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车轮?摩托网轮拿龙攻略
拿龙前的准备 车轮必须离地 ,有大撑就支大撑,没有大撑就支起侧撑然后用凳子垫在车下将车轮翘起,最好还是找朋友帮忙抬车,以免车辆倾倒。 车胎完全放气,以免车胎压力导致拿不准车轮偏摆的位置和程度。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将车胎扒下,拿到调圈台上调整,不过那并不适合向咱们普通车友普及。 工具不能凑合,那种便宜的圈型扳手不适合摩托,只能调自行车的条帽。 这种扳手没有一个开口适合摩托车的条帽尺寸,唯一一个能插进去的口还很松垮,框量会把条帽拧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那个时候就只能换条帽了,更麻烦。专业的拿龙扳手大约在五十元左右,其实并不贵,拿龙是一件技术性要求很高的活儿,没有件趁手的工具怎么行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还要准备一根皮筋一根筷子,用来当校正车圈的标尺,这种土办法方法精度不如调圈台,但是把车圈校正到1mm左右还是没问题的,这种精度已经足够了。另外还有一些办法,比如前叉上抹黄油或者橡皮泥之类的,再沾上一根牙签,但是这些都没有皮筋筷子稳定。总之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固定的基准点,前后叉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就是准备可擦除的记号笔,银圈就用黑笔,黑圈就用白笔。这个道具在接下来的拿龙过程中非常有用,有的时候车圈偏摆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把范围标记出来能够更精确地调整车圈。
是龙还是跳? 自行车圈子有句俗话:拿龙不拿跳,拿跳加十五。意思就是路边修车摊只拿龙不拿跳,想要拿跳就得单加钱。因为“龙”只是辐条应力消失,车圈还没有问题,可车轮要是“跳”了,那么整个车圈已经变形,有可能无力回天了。所以一般修车的都不敢拿跳,如果拿不回来,不仅挣不到钱,还白耽误工夫。 如何确定自己的车轮是龙还是跳呢?把标尺对准车圈最外沿,转动车轮观察。如果车轮是左右偏摆就是龙,如果是上下偏摆就是跳,如果又龙又跳的话就很麻烦,得先拿跳再拿龙。
了解车圈变形 辐条与条帽中的螺纹结合会产生很强的拉力,拉紧的辐条内部产生了应力。所谓的应力就是对物体施加力量,但是不使物体产生形变,也就是说辐条内部绷着一股力量,这种力量使得一侧的辐条应力与另一侧抵消以达成平衡,一圈下来数十根辐条互相拉扯便组成了完美的车轮结构。 辐条与条帽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由于两者硬度有差别导致条帽的螺纹与辐条的螺纹会微微变形,这种变形让两者结合的更加紧密,牢不可分。所以拧那种从来没动过辐条的老旧车型会听到“嘎嘣”一声,辐条和条帽仿佛粘在一起了。 这种完美的结构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比如车轮在受到很大冲击力的时候。只要冲击力还在辐条应力范围之内就没有问题,可如果超过了范围就会让辐条产生形变,应力消失,没有应力的辐条是拉不住车圈的,就会导致车圈“龙”和“跳”。
拿龙理论与实践 前面说过,“龙”就是车圈左右偏摆,通过我们的筷子标尺能够看到车圈龙的程度,转动车轮,把龙的部位反复扫过标尺,记住偏移量最大的点,我们管这个叫顶点。继续观察,龙是一个范围性的偏差,那么我们再记上两端的起点,就是车圈开始偏移的点。用记号笔标记顶点与起点的位置,顶点可以用三角,起点可以用圆圈。如果车轮有多处偏移就一并标记上,如果是那种偏移里还有偏移的复合情况,那么优先处理最严重的部位。接下来就是重要知识点了,很多人自己摸索拿龙却越拿越龙,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该松还是该紧。辐条与条帽都是正螺纹设计,永远都是右紧左松。有些人可能糊涂了,有一个简单的参考方法:无论在哪个方向拿龙,永远以对向车轴的方向为基准,右旋紧、左旋松。也就是说面对车轴和背对车轴是不同的,面对车轴时人在车轮外,背对车轴时人在车轮里。我们定义了右紧左松,接下来就是讲解怎么紧和怎么松的问题了。车轴两端的辐条分别对应车圈的左右位置,拧紧一侧的辐条就会使车圈向拧紧一侧拉,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左右辐条的松紧来控制车圈位置,那么也就校正了车圈,让车圈滚动起来是一条直线。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是问题出现了,假设车圈偏左,那么是松左边的辐条还是紧右边的辐条呢?两种方法都能将车圈正过来,有什么区别呢?有区别,那就是要平均辐条应力。我们知道,应力是物体内部的变化,很难测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直观地测量辐条张力来间接确定辐条应力。专业的说,应该用专用的辐条张力计来测出准确数值,但是咱们的摩托车不需要这么准确,用手捏一下辐条即可。分别用手感受两侧辐条的松紧,松的辐条紧一点,紧的辐条松一点,两边交替操作,车轮就正过来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前提是让所有辐条都是一样的松紧程度,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校正车轮。所以拿龙时要松一边、紧一边,两者结合,轮圈就被校正了。不要一味地只顾一头,那样会导致全车辐条应力不一致,留下这种隐患,今后还会容易变形的。那么一个很长很不平均的“龙”该怎么办呢?首先确定顶点与起点,然后阶梯式分配辐条松紧圈数。也就是说偏摆越严重的地方调整幅度越大,两边的辐条递减,逐渐调整。当然,要随时转动车轮,观察调整幅度,否则很容易调过头。条帽调整圈数也是一个容易忽视的地方,很多新手刚开始拿龙的时候想当然的拧上好几圈,结果轮圈调过了头,想要调回去就想拉对侧辐条,结果两跟辐条都越拉越紧,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实际上条帽的旋转圈数是以四分之一圈为单位的,最多不能超过二分之一圈也就是半圈,非常微妙,必须一点一点耐心调整,所以拿龙是一个手艺活儿,也是一个细心的活儿。调一点转一下轱辘,看看与标尺的距离改变了没有,再调、再转轱辘,直到车圈与标尺的间隙如你所愿为止,如果调错了就还原之前的步骤,千万不可将错就错。关于拿龙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解决。一个笔直的车圈,如果有一个地方龙了,那我们知道要调整龙的地方与整体车圈对齐,也就是说有一个较大的参考值。用小值去靠拢大值,一定是准确的。可是如果车轮已经七扭八歪,根本没有一个能够校准的基准点怎么办呢?如果随便定一个基准点,那么最终车轮调校后会不会偏离中心呢?会的,并且一定会的,所以拿龙还需要一个特殊道具——正心弓。一般来说,车轴是对称的,车圈也是,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正心弓来确定车圈是否在车轴的正中心。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正心弓是一个精度很高的弓形量具,左右两侧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把车轮拆下放平,正心弓两端平放在车圈上,调整中间的量尺轻轻抵住车轴中心,比如车轴本体或者轴承,然后将车轮翻过来,再测量另一面。也就是说已知左侧的数据,然后用左侧数据对比右侧,如果右面的轴承与量尺也能严丝合缝地对上,那么我们认定这个车轮的车圈和车轴已经对齐。如果轴承低于量尺或者把量尺顶了起来,那么两侧一定不对称。
简单讲解拿跳如果你理解了拿龙,那么拿跳就不难理解了。拿龙是松一边紧一边,拿跳是左右同时松或紧,听上去简单,可做起来就很难了。由于车轮是一个整体,所以拿跳的时候不能像拿龙一样只调整局部,要宏观地去看待。 如果跳的不厉害,那么只需要松紧跳动一侧的辐条就可以了,紧是往里收,松是往外放,反复调试就能让车圈恢复圆形。不过很多情况下,车轮跳的非常厉害,光是松紧一侧辐条已经没用了,此时我们要整体观察车轮才能找到拿跳的关键部位。 比如一个被压成椭圆形的车轮,我们放松红色方向的辐条是没有用的,只有同时拉紧蓝色方向的辐条才能使车轮复原。道理不难,难的是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太多,不一定是椭圆形,如果遇到鸡蛋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那么拿跳就非常麻烦了,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如果拿不回来就只能把辐条全部拆下单独矫正轮圈,然后再把车轮编回去了。
为什么先拿跳后拿龙? 如果先拿龙后拿跳,那么上下起伏的车圈会影响拿龙的判断力,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左右偏摆上,特别费神。另外就是拿龙与拿跳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拿好了龙再拿跳可能因为拿跳导致车圈又龙了,拿好了跳再拿龙基本上车圈不会再跳了。
写在最后的话拿龙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自己操作几次就能熟练掌握了,这其中最重要的显然是对车轮的理解与思考,还有极富耐心地反复检测自己的调试结果,其实只要对自己有信心,没有什么龙是拿不过来的。 如果你能耐心地看到这里并且理解了本文所讲的内容,那么我相信“拿龙”这件事对你来说已经没有那么神秘了。如果自己骑的就是网轮车,那么赶快检查检查车轮是否健康吧,如果身边有朋友苦于找不到拿龙师傅,那么这正是你大显身手的机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