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最强二冲程仿赛车HONDA NSR250R SP依然魅力不减


在仿赛车仍是摩托车焦点的年代,各家车厂每年都持续进行改款,以较劲彼此的性能。而在这波仿赛热潮中,堪称绝对王者的,非HONDA的NSR250R莫属。

极度激烈的二冲程仿赛车开发竞赛

初代NSR250R,也就是MC16型于1987年登场,那时正值摩托车热潮的巅峰。HONDA其实早在1984年便推出NS250R,不过隔年(1985年),YAMAHA则推出了更贴近赛道设定的TZR250,以接近厂车TZ的性能迅速吸引了大众目光。为了对抗TZR,HONDA开发了NSR250R,以仿佛将市售赛车RS250直接搬上公路的激进外型与性能,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人气车款。

▲前代车型MVX250F采用的V型三缸引擎评价不佳,于是NS250R配备了重新开发的V型双缸引擎搭配铝合金车架,搭配全整流罩,成为正统的仿赛车。

▲搭载并列双缸引擎并使用铝合金Delta Box车架的YAMAHA TZR250,堪称是赛车TZ250的完整复刻品。

▲为了对抗采用Delta Box车架的TZR250登场,初代MC16型NSR250R则采用了源自赛车RS250的目字体断面铝合金双管车架。

当时赛事风气非常盛行,其中最受瞩目的是以四冲程400cc以下、或二冲程250cc以下车款竞逐的TT-F3级别。就连至今仍在ST600级别中举行的铃鹿4小时耐力赛,在2000年前也是依照TT-F3的规则进行。由于与当时日本驾照制度息息相关,各车厂均将开发焦点锁定在这一级距,争夺市场主导权。

尤其是无须验车的二冲程250cc级别更是非常受到欢迎,HONDA从NS250R进化到NSR250R,对上YAMAHA的TZR250,SUZUKI的RG250γ,以及KAWASAKI从KR250发展到KR-1,各厂相继推出性能激进的仿赛车型,引领当时的热潮。在这场竞赛中,只有HONDA自一开始就采用V型引擎配置,后来YAMAHA与SUZUKI也相继跟进改为V型,而KAWASAKI则逐渐退出了这场二冲程仿赛战争。

▲搭载铝合金车架与车架固定整流罩的SUZUKI RG250γ,作为日本第一款正统的仿赛车,引领了Replica整个热潮。

▲KAWASAKI KR250则采用了少见的并列双缸引擎配置于铝合金车架上,并搭配了KAWASAKI独家的整流罩设计。

NSR250R的演进也极具代表性:于1988年进化为MC18型、1990年为MC21型,到了1993年则进化为最终款MC28型。虽然整体改款总共只有四个型号,但几乎年年都会更新涂装与整流罩设计。本次拍摄的车款,正是NSR250R的最终款──MC28型的NSR250R SP。这款NSR250R SP配备了干式离合器、镁合金轮毂,以及前后阻尼可调式的避震悬吊系统。

▲1988年的MC18型NSR250R,绰号「ハチハチ/八八」,被称为历代最强之一,采用了五角形目字体断面的车架,并导入电脑控制的PGM化油器。

▲1988年MC18型首次推出搭载镁合金轮毂的SP版本,但此版本尚未采用干式离合器。

▲1989年虽也沿用MC18型,但整流罩设计确有大幅度的变更,控制系统进化为PGM-II。SP版本则配备干式离合器与阻尼可调式避震系统。

▲1990年登场的MC21型,整流罩设计大幅更新,采用了源自厂车NSR500海鸥式摇臂设计,控制系统亦进化为PGM-III。

▲1993年MC28型改款,后摇臂改用Pro-Arm设计,并导入具备电子功能的PGM记忆卡系统。

采用了Pro-Arm与PGM记忆卡的MC28

MC28型NSR250R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是采用了具有电子功能的PGM记忆卡系统(卡片钥匙),以及改为Pro-Arm后单摇臂设计。

▲这次拍摄的是1995年款的MC28型NSR250R SP。

▲被称为MC28型最大特色的后单摇臂Pro-Arm,是当时HONDA赛车的象征性零件。

▲手把设计较低,脚踏位置也较高,不过跨上车后,由于车体非常轻盈,并不会有如公升级超级跑车那样的压迫感。

▲身高171公分、体重65公斤的骑士跨上车后的状态。双脚着地时脚跟略微悬空,但由于车体轻盈,因此并不会感到不安。

动力系统依然延续是自初代MC16开始不断改良的二冲程V型双缸249cc MC16E引擎,但受限法规影响,最大马力由原本的45PS下降至40PS,最大扭力也从3.7kgm降至3.3kgm。这项调整主要通过排气系统与引擎管理程序的设定变更而调整的。倘若用于比赛,则可通过安装比赛专用套件零件与HRC提供的竞赛用PGM记忆卡,据说让马力突破70PS。此次拍摄车辆为SP版本,因此搭载的是干式离合器。

▲头灯设计与MC21型相比并未有大幅变化,但已改为常时点灯类型。

▲仪表板为模拟指针式转速表与数位速度表的组合。

▲左侧手把开关盒设立多种开关。危险警示灯是在这MC28型上首次导入的配备。

▲右侧手把仅设有熄火开关,与油门座为分离式设计。

▲如同仿赛车风格般紧贴车架设计的油箱,容量为16公升。

▲“薄如纸”的座椅宛如赛车专用,称之为座垫可能更加贴切。

▲虽然原本也有配备后座,但本车已拆除。拆除后座后即可变成单座设计。

▲引擎仍是从初代开始不断改良至今的MC16E型。为配合法规,最大马力下降至40PS。

▲引擎启动方式为仅能使用脚踩发启动。SP车型配备干式离合器。

▲本次所拍摄车辆装配的是被视为NSR系列标准标配的「Jha膨胀室」,由日本城北HONDA自动车制作。

底盘悬吊系统的最大亮点可说是Pro-Arm,原本是HONDA为耐力赛车以缩短换胎时间而开发的设计,并未应用在GP赛车用的NSR250上。不过,自1993年起,市售赛车RS250R就已采用Pro-Arm,NSR250R使用Pro-Arm这项设计,可说是为了强化HONDA其赛车形象。另一方面,由于YAMAHA拥有Gull Arm海鸥式摇臂的专利权技术,使用授权期限于1993年结束,因此HONDA才选择了Pro-Arm这个替代型的摇臂设计。

Pro-Arm在视觉冲击上比先前采用的Gull Arm海鸥式摇臂更为强烈,这不仅使它与其他制造商的二冲程仿赛车作出明显区别,也提升了商品价值。前叉为传统的正立式设计,但SP版本的前后悬吊系统则配备了阻尼可调式的机构,并豪华地采用了镁合金轮毂。

▲后摇臂采用了Pro-Arm设计,该设计是由HONDA与法国的Elf公司共同开发。

▲车架为极厚实的五角形目字体断面,令人联想到真正的赛车。具备作为赛车基础车款的实力。

▲前叉为正立式,并配备阻尼调整机构。SP版轮毂为镁合金材质。

▲前刹车采用Nissin制四活塞卡钳,搭配直径276mm的刹车碟盘。

▲后轮采用Centerlock中央锁定式设计,刹车碟盘与齿盘等安装在左侧。

二冲程引擎车的顶级之作

完成度极高的MC28型NSR250R,在赛场上也曾缔造辉煌战绩。但1989年KAWASAKI推出的Zephyr 400,掀起了街车热潮,市场风向逐渐转变。NSR250R在后期并未进行大幅度改款,仅于1996年进行了最后一次改款,最终因未能符合1998年起实施的废气排放规范,而正式划下句号。

1995年款NSR250R当年售价为80万日元(未税),而目前中古市场上的二手价格早已翻倍,入门门坎至少需150万日元,高价车甚至开出500万日元以上。虽然已变得难以入手,但作为已停产的二冲程仿赛车的顶级代表,NSR250R系列未来的价格仍被看好,预料将持续上涨。

1995 NSR250R SP主要规格:

  • 全长×全宽×全高:1970×650×1045mm
  • 轴距:1340mm
  • 座高:770mm
  • 车重:156kg
  • 引擎:水冷二冲程V型双缸249cc
  • 最大马力:40PS/9000rpm
  • 最大扭力:3.3kgm/8500rpm
  • 变速箱:往复式6挡
  • 油箱容量:16L
  • 刹车系统:前=碟刹、后=碟刹
  • 轮胎尺寸:前=110/70-17、后=150/60-17
  • 售价:80万日元(当时未税价格)

您可能喜欢

Webike威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