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相同制造商生产的同款车型,其质量是否一样,向来是一个很受消费者关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运用什么标准去衡量的问题:你用什么标准去衡量所谓的质量?仅仅就是引用不同国家的质量标准?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摩托车,允许上牌之前的检测标准(也就是国内的公告之前的送检),本质上仅仅就是一个最低的标准,如果仅仅只符合这样的标准,老实说、那样的产品与消费者眼中的垃圾没多大的区别。什么制动距离、电器安全指标、发动机耐久性等等,看过这些要求的人都知道,如果生产出来的摩托车只是刚好符合标准线,那么不敢想象每年会有多少的致命意外(涉及排放标准的除外)。
同样地也是符合质量标准,一口螺丝、螺栓的公差上下限之间(精度),以及不同金属材料的比例,对书面上的质量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对驾驶、拆装过程的体验,以至是耐用程度、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可以直接感觉出来的。
简单点的比喻,国家的教育体系里(学校)一般认定的是 60 分是考试的及格线,那么 61 分就意味着符合标准了。但 61 分,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市场或者的往上一级学校的认可,大家都懂的。而尖锐一点的比喻,那就是拿着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体验?!符合国家标准,那就是拿到了最低工资标准。
从逻辑上来说,同一个制造商所生产出来的同款车型,只要是销售到不同的国家、甚至只要是不同的批次,产品都会有所不同。首先是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有不同的法规要求,从刹车灯壳的颜色、标签的文字以及车架号码编排要求、排放标准等,再到使用环境、油品以至是整体消费水平的差异,即使是再好的车型,制造商也不可能忽略了具体市场的一些特定需要。
其次就是制造商的生产流程,除了限量款这些特殊款式之外,任何的制造商都不可能一次性地把全部的零配件备齐、直到该车型停产,这样就牵涉到零配件的不同批次问题,一辆车包括了大大小小超过一千个零件,管理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只要稍有松懈就会出现产品上的差异(不一定是质量上的差异)。国外的车企发布的召回,除了偶发的大面积召回会牵涉到全部批次的车辆之外,较为常见的情况就是此车型有某几个批次的需要召回、而有一些批次的则不需要召回,最近的例子,就是日本交通省对本土制造商在排放造假的检查,检出的数量也并非是每批次都有。从这些表面现象,我们可以判断为,尽管是相同的车型,不同的产品批次之间也是有可能存在差异的。至于这些不同的地方是否在于质量方面、是否是制造商为了应对不同市场而特意制造不同质量的产品,尤其是在消费者所关心的耐用性方面,这个还不好下结论。
对于本文的标题,我们可以肯定同样的国产车、内销版与出口版肯定存在差异,以 “ 杠精 ” 、“ 键盘化 ” 的角度去看的话,甚至可以说是每一台车之间都会存在着差异、且不限于国内的制造商。当然,如果以所谓的 “ 一致性 ” 标准去看待的话,那是不存在差异的。由于我们不具备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的能力与资源,因此我们只能说,有差异,但还无法就这个课题去进一步挖掘最终的差异程度、差异的细节所在,以及这种差异、是否就可以理解为质量上的不同。
单一标准就可以走遍全世界,也许是绝大部分的制造商都渴望的;尽可能地制造出无差异的同款产品也是无数企业所追求的。但对于在不同国家/地区销售的产品,我们会固执地认为,不同价格的产品(除税的实质出厂价),不论是为了效益、还是为了企业的声誉,整体的耐用性是略有差异的。这里不用 “ 质量 ” 这词、而用 “ 耐用性 ”,因为 “ 质量 ” 这个词语牵涉范围太大,且无法拿出一个 “ 超级标准 ” 去作衡量,且差异往往就只在于非常细微的小细节里。
或许,这些固执的看法,是来源于之前日本本土版的 CB125T、CH125 与出口版的使用经历吧,如果拿去做检查、数据去说话的情况下,不轻易找得到差异,但在长达十年以上的使用过程中,这些耐用性方面的差异却也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质量的不同?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就得看、拿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了。而十年使用之后的差异、显然无法作为判断质量高低的标准。
对于质量这种事情,任何的制造商都会异口同声地表示没有差异。也许,就惟有买一台日本本土版的 Suzuki GSX250R、买一台国内市场销售中的豪爵铃木 GSX250R,同时在路上跑个三、五年,才能在撇开所谓质量标准的条文,同时也能不停留在想象当中,去衡量相同的制造商的同款产品,内销的跟出口的是否故意存在着质量差异了。
而在自己的想象中、其实已经有个模糊的结论:内销版的车,没有日本本土版那么耐用,是个正常的结果。
下面的图片、是部分国产车型的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