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电动摩托车近年来市场火热,吸引了众多新势力入局,包括斐兔,他们的FW-06已批量向车友交付。为此,我们采访了斐兔创始人张静毅,作为曾在本田技研工作、从业20年的资深人士,他将分享对工业设计和消费趋势的理解,并从最本源的角度解析斐兔FW-06。
问:您之前创立了斐罗,是国内最早一批做摩托车工业设计的公司,是什么契机进入这个领域?
答:2002年本田在中国成立第一个研究所,我大学毕业之后,和SOCO/速柯的创始人谢玉贤同一批进入本田技研做摩托车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觉得遇到了职场的天花板,日本企业课长以上这个位置都是日本人,一眼就能看见10年20年以后的自己,再加上我们国家当时加入世贸组织,对知识产权更加看重,摩托车工业设计这个领域就有着非常大的需求,所以当时我们选择了创业。
2009年,我们出来以后就成立了创骋工业设计,当时市场非常稀缺,很快隆鑫、宗申、力帆,甚至于我们自己的老东家本田、雅马哈都来找我们设计。在这个情况下,我就跟谢玉贤商量我再独立开一家,于是在2011年就创立了斐罗工业设计公司,跟力帆合作,设计了KPR150,这也是力帆首款万元以上年销量破万台的产品。
问:从KPR150到飞肯FK300RR,我发现您对跑车好像特别感兴趣。
答:我自己是非常喜欢赛车的,在本田的时候我是本田研究员赛车队blue eyes的主力车手,出发点就是让设计师骑着自己的车参加顶级比赛,其实在本田给了我非常大的满足感,能成为设计师,又能够成为赛车手。
创立斐罗跟力帆合作后,我也一直极力说服力帆,不但要给我设计车,还要资助我参加比赛。力帆也非常认同这个理念,所以说当时我们不仅研发了KPR150,还陪伴它参加了全国赛直到完善。
问:您是怎么看待现在摩托车的工业设计,我跟很多人也探讨过这个话题,其实现在我们的动力技术其实已经不缺了,但是工业设计反而成了短板。
答:其实中国的工业设计在国际上应该来说是相当可以的,比如说有些品牌的车,跟本田或者雅马哈相差的水平并不多,那么我们的欠缺的在哪里?其实在对品牌力的把控上面。
工业设计最终讲其实只是一个工具,来实现企业对品牌和产品的定义。这方面我们是没有把控的,我们往往会市场上什么好卖,就做什么。
这就导致我们某些车虽然做的不错,但是没有家族化,没有品牌的味道,就会感觉这个产品设计得没有根源。
这里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杜卡迪、宝马这类公司,它的产品设计其实不一定漂亮,尤其是宝马,汽车也好摩托车也好,从来不是说设计得漂亮才好卖,而是设计地非常宝马,这个就很重要。所以说中国的工业设计目前仅处于第一阶段,叫什么阶段?就是设计的漂亮。但是没有承担起品牌赋予它的任务。
问:我们知道您成立了斐兔,是什么会让您想要进入电动车这个赛道。
答:其实中国的燃油车我非常了解,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再继续努力,在油耗性能指标上想要超过日本企业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中国摩托车企业我觉得未来肯定会要走出去,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新能源给了我们很好的契机。
我举几个汽车的例子,如果说做油车,比如说长安汽车也好,上汽荣威也好,要做个十几万二十万的车,要卖掉其实还是很难的。但是如果做个电车,卖个三十万、四十万,我看现在都不会太难。
为什么?因为新能源是新生事物,消费者对品牌有不同的理解定位,同时欧美日这些传统强国在新能源方面又是短板,所以中国企业是有机会去超越世界一流企业,并且站稳这个位置的。
我看到了这个趋势,也给我的合作者去推这个事,但是发现国内的企业家尤其做燃油车的,到今天为止都没有完全理解这个趋势,所以说我们后来就决定了自己干,我在这个行业二十几年,无论供应链的资源、经销商的资源,甚至于自己的知识都足够去支撑这件事情,再加上中国目前非常良好的资本环境,所以我觉得所有的要素都具备了,就缺自己去做还是不做。
还有一个朋友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就是SOCO/速柯的谢玉贤,他也从创骋工业设计转化成了SOCO/速柯电动车。我在18年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已经年销四五万台,营业额好几个亿了。
问:问问关于斐兔,我们的第一款新产品FW-06已经批量交付用户了,相比较竞品,他的优势在于哪里?
答:我们优势在于两方面,一个是持续高性能,现在很多电摩,包括很多发烧友改的车,能跑到时速120或者130公里,但其实是不具备持续性的,可能10秒20秒之后,电池或电机就过热,但是我们的车可以持续保持10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
第二个就是长续航,我们的FW-06原厂续航是140公里,这个120公里是按照时速60公里\小时的正常骑行来计算,有停车、有起步、有高速。这个跟我在本田的经历有关,本田有句话了,叫不要迷惑消费者,翻译过来就是不要误导消费者,我们公司是希望不做误导消费者的一个宣传的。很多公司老喜欢把车说续航有200公里300公里,但是小字都标准了20公里的条件下续航。续航百来公里,我觉得还是能满足大部分用户。
问:我能不能这样理解,2018年立项到2023年上市,为什么这么慢?其实你们并不是一个集成者,而是做到了深度的研发。
答:对,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把燃油车做掉,不是做一个可以动可以卖的电动车,而是要做燃油车的替代方案。
问:不知道这个问题会不会涉及商业机密。您的电池电机都是自己做吗?还是整合供应商一起做的。
答:其实这个不涉及到机密。电动车研发企业的核心技术在哪里?我可以告诉你,绝对不是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系统,而是在于整车的一个协同方案,也就是一个整车的设计方案。
我举个例子,像特斯拉的电池,松下、LG还是宁德时代,随便谁来供应,它都能够在北方的冬天开更长的距离。然而同样电池供应商的国产电动车,却在北方的冬天都趴窝了。这就涉及到整车方案设计。我们要在最开始就要考虑,电池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样才能够去达到我要的目的,这就需要软件的支持、车体硬件的支持、动力系统的协调。这是一个三维的问题,它厉害就厉害在一个全域设计的把控。你可以去看理想的创始人有过一句话:新能源汽车比拼的就是供应链的整合把控能力。就好像我们去菜场里买到的鱼,买到的酱油,买到的菜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米其林厨师做的就是好吃,就是能力上的差距。
问:我了解下斐兔FW-06定价,28800元的零售价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我们2022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在海外销售了,价格是相当贵的,平均在7500欧元左右,提供的电池质量保障是8年或8万公里。在国内,相对要便宜很多。
问:相比较电动摩托车来看,这个价格其实并不便宜。
答:我在本田时拜师商品企划大师外山先生,他点拨了我,商品卖的是什么?其实卖的是人的社会属性用品。
FW-06在2019年亮相,出现了很多类似定位的企业,但在都做的是燃油车的下沉市场。都做的比燃油摩托车要便宜一点,或者是速度慢一点,这是没有办法的,就是因为他们想用电动车结构简单廉价的优势去打开市场。
但我不一样,我2018年想做电摩的时候,我就觉得电摩是要把燃油车干掉替代掉。那么既然要替代掉它,就必须做一个比燃油车更高端的消费者品牌,消费也要升级,品牌需要重新占位,我们现在是做一个品牌,如果一开始如果没有足够的高度,再往上走是没有办法的。
比如手机市场,从诺基亚手机、爱立信手机跨越到苹果手机,从一两千跨越到八九千的时候,苹果并没有通过成本来开拓市场,而是让消费者接受了更新的产品定义和更高的价格。
问:你怎么定义FW-06的用户场景,它是卖给哪些人的?
其实现在电动摩托车,尤其像高性能电摩的用户其实还是相当清晰的,大部分是初次拥有摩托车的是偏向于玩乐化的一个年轻群体。他们对燃油车没有感情,所谓的轰鸣声浪他们不在乎;对电动车关注度很高,往往渴望得到电动车里的顶级法拉利这种想法。
电摩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0-90km/h之间是非常快的,比油车在99%的场景下更快,而油车只在高速的场景下更好。所以说电摩是更适合城市化的工具。
问:最后一个问题,未来国内销售模式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布局,会参考电动汽车开体验店这种方式吗?
答:是的,我们会逐步建立直供体系,也会在当地跟一些磨合得比较好的经销商,扶持他建体验店,甚至也会协助在一些当地的核心流量的地方,比如说大百货公司开体验店等。我们最终的目标不是卖多少车,而是要向大家宣传,这斐兔是一个年轻、运动、时尚的品牌。
问:好的,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期待FW-06有好的市场表现!
答:不用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