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之前新旧款本田 CBR250RR以及雅马哈 FZR250R与YZF-R3在0-1000m油门全开加速对决、街道骑乘比较以及数据资料分析后,4汽缸250cc引擎特辑的第五篇,将为大家介绍这几台车的硬体及车辆细节。
过去和现今的摩托车款所要求的规格配备截然不同,而从这些不同之处也隐约能够看出追求高性能 vs 注重高效率的造车思维差异。
4汽缸引擎 CBR250RR(MC22):凸轮齿轮系统带来在超高转速范围的信赖感
MC22是同级距中唯一采用凸轮齿轮系统的车款,透过正确的汽门作动及低摩擦力成功打造出高转速引擎,让最高转速达到与川崎 ZXR250并列的19000rpm,是250cc 4汽缸引擎车款中转速最高的。
曲轴采全平衡型,能够和高转速时的惯性力相抵,活塞连杆则使用了全新研发的高强度材料,提高了连接曲轴部分的强度及刚性,直径缩小到只剩φ3.5mm的进排汽门则在排气侧使用了英高镍合金(Inconel)。
▲CBR250RR(MC22)的249cc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门并列4汽缸引擎,最大马力45ps/15000rpm、最大扭力2.5kg-m/12000rpm,缸径×行程为48.5×33.8mm、压缩比则是11.5,19000rpm进入转速红线区。
▲这颗引擎带来了强大的性能,而4-2-1设计的排气管头段更是那能带给人战栗快感的排气音浪的主要原因,除了减轻排气时的阻碍外也提高排气效率。
双缸引擎 CBR250RR(MC51):同级别中唯一的骑乘模式可调
MC51的并列双缸引擎透过采用铝合金汽缸套加上二硫化钼涂层加工处理的活塞来彻底减少摩擦力,更是同级距中第一辆采用电子油门的车款,能够配合骑士喜好及骑乘情境选择引擎的马力输出特色,共有SPORT+/SPORT/Comfort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CBR250RR(MC51)的249cc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门并列双缸引擎具备最大马力38ps/12500rpm、最大扭力2.3kg-m/11000rpm,缸径×行程为62.0×41.3mm、压缩比与MC22一样为11.5,14000rpm进入转速红线区。
4汽缸引擎 FZR250R:采用创新的EXUP排气装置
采用轻量活塞及活塞冷却器,因此FZ250R的高转速性能完全不比MC22逊色,最高转速也达到18000rpm,汽缸相对于路面呈现前倾45°的设计,透过低重心化实现轻快的操控感。
此外,排气歧管内部还安装了EXUP排气装置,让FZR250R不光只是追求马力而已,更追求线性感及易操控性。
▲FZR250R的249cc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门并列4汽缸引擎的最大马力为45ps/16000rpm、最大扭力2.5kg-m/12000rpm,缸径×行程是48.0×34.5mm、压缩比12.0,18000rpm进入转速红线区。
▲采用在排气管集合部位设置能配合转速开关的「EXUP」装置,藉此兼顾扭力与马力两方面。
双缸引擎 YZF-R3:注重油门反应与低油耗的扭力型引擎
相对于YZF-R25缸径60mm的引擎来说,YZF-R3的缸径加大到68mm,因此能够实现轻松的加速感,同时内部采用了铝合金锻造活塞、浸碳活塞杆、DiASil汽缸等,所以也能提供顺畅地转速拉升感。
▲YZF-R3的320cc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门并列双缸引擎,能提供42ps/10750rpm 的最大马力及3.0kg-m/9000rpm的最大扭力,12500rpm进入转速红线区。
CBR250RR(MC22):轻量精简的LCG车架
▲采用让车架更接近引擎的低重心铝合金LCG(Low Center of Gravity)车架,使刚性得以调整到最佳化并集中重心。
CBR250RR(MC51):柔韧的桁型车架
▲采用兼顾柔韧及刚性的钢铁桁型车架加上铝合金摇臂,除了成功限制住车辆宽度外,也对车身的修长化帮助极大。
FZR250R:轻量的环抱式车架
▲主车架及后摇臂采用了和赛车相同的铝合金环抱式车架,藉由让车身从前到后变得细长来平衡轻盈的车身及刚性。
YZF-R3:具有安定感的长摇臂
▲配备直径φ35mm的钢管钻石车架加上左右不对称的长版后摇臂,并在前轮采用了φ37mm的倒立式前叉。
现行款将LED灯列为标准配备
▲包含MC51、YZF-R3在内,这个级距的主流车款都将LED灯具列为标准配备;回顾以前的车款,比较新的FZR250R则在头灯采用了双鱼眼灯具,除了能够节省空间外,整流罩还可以采取倾斜的造型。
指针VS液晶萤幕仪表板
▲CBR250RR(MC22)的仪表板采用模仿赛车以海绵固定的全指针式转速表、水温计加上时速表的三环设计,19000rpm开始进入转速红线区。
▲CBR250RR(MC51)的仪表版为高反差显示的全液晶数位萤幕,转速红线区从14000rpm开始。
▲FZR250R的仪表板和MC22同样都为指针式及三环设计,转速红线区从18500rpm开始。
▲2019年式的YZF-R3采用延续YZF-R1风格的大型数位液晶萤幕,转速红线区从12500rpm开始,上三角台则是参考MotoGP赛车的感觉使用镂空设计。
CBR250RR (MC22)
CBR250RR (MC51)
FZR250R
YZF-R3
▲从左到右分别是YZF-R3、FZR250R、CBR250RR(MC51)、CBR250RR(MC22)
▲右上CBR250RR(MC22)、左上CBR250RR(MC51)、右下FZR250R、左下YZF-R3
CBR250RR (MC22)
FZR250R
FZR250R/YZF-R3规格比较
|
1990年式FZR250R | 2019年式YZF-R3 ABS | |
全长×全宽×全高 (mm) | 1990×685×1100mm | 2090×730×1140mm | |
轴距 (mm) | 1375mm | 1380mm | |
坐垫高度 (mm) | 735mm | 780mm | |
车体重量 (kg) | 146kg (干燥重量) | 170kg | |
引擎型式 | 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门并列4汽缸 | 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门并列双缸 | |
总排气量 (cc) | 249cc | 320cc | |
缸径×行程 | 48×34.5mm | 68×44.1mm | |
最高输出马力 (ps/rpm) | 45ps/16000rpm | 42ps/10750rpm | |
最大扭力 (kg-m/rpm) | 2.5kg-m/12000rpm | 3.0kg-m/9000rpm | |
油箱容量 (L) | 14L | 14L | |
轮胎尺寸 | 前 | 100/80-17 | 110/70R17 |
后 | 130/70-17 | 140/70R17 | |
煞车形式 | 前 | 双浮动碟盘搭配双活塞卡钳 | 单浮动碟盘搭配双活塞卡钳 |
后 |
固定碟盘搭配单活塞卡钳 |
||
避震形式 | 前 | 正立式前叉 | 倒立式前叉 |
后 |
中置单枪后避震 |
新旧CBR250RR规格比较
|
1992年式CBR250RR (MC22) | 2019年式CBR250RR (MC51) | |
全长×全宽×全高 (mm) | 1975×675×1080mm | 2065×725×1095mm | |
轴距 (mm) | 1345mm | 1390mm | |
坐垫高度 (mm) | 735mm | 790mm | |
车体重量 (kg) | 157kg | 167kg | |
引擎型式 | 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门并列4汽缸 | 水冷式四行程DOHC 4汽门并列双缸 | |
总排气量 (cc) |
249cc |
||
最高输出马力 (ps/rpm) | 45ps/15000rpm | 38ps/12500rpm | |
最大扭力 (kg-m/rpm) | 2.5kg-m/12000rpm | 2.3kg-m/11000rpm | |
油箱容量 (L) | 13L | 14L | |
|
1档 | 2.732 | 3.272 |
2档 | 2.000 | 2.187 | |
齿比 | 3档 | 1.590 | 1.727 |
4档 | 1.333 | 1.421 | |
|
5档 | 1.153 | 1.222 |
6档 | 1.035 | 1.068 | |
轮胎尺寸 | 前 | 110/70R17 | 110/70R17 |
后 | 140/60R17 | 140/70R17 | |
煞车形式 | 前 | 双浮动碟盘搭配双活塞卡钳 | 单浮动碟盘搭配双活塞卡钳 |
后 |
固定碟盘搭配单活塞卡钳 |
||
避震形式 | 前 | 正立式前叉 | 倒立式前叉 |
后 |
中置单枪后避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