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间,Honda在美国CES发布了最新自平衡技术。对此,坊间不少车友提出了质疑,担心这项最新黑科技riding Assist会让摩托车失去原有的乐趣。在这之后,本田随即发布了riding Assist的各项技术细节,试图在告诉车友,就算是搭载了最新黑科技riding Assist的车辆,也依然会带来同样的驾驶乐趣。
视频中指出,最新的Riding Assist系统配有速度感应调节功能,只在慢速行车时才会介入。当车辆处于正常行驶时,其表现与正常的摩托车并无二致。换句话说,有了Riding Assist系统,我们同样可以甩尾、压弯,驾驶乐趣也依然不会减少。
不得不承认,随着电子系统的不断升级,市场上一早便有厂家在车身内置旋转陀螺,利用离心力使得车辆在静止状态下保持垂直不倒。但这样的方法除了增加车体重量之外,还会使得车辆失去原有的操控特性。而Honda发布的Riding Assist是按照车速变化,主动改变前倾角和拖曳距,从而达到车辆平衡的功能。
当摩托车起步速度较慢时,前叉带动前轮向前伸展,车身降低,像美式巡航车般保持平衡。
而摩托车回复到正常行驶速度,前叉与地面角度变大,车辆回复街车操控水准。
前倾角和拖曳距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能,尤其在过弯时的表现。前倾角一旦发生变化,会使得车辆轴距跟着增加或减少,当拖曳距相应的增加之后,摩托车直线会变得非常稳定,但是转向效果会变差。也就是说,Riding Assist让车辆在慢速时增加拖曳距,从而提高车辆稳定性,是其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加速。
显然Honda的Riding Assist技术并非是依靠车辆内置的旋转陀螺使其平衡,而是由安装在车头部位的两个马达共同负责的。其中,一个负责改变前倾角和拖曳距,而另一个负责转动把手。静止状态下车辆前叉向前伸展,增加了车辆的拖曳距,当车身快要倾斜之时,手把便会向倾斜的方向移动,由于有着较长的拖曳距,会使得车辆反而不容易倾倒。再透过感应器一直收集车身动态数据,便能同时使得车辆长时间保持自平衡了。
另外,关于车辆原有的驾驶特性以及趣味性能,Honda也同样做出了解释。Riding Assist技术只不过是将原本固定的车头转为可动,而车架、发动机、后平叉都仍然可以沿用现有的设计。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辆摩托车都可以与Riding Assist技术相匹配,我们大胆猜想,或许用不了几年,当我们在购买Honda车系之时,除了ABS和DCT选择之外,或许还会多出一个RA自平衡版本。
不难想象,坐高870mm的非双,配备上黑科技Riding Assist之后,身高只有160cm的骑士们都不用担心坐高过高,能够轻松驾驭,这是让人感到多么开心的事情。可以说,RA的出现,除了使得自动驾驶完全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坐高对于骑士的影响,而这将会彻底改变骑士们选择机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