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中旬三阳发布了全新多功能踏板车ADXTG剑齿虎400(以下均简称剑齿虎),售价是46980元。
这个售价一出来,顿时遭致全网群嘲——哪来的勇气卖这个价?因为就在这款车发布之前的几天,本田的350ADV售价也刚刚公布(42380元),两相一对比,似乎是高下立判,排量相当定位接近,三阳你居然比本田还卖得贵?这不科学吧?传统观念里,踏板车就是那种四平八稳驾驶风格中老年摩友的专属座驾,俗称老头乐,日常代步通勤买菜接娃偶尔摩旅,若是能再多点走烂路的功能,就几乎已经把踏板车这种车型的用途开发殆尽了,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造成如此局面的关键原因是,踏板车传统的车架结构、动力传输方式等等限制了用途拓展。那如果有这么一辆“踏板车”,它能如同ADV一样踏遍险山恶水,飞沙走石无所畏惧,具备优异的恶劣地形征服能力,同时座高会比ADV低很多,适合大多数人的骑乘。也能如同NK运动街车一般恣意跑山压弯,完全不必在意倾角,同时无级变速的方式还省下了不断换挡导致的动力输出延迟,跑山压弯一路爽到底。同样也能如同传统踏板车那般拥有直立的坐姿、雨天保持衣履整洁干爽、大容量座桶和拧油就走的方便。这样一辆“踏板车”,是不是你的心头好?
很明显,三阳剑齿虎就是这么一辆能满足你所有愿望的全能战士。我解释一下为什么踏板车这里要打引号,因为我一直觉得剑齿虎就是一辆伪装成踏板车的跨骑。这篇文章不会去花大量篇幅介绍配置细节等官网都有的东西,这些都很容易查到,如果你连这些都一无所知的话,那就说明你不太关注摩托车,至少不太关注这辆争议颇大的摩托车,这样的话,看完了你依然可能会持续的纠结于“这辆踏板车凭什么这么贵的牛角尖”里,那我这篇文章对于你可能意义不大。咱就说说从我这个资深老摩友的视角,所见所及并尝试理解这辆车的设计意图。先看车架,传统踏板车车架一般是这个样子。
剑齿虎的车架是这样的。
剑齿虎的车架为编织钢管式,如同跨骑车的车架,同时将发动机本体作为车架的一个紧固件,既降低重心还能减少车架死重,一举两得。另外,剑齿虎的发动机安装位置比传统踏板车的安装位置要更靠前,并且完全由车架来承载,好处有四个。第一、发动机前移腾出了后轮上下跳动的空间,且便于安置更专业更复杂的六连杆后悬挂系统。
第二、发动机前移使得大容量座桶空间得到了保障,剑齿虎这个座桶,容纳一顶全盔妥妥的。
第三、发动机完全由车架承载重量,大幅减少了后轮的簧下质量,这对于良好的操控性至关重要。而传统踏板车的发动机和传动箱体是由车架和后悬挂共同承载,后轮的簧下质量很大,操控性差,悬挂反应速度慢,不利于操控性的提升,顺带多一嘴,发动机跟随后论上下弹跳,理论上是不利于发动机的寿命。
第四、发动机前移使得整车的质心更集中,而且使得前后轮的重量配比更趋近于50:50的完美比例。再看传动系统。剑齿虎的传动系统与跨骑挡车一样,也是通过链条来传输动力到后轮。这么做好处至少有两个。
第一、极端情况下,链条的可靠性还是要好于传统踏板车的皮带传动,皮带断了在野外没有配件更换的情况下完全无计可施,只能坐等救援。链条断了手头有工具的话,还能勉强用。同时链条的极限抗拉扯能力还是要强于皮带,不会发生打滑现象。
第二、用链条传动直接驱动后轮,省去了传统踏板车巨大的传动箱体,这对于提升压弯倾角的帮助是巨大的,你从正后方观察剑齿虎的后轮两侧极限倾角就能有深刻印象。
所以,我说剑齿虎跑山完全没问题,证据就来源于此,如此之大的倾角,根本不用担心弯道内磨到箱体或者是大撑、排气管,同时没有换挡的耽误,进弯丢油出弯开油,这动力衔接是无缝切换,你脑补下是不是很爽。再看发动机。
没有实体图片,用三阳官网上一张发动机P图代替吧。
这款发动机是单缸四气门水冷,实际排量399.3cc,足量的400级别发动机,最大功率扭矩分别是26KW/7000转和37.2NM/5500转,动力特性偏向中低转速区域,但是高转区间也不虚,因为它搭载了国产车里面极其少见的可变气门系统。
这玩意儿谁用谁都说香,主打就是一骑一个不吱声,以前水车时代本田CB400也有这套发动机配气机构,低转有劲高转畅快,低转时两个气门工作,高转时四个气门工作,原理这里我就不去做科普了。同时这款发动机的其他独特设计之处还有三个。第一、采用跨骑车的湿式双离合器,传动效率更高。
第二、双阀式的节温器,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更科学。
第三、双机油泵双平衡轴。双平衡轴好理解,不罗嗦了。双机油泵不仅带来更大流量的机油润滑效果,更关键的是,野外环境下豁车时,机油泵不会因为车辆姿态极度前倾或者后仰,而导致采用单个机油泵设计泵不到机油,使得发动机瞬时失去机油润滑,也就是说,双机油泵保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
再看后摇臂。
剑齿虎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后双摇臂,材质如何并不是亮点,这里不做详细讲解,关键要看设计。这副后摇臂的长度完全达到了高性能仿赛(街车)的尺寸,这是注重操控特性的重要特征。目前国际上高性能赛车的设计趋势就是短轴距长后摇臂设计,短轴距当然是为了提升弯道中的敏捷度,而长后摇臂则是为了保持后轮能更为贴地和稳定,以便于保持弯道内后轮的牵引力。现在的世界级品牌跑车基本都是这样的设计,例如铃木的GSXR1000K9。
因此,剑齿虎如果去跑山的话,丝滑的感受会让你乐此不疲,这些独特的设计保证了剑齿虎拥有良好的操控竞技性。剑齿虎同时还是一辆拥有真越野功夫的“踏板车”,一个设计可以管中窥豹,请看骑手站立骑行的姿态。
骑手的站立姿态笔直,这才是ADV或者越野车所必须具备的骑行三角,你注意观察拉力赛事当中的骑手站立骑行这种姿态,脚踏的位置都比较靠后,这在越野路段骑行时才更方便骑手掌控车辆重心转移到后轮,具体来说,快速跑砂石路面时的技术要领就是——前轮基本是漂浮于地面,完全依靠后轮接地,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因为前轮打滑摔车。
而传统踏板车的脚踏都位于坐垫前方,骑手很难保持站立姿态骑行的同时还能操控车辆将重心转移到后轮。
剑齿虎的脚踏部位相对更靠后,骑手站立姿态自然不憋屈,你说剑齿虎专业吗?那我说剑齿虎为全能战士没毛病吧?那么骑起来又是怎样的呢?
剑齿虎在非铺装路面骑行的感受与挡车更接近,除了因为车轮小了一圈转向更灵活之外,其他感受与挡车区别不大,车架非常的硬朗结实,轮胎的抓地也给力,在碎石路面的贴地感明显强于公路轮胎,同时,悬挂系统的表现我认为也是针对这种砂石路面而进行的调校,韧性极佳,缓冲能力很好,尝试了几次快速碾过深度达20公分的水凼,完全没有多余的动作,后轮略一下沉即刻间恢复稳定,并没有将你的臀部顶起再落下,面对崎岖路面那份从容不迫令人印象深刻。
剑齿虎的离地间隙为160mm,轴距为1535mm,从两轮之间到车身最低处的三角来看,拿剑齿虎玩越野虽然没有专业ADV或者拉力车那样夸张的通过能力,但基本上能与休旅车相比,除了极端的环境,大多数摩旅爱好者或者穿越达人所能去到的地方,剑齿虎都能胜任。
剑齿虎的倾角优势远非传统踏板车可比,虽然我担心倾角过大导致摔车因而绕圈倾角保守了点,但是不妨碍你能观察到剑齿虎的大撑边撑等部件离地面还有很远,我都怀疑磨膝都是可行的,这角度不说跑山劈弯,金卡纳也是能玩的。
整备质量213KG,剑齿虎的轻盈感依然出色,静止状态下左右摇晃车身,完全感受不到这辆车整备质量超过200KG,如果对比同排量级别的传统踏板车,区别很大,即使是我将车辆倾倒并保持静止,便于观察倾角到底有多大的情况下,我一个人也能轻松完成,轻,贯穿了剑齿虎的所有体验。这应该与剑齿虎独特的车架与发动机安装位置有很大关系,质心集中且靠下,这个就是功夫的体现,三阳七十余年的摩托车研发制造的历史积淀,在剑齿虎这辆“踏板车”上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最后,再说到价格这个问题。46980元的售价,真的不贵吗?如果从同排量级别的踏板车定价来讲,这个价格确实是贵了点,但是你也要承认这一点,剑齿虎没有直接的竞品可以对标来参考,他是全能战士,身手不凡,能适应尽可能多的场景,文能代步买菜接娃,武能跑山越野豁泥巴,不是一辆传统意义上的踏板车,而这个定位,国内还没有类似的产品。这世间有很多贵的东西,或源于品牌溢价,或源于成功包装,或来源于受众信息差认知不足,或干脆贵得莫名其妙,但是剑齿虎的”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东西都摆在了明面上,看得见摸得着,换句话说,20块钱一份的预制菜不一定比现做的40块钱的小炒利润低,你寻思下是不是这个理?至于能不能大卖,这个问题并不重要,三阳也不是傻子,路虎老卫士一年也卖不了几台出去,不仅巨难开还贼贵,但是厂家始终没有停产这款车,因为它知道总有慧眼识珠的人,一个道理。
不买剑齿虎,你可以有一千种理由。但是如果你买剑齿虎,就只有一个理由——它值这个价。好了,就到这里吧!感谢坚持看到这里的朋友,碎片化信息年代,你们才是能不断突破认知高度的人,祝生活每天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