由风上面同样没有掉以轻心,反而更加慎重。

自由风的长宽高为2300*1620*1240mm,轴距1520mm,最小离地间隙190mm,车身尺寸和轴距都要比周末风大一号,加上超高的离地间隙,首先从外观气势上,给你军挎那种威猛高大的感觉。

车头尽可能的简洁设计,圆形单灯,圆筒式仪表,大喇叭都是很经典的二战时期的军挎元素。

大灯和转向灯均为传统的卤素灯泡灯源,稳定可靠,方便更换是它经历战场考验流传下来的优点。以现代大多数人的眼光来说,也叫低端,但这不是一辆过分追求高科技配置的车。

大灯加上金属灯罩(选装)后更有感觉,同时也为大灯的安全增加了一份保障。

大灯左上角的大号喇叭不是出厂标准件,标准的喇叭在大灯下面,这是二战时期军挎的特点之一,用户可根据个人爱好选装。

圆形液晶仪表是车身少数不多的,与现代接轨的地方之一,追求纯粹的侉友可能更喜欢传统的机械指针仪表。

左边车把上加入了USB充电接口,方便日常或长途使用,相对来说这也算是现代元素之一。

右边车把上这个装置是倒车时候用的,它比周末风上面的更好用些,具体会在下篇的试驾感受中说,其余手把功能与传统的两轮车没啥区别。

复古水滴型油箱,容积为13L,对于这台超过600斤的大家伙来说,出厂13L的油箱续航有点差强人意,不过,后期可以通过改装来增加续航。

镀铬油箱盖、子弹袋、弹夹盒、油箱帖,这些元素是军挎风格的体现之处。

个人非常喜欢油箱上的鑫源的铜标,复古而有机械感,年代味十足。

分体式军挎座椅设计,个人觉得如果采用单座的设计应该会更有味道(当然后期也可改装),

出厂标配后座更多的是为了实用性考虑,试坐后感觉舒适性还不错。

座椅两侧预留了足够的空间给用户后期改装,通过车架两边的螺丝固定,可以加装边包或物品箱。

加高挡泥板上的钢管是实打实的设计,遇到陷车时,可通过这里把车轮抬起来,又一个传统而实用的设计。

前避震采用与战斗民族国宝级军挎品牌乌拉尔(ural)几乎相同的摇架式悬挂,它能较好地兼顾方向灵活性和高强度需求,比传统的正立套筒式更加结实可靠,目前国内只有自由风配备此结构。

但仔细对比发现它与乌拉尔上的设计还是有些不同,自由风将刹车卡钳放在“摇架”的里侧(上图一),而乌拉尔是外侧(上图二),理论上来说,卡钳放在里侧的安全性更好,不容易损伤。

发动机是目前鑫源市售车型中排量最大的,实际470.5cc的单缸发动机,最大功率22kw(29.9p)/6000rpm,扭矩36N.m/4500rpm,配备油冷散热系统,大单缸、大扭矩、低转速、及稳定可靠的特性正适合军挎的风格。

侧盖上唯一的号码与油箱上的硬标有着相同的效果。

鱼雷式复古双出排气在鑫源的多款车型上都能看到,为了配合军挎的属性,外观做成灰色,看起来不如亮晶晶的电镀抢眼。

轮毂出厂状态为钢丝辐条轮,是带有内胎的,但是,可选配真空条轮!这在目前国内在售侉子中还是首例,即便是放在国际市场,也屈指可数。兼顾复古味道和便利性的真空钢丝轮毂,放在挎子上实用性大大提升,要知道挎子如果轮胎被扎,比两轮车更加麻烦。

制动系统采用三轮大盘碟刹,其中边轮和后轮加入了联动制动,刹后刹时边轮一起制动,进一步提升制动安全。

车身右侧盖子做成了军挎中常见的“子弹盒”造型,表面数字则是自由风的公告排量数。

对于一辆挎子来说,最大的特点也是其独有的地方就是“边斗”,加一个边斗的作用不止是多坐一个人那么简单,这方面自由风边斗的功能性会更强,从里到外,都经过细心考究。

首先是底盘结构,自由风结合汽车底盘工程师和知名三轮改装技师的经验,采用一体式的设计思路,打造了这副加强型抗扭底盘。

这副车架最独特的地方是边斗与主车架的连接方式,不同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硬连接的形式,它采用万向鱼眼球头连接,较好地兼顾了灵活性与强度需求,别看这个小小的设计,在实际驾驶中起到的作用却很大。

趴低点就能看到粗壮的边斗横梁,底部平整,这使得它拥有了190mm的超高离地间隙,已经等同于市面上绝大多数拉力车的高度。

边轮和斗子上方出厂带有行李支架,方便后期使用及扩张储物空间。

两侧的储物箱需要后期选配。

两个上下重叠的卤素转向灯很有历史感,为预防意外损伤还加有框架护罩。

边斗舒适性很ok,为了安全性考虑,边斗座椅配有汽车一样的三点式安全带。

边斗内带有护垫和放置小物品的网兜,非常方便。

大面积脚踏板显然是方便乘客上车准备的,通过下面这个动图来看看上车效果。

备用轮放在边斗后方,值得一提的是备用轮胎为全尺寸规格,可以前后三轮通用,实用性很高,特别是长途骑行更有底气,一些国际一流边三轮品牌(如乌拉尔),也是采用这样的设计。

备用轮裸露在外面视觉效果自然要强烈些,如果担心风雨侵蚀可以选配罩子包住。

后部分边斗还有一个很大的储物箱,箱盖采用双液压支撑杆(同级少见),打开的时候只需轻轻一抬,盖子就自动慢慢升起来,省力方便。

储物箱里面同样带有防护垫,上图这样的半盔能轻松放下四个,空间相对比较充裕。


但凡试驾过挎子的车友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感触;骑出去的感觉确实拉风帅气,但转弯时方向把很沉,跑起来晃晃晃悠悠(这对个人驾驶挎子的技术有一定要求),稍微骑久点就会手臂酸痛,正所谓“你只看到我风光的表面,却不知道我心酸的感觉”,说的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目前在售的国产挎子中都没有边轮驱动,又因为整备质量相比两轮普遍重很多,及重心变化等原因,导致它的操控性远不如两轮车那边轻巧和便利,所以很多用户刚开始接触挎子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想象中那般美好(坐在边斗里优哉优哉吹风的不要说话了)。

军挎的设计之初主要是为了战争考虑,稳定可靠,皮实耐操为第一原则,加上国家采购(不敢偷工减料)和几乎没有现代科技的原因,所以能够想象当时的军挎是比较难以驾驭的。

鑫源自由风定位一款适合长途摩旅,有一定驾驶乐趣的军旅风格的挎子,既要尽可能地还原军挎的造型,又要考虑到一定的操控性,想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在试驾过自由风以后,我们的顾虑被它打消了。

车子开动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车把异常轻巧,即使是在低速的时候转向也很轻松,初次接触就好感倍增,而提供灵活轻巧转向效果的功劳,绝大部分在这独特的摇架式前减震上。

首先,减震支架和手把角度的设定更靠近驾驶者,手臂和上身不用往前靠,去够车把,手臂的姿势很放松,左右活动的空间充裕,这时相对较小的油箱优势发挥出来了,双腿内侧能较好地贴合车身,这点也为操控加分。

前减震支架是有一定角度的,减震上部分固定在支架上,下部分通过一根横梁连接中轴,横梁的另外一侧连接支架,看图一眼就懂。这样的效果是,当你在转向时,手把的力传到支架上,对前轮施加一个向上抬起的力(相当于杠杆效果),使得前轮转向变得轻巧些。

这样的设计还有一个好处是,当你紧急刹车时,前减震压缩,后面的支架又起到一个支撑效果,以提升稳定性,且前减震于后减震一样,也可多段调节。总之这样的结构优势是,既能提升操控性,又能兼顾强度,稳定可靠,还很实用。

自由风出厂的减震调教效果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状态,上图是我们在鑫源工厂内部的试车场内,拍摄高速过坑洼路面的效果。当速度过快后,边轮还是会弹跳,好在一体式车架底盘车身钢性足,抗扭性强,颠簸时没有松散的感觉。

作为一台好几百斤的挎子,那么倒档功能必不可少。自由风上的倒挡开关(上图一)在周末风(上图二)的基础上做了升级,需要倒车时,只需往下扳住开关,同时1档往下踩一下就是倒挡,倒车的时候(不需要按住倒挡开关)以起步的操作方式即可,倒好车以后需要再次起步,只需捏离合,忘上勾到一挡正常起步即可。

自由风的主车体源于铁甲440,因为铁甲本身就是一辆军旅风格的复古车,但它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用在自由风上,首先是前面说到的减震差异,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关于减震结构、角度、还有配重比等都需要重新设计并验证。

然后是下面要重点说的发动机,这台源自本田XR400的单缸油冷发动机,以稳定可靠闻名,在鑫源手里衍生出了400cc、445cc及470cc三个排量机型,经过多年的优化改进,目前的状态已经比较成熟。

如上表,铁甲440的发动机排量为445cc,自由风的发动机将活塞行程从70mm加大至74mm,排量来到了470.5cc,同时降低压缩比来提升发动机的稳定性,最大功率和扭矩都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风的发动机在功率扭矩提升的同时,将对应的输出转速调低,让最大功率扭矩提前输出,以适应挎子强调低扭的特性,确实是花了心思。

这颗470cc的大单缸最大扭矩36N.m在4500转时就全部输出,对于更强调低扭的挎子来说很对胃口,最大功率22kw在6000转时输出,不用等到6000转,车速就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速度,有效地避免了因高转震动带来的不适感。

关于动力有用户咨询能否到80km/h?这对自由风来很容易达到,不过我们还是建议用户驾驶它时候,多数情况下最高速度控制在80km/h左右(高手或特殊情况除外),这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震动控制都比较理想,重要的是为了安全性考虑。

这里可能又有用户疑惑了;为什么说是为了安全性考虑呢?难道是三轮碟刹的效果不好?事实不是这样的。

自由风三轮大盘碟刹,后轮和边轮加入了联动刹车,就制动效果来说,已经足够应付日常使用需求。但因为挎子特殊的车体结构,造成前后及左右配重差等原因,刹车时三轮制动效果对车体的实际作用力有差异,在载重状态下又不同,所以当速度过快时,紧急刹车或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再者,一般挎子出行多是以休闲为主,或载着一家三口,速度也完全没必要很快。

友情提示,驾驶边三轮需要D照,也就是三轮车级别,两轮E照是不能驾驶的。另外,虽然驾驶边三轮并没后明确规定要佩戴头盔,但为了安全考虑,出行一定要带上,上图为工厂内部封闭道路,请勿效仿!

最后是有几个可优化的地方和建议:

首先是后座载人的时候边斗支架有点别右脚,然后整车的细节做工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最后建议工厂增加一个手动驻车装置,这样会更安全。

小结:自由风应该是目前国产在售侉子中,对军挎风格诠释最到位的一款,难得的是它轻巧灵活,好骑得不像军挎的“风格”,如果有机会,骑它出去跑个小长途,应该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的最后还想唠叨几句,一部分用户表示要对置发动机,轴传动,边轮驱动等,理论上来讲,这没什么不对,代表着一部分人的需求,但也要看价格说话,以上的配置乌拉尔的几款侉子基本上都有,售价在20万左右,一分钱一分货。


另外一个,对于自由风3.98万元起的价格,网上有些用户表示“买某某某不香吗?”,理论上来讲,也没什么不对,这代表着一部分群体的消费观,但军挎不是一辆单纯的边三轮,更多的一种精神的寄托,情怀无价,喜欢就买吧。

您可能喜欢

哈罗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