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电动轻蜂和山地自行车有啥不同?奥运会赛道试驾点评


不久前我们针对轻蜂做了越野场地的测试,对于跌宕起伏不多的路况而言,轻蜂的性能基本上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但如果仅仅因此就判定它的越野性能有些太决绝,所以我们这次带它到了一处更专业的山路越野路段进行测试。



因为它有着诸多山地自行车血统,再加涅槃对于自行车领域实属小白一个,所以本篇邀请到三位有着多年山地自行车、越野摩托车驾驶经验的车手来试试轻蜂的能力。



测试环境


时间:2019年2月24日

天气:晴天 微风

气温:白天13°

地点:北京石景山区老山

行驶路况:崎岖不平的越野山路

特邀试驾员:朱瑞天、凶狠的牙芽儿、张子博



老山,对在北京玩越野自行车的同学来讲,是个骑行圣地。2008年奥运会的山地自行车比赛就是在这里举办,当时原本平缓的线路几乎都被取消,原本拥有众多坡道和急弯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许多起伏,增加了难度后,成为了真正可以比赛的山地车赛道。



测试点评


轻蜂骑行感受朱瑞天8年运动速降玩家曾参加过全山赛、北大赛


上手轻蜂,其所带给我的第一感觉不同于任何其他车辆。坐姿上半身和速降自行车几乎一样,而下半身却是平行脚踏,坐高也相对偏低,骑轻蜂的姿势几乎是调整脚步动作的速降自行车,对于骑自行车的朋友上手难度极低。



主要说越野时候的感受吧,首先是在动力上着实震惊了我,扭矩充沛动力直接,在低速时仅需一半“油门”即可“抬头”。而与自行车最大的不同就是来自于50kg的车重带来的重心变化,骑轻蜂时重心位置要明显低于骑自行车,更接近越野摩托车的车感,少了自行车的灵活性。



主要分需要动力和不需要动力的越野环节来谈谈轻蜂感受吧。在需要持续性动力的环节,例如在上山时候几乎就是一辆越野摩托车,与自行车完全不同的,充沛扭矩可以让我轻松骑上自行车几乎不可能的坡度(我可以直接骑上老山大包)。




同样在需要间歇性动力的林道环节,直接的动力输出让其在林道穿梭中占尽风头,利用充沛的动力可以使其在林道中不断加速,把自行车远远甩在身后。



在不需要动力的部分,也就是重力速降路段时,就欠缺一些自行车的灵活性与通过性了。在很多仅需要刹车而不需要动力的路段,就会清晰感受到50kg的重量所带来的拖累感,偏低的重心让我很难依靠自身的重心转移改变车身重心,更多的重心转移要靠对车把的动作来完成,在高速下山时要提前选择好路线来进行入弯和减速。



而在难度更高的路段(例如老山的后山),在很多大角度回头弯和林中急弯时,轻蜂过低的重心和过高的车重总有些高难度弯拐不过来(相对自行车)。



如果说前面的问题靠着减速和提前调整重心可以解决,轻蜂不能解决的问题便是小轮径带来的通过性问题。相对常见自行车的27.5和29轮径,轻蜂仅19寸的轮毂以及中置电池组所带来的通过性问题,让其面对大落差和连续落差时会有一种无力感,在下大落差时会频繁托底,连续落差时的托底会改变车身状态,这也是轻蜂相对自行车通过性的“硬伤”。



在高难度速降下山路段时,轻蜂没有和自行车一样的轻快和灵敏,极限状态下的通过性亦不及大轮径的自行车。简单来说,在纯下山路段上,轻蜂很难追上Enduro和速降车型。



总体上看,我个人认为轻蜂是一种完全跨界产品,结合了越野摩托车和速降自行车的多种元素。在接触了一天以后,我认为轻蜂更适合作为新手朝向越野摩托车的“过渡”产品,或者作为速降玩家或越野摩托玩家的“退烧”玩具。


轻蜂骑行感受


凶狠的牙芽儿


拥有12年越野摩托经验的玩家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到最后我接受了。



总结一下,轻蜂是山地自行车爱好者们进阶到越野摩托车阶段中间的一个过渡色吧~


又或者是越野摩托车小白的一个入坑滑梯~



动力方面,最大扭矩比汽油机来的更快更早。但是动力无法在继续放大~带来更刺激的骑行感受。



对于越野小白来说省去了技术性较高的繁琐挂档环节,所以轻松上手。



设计方面,平易近人的坐高和曼妙轻盈的身材,让女生或者小朋友也可以马上上手。不用担心车身过重和车身过热带来的伤害。



续航方面,对于越野路段的玩耍需求来说(平缓路段跑高速就算了)

至少最后,我们精疲力尽了,它还有电。



至于为什么最后我接受了~因为小编弄了俩自行车,往山上骑的我累到怀疑人生……,还是这有动力的痛快。


轻蜂骑行感受张子博5年XC玩家曾参加过禧玛诺车迷节


我一直玩的是XC(大部分是爬坡路段),对我来说速降不是很在行,所以没有朱瑞天猛,自然感受方面也没有其他几位车手细腻,我就简单来分享一下我对轻蜂的感受。



优点:


1.外观真的是很好看,很吸引我,看起来非常灵动。配色上整体的蓝色也直击我的要害,因为我喜欢蓝色,我的骑行服和车都是蓝色,人家以前也管我叫小蓝。



2.结构方面除去传统的动力与变速方面,其它的也都是和大部分速降自行车用规格统一的配件、自行车的零件,如果后期自己改也会方便很多。


3.电量方面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玩了整整一下午,人都快不行了,车还有40%的电量,最起码狠一点玩半天是没问题的。



4.这辆车真的很省力啊!速降推上去要不就绕远走平路,要不就搬着上坡。如果是这辆车的话上山半小时,下山五分钟的玩法就要就此终结了。



5.车重与体积方面肯定要比传统车要重,但是咱们有电机嘛,所以这个我个人认为算小问题。如果是旅行车或者全尺寸suv直接塞进去就可以了,和传统车没有太大区别,无非就是搬上去多费力气,如果是车顶架的自行车架,可能会有些费力


缺点:


1.与传统自行车比,相对不灵活,不过也是可以接受,可能因为车重原因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重心有些靠前,这个感受我认为不太好,毕竟车的前后重心对于飞包还是很重要的。



2.脚踏应该换更抓脚的,下高度差大,又比较密集的坡容易颠出去。


3.电机这个是在娘胎里带出来的东西,它的动力不线性,上坡时操作不好给大电门容易空挠。



4.重量问题,这个还是越轻越好,有些极限点的地方掉头真的挺费劲的,搬起来掉头沉,不搬又得揉好几把。



总结一下轻蜂真的是一辆好车,半天的蹂躏下来我对它的兴趣又是加深了一步。我观望的原因首先先去掉我没有钱这个硬伤!其实也不贵啊,相对于速降自行车来说也是正常价位的。如果厂家可以解决重心问题,我相信我有很大的可能会去剁手。我对这个产品非常感兴趣,希望厂家可以做的更完美。



经过一整个下午的体验,三位玩家对轻蜂拥有了自己的真实认知,并对一致好评轻蜂的可玩性与娱乐性。涅槃作为山地车小白,虽然没有参与到此次点评中,但是此次活动发现两处可圈可点的优点;


对于B级旅行车和小型SUV来讲,将后排座椅放倒后,不用拆卸和改变任何车身零部件即可让轻蜂平躺在后备箱内,力气大点的成年人,可以单人搞定这件事儿。或者可以加装汽车用的摩托车背架,带着轻蜂去游玩比较便利;


第二个优点是能玩的时间真的很长,整整一个下午都在越野路段持续骑行,经常需要大扭力输出,并且到下午的时候气温并不是很暖和,大家都玩的很尽兴后,电量还剩余40%,此时轻蜂已经在此路段行驶了22余公里,如果是单人单车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应该会玩的特别满足。


结合几位试驾同学的感受和轻蜂的特点来讲,如果作为一项周末放松、娱乐的越野工具来讲,轻蜂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以体验到在山地越野的快乐,又不会太过于劳累。但如果涉及到专业技术方面,轻蜂依旧不如传统自行车纯粹,所以它的娱乐性占比是最大的。

您可能喜欢

哈罗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