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微信公众号

刀风400,国产跑车的翻身之作


一说起“国产跑车”,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地平线”。山寨的外观、粗糙的做工以及晃瞎人眼的跑马灯,还有恨不得“炸”翻十条街的排气声浪。再加上“地平线”低廉的售价,使得它的主要消费群体都是些“无知少年”。


▲图片来源网络

而这些“无知少年”骑着自认为堪比大排的“地平线”,总在路上做出闯红灯、无牌无证、不带头盔、非法飙车等等一系列令人嗤之以鼻的恶劣事件,更加剧了人们对“地平线”这种车型的及其驾驶人的反感情绪。也使得一些出自小品牌之手的“国跑”,也都不得不被贴上“地平线”的标签。


▲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我们要聊的两款“国产跑车”,便是这样的,被硬生生扣上“地平线”标签的车。

它们,是谁呢?

“刀风”系列车型是由诺马机车倾力打造而来的“国产跑车”。目前分为两个排量版本,售价为:

刀风400 25800
刀风300 20800


▲左为“刀风300”,右为“刀风400”

刀风400

“刀风400”在上市之初小编便已阅读过它的设计资料,而单单从资料数据上看,“刀风400”确实很让人好奇。我曾一度无法相信,这会是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车厂里做出来的东西。有幸试驾过后,小编对它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先看外观。与其他“一眼仿”的山寨车不同,“刀锋400”在外观上你很难一眼就看出它模仿的是谁。主体线条上看着像“KTM RC8”,车头造型既有“雅马哈 YZF-R3”的味道,也有些“川崎 H2”的影子。如果一定要说它“四不像”吧,整体看起来协调度倒还是很不错的。至于好不好看,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小编在此不做评论。







配置上,“刀风400”可谓是把“良心”全给出来了。引擎搭载宗申的直列双缸、八气门、378.8cc水冷引擎,最大马力38.7ps,最大扭矩35N·m。匹配钢管双翼梁钻石型编织车架。




而最让人感到惊艳的是,“刀风400”的上下联板、前后脚踏、边撑、后摇臂等部件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另据官方描述,90%的铝制件还使用了航空铝锻造工艺制作。

若不是亲眼所见,小编真的很难想象这种规格的用料会出现在一辆被冠以“地平线”之名的车上。



当然,“刀风400”令人称奇的配置远不止这些。还有目前装配在市售车上最高档的渝安品牌减震;与同级别进口车相同规格的日信品牌刹车;当下运动性能较好的善驰品牌轮胎;采用欧司朗、科瑞、LG等大品牌光源的灯具;以及国产主流的征和品牌油封套链,和个人认为目前国产车中质感最好的TFT全彩仪表等等。

P.S:该试驾车暂未装配ABS,但据厂家透露,ABS匹配已经完成,后续车型将会直接装上,且价格不变。








单就硬件配置而言,“刀风400”已经有了与国内一线品牌车型的一战之力。亦或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截止目前,“刀风400”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了。那么它骑起来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由于是按照国外的经典仿赛来设计,所以在坐姿上,“刀风400”并没有过多的去向街道性妥协。这使得整体坐姿非常的战斗,基本上就把“腰椎间盘突出的选手”拒之门外了。




而且它还怕你觉得不够“战斗”,在车把、脚踏、后刹踏杆及挡杆部位都做了可调节设计。让你可以自行将坐姿调整的更加战斗一些。


小编听说过个性化的,可从没见过这么个性的车。工厂把最能表现玩乐性的东西直接留给了用户,让用户自己去彰显个性。这倒是挺有意思的。

动力性上,在有了宗申时下最主流的双缸380cc引擎的加持后,“刀风400”前段输出特别暴躁和直接,加速感很强。虽然个人一直认为这台原本搭载在多功能车上的引擎并不适合给跑车使用,可对于主要在街道上使用“刀风400”来说,这套引擎完全足够。你可以很轻松地做到一个,让别人看你尾灯的速度。当然,这前提是和同级别车型相比。

但这也伴随着其他一些问题的出现。

或许是车架的匹配度还不够高,亦或者在硬件上过多的投入,造成其他部位难以顾及的可能,令“刀风400”的震动抑制很不理想。可以这么说,随着转速的攀升,整车的震动和板件连接处的异响层出不穷。尽管它有着众多让我无法掩盖兴奋的配置,但这影响骑乘质感的问题我也同样无法忽视。

而这,只是第一点。

因为过于注重其运动性,前φ48mm的倒置减震和后油气混合的多连杆减震在初始设定上太过硬朗。尽管后减震可通过调节预载来中和一些软硬度,但由于液压阻尼设定本就缺少余量,即使去做预载调节在我看来也是于事无补。

如此一来,“刀风400”便有了非常清晰的路感反馈和弯道支撑,可颠簸感也随之而来。加之座垫完全是以赛车级的方向制作,基本上没法提供缓解震动的功效。以至于它直接就与舒适性“说拜拜”了。


不过对于操控性方面,小编还是要给“刀风400”点“半个赞”的。之所以只给“半个”,主要是它在转向灵活度和可控性上的表现还算优秀,低速状态下做些简单的绕桩动作也是信手捏来。可一旦将速度提升上去,做一些重刹入弯的动作时,小编能明显感觉到一股笨重感。

或许是受到170kg的干重影响,也可能是整车重心设计上的不足,又或许是车架调校的原因。高速过弯时,车辆并没能提供较好的可控性,而重量也没有很好的向后移动。尤其是在做翻身动作时,我需要更大幅度的身体变化和重心转移,才能引导车辆转向。

当然,这也可能是小编我对“刀风400”的要求过高了。毕竟在它的这个定位下,能做到现在的水准已经值得称赞了。不过有一个问题我真的无法容忍!

可能是为了造型的考虑,“刀风400”仅仅14L容量的油箱,在外形上却设计的异常硕大。如此做法不仅使得780mm的座高无形中被提升了一些,还让我得需要消耗大量的大腿外侧肌肉力量才能夹紧车身。

一上午的激烈试驾过后,直接让我两腿发软。就好像“那一夜……”的感觉。

刀风300

好了,当你看到这,相信你也对于“刀风400”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咱们就边比较,边简单的说说“刀风300”吧。

就外观上而言,“刀风300”与“刀风400”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基本可以说是用了同一套外壳。倒是这次用于测试的这款版画要比“刀风400”骚气多了。





配置上面,“刀风300”也没有“刀风400”那么惊艳。除了保留了部分铝合金制品和渝安减震外,日信刹车也被国产的刹车所替代。不过规格上由于采用了径向对四卡钳,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算做减配。






铝合金后摇臂则被钢管摇臂所替代,但与后轮轴的连接处依旧是使用铝合金制品。而也因为后摇臂影响了空间,排气管便因此由隐藏式改为侧置式。仪表也不是够逼格的TFT彩屏表了,改为“川崎 Z1000”同款仪表;轮胎尽管不是善驰品牌,但换成目前国内价格较高的滕森轮胎也足以彰显其良心。



不过除此之外,基本上车架、还有灯具什么的都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还配上了ABS。细算之下,再看在5000元差价的面子上,也没有很明显的失落感嘛。



因为基本上属于同平台产物,所以“刀风300”的坐姿也是同样的“战斗”。小编170cm的身高坐上去,双脚前脚掌着地没什么压力。但如同上文提及的油箱造型过大的问题,也使得前座收窄的效果不够明显。个人认为,这对身高低于170cm的朋友还是会有些压力的。当然,“蛋高”的另当别论。



既然叫做“刀风300”,自然引擎也就不一样了。不过这也是“刀风300”最值得拿来说的一个点。

“刀风300”所搭载的引擎,是被称为“国民神车”的“豪爵铃木GW250”引擎的扩缸版本。尽管制式还是那个直列双缸、四气门、单顶置凸轮轴的水冷引擎,不过在排量提升到300cc之后,最大马力也从原本的24ps提升到了31ps。

可别小看了这区区的7ps马力,实际感受下来,“刀风300”的动力性可比“GW250”强多了。虽然初段给油的时候还是有点绵软的感觉,但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德尔福电喷系统的供油匹配上。而且,这也仅仅是在低转速补油的时候才会有的感觉。转速一上去,动力感也就跟着来了。

而由于“GW250”平台早已被国内厂商所“吃透”,其仿制难度并不大。这也使得这台扩缸而来的300cc引擎依旧保留着原本平顺、稳定的运转特性。这也让“刀风300”的整体平稳性和震动抑制较于“刀风400”来说有着明显区别。

反过来说,或许真是因为引擎马力更小、重量更轻的原因,“刀风300”的弯道表现也很理想,整体的操控灵活度与可控性都很不错。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刀风”的车架平台对于引擎匹配的极限;同时还体现出这种用一套车架装不同引擎的技术难点。

总结

能看到这,小编首先要感谢大家对于“摩托大师”的支持。下面,咱们就来做个总结吧。

总体来说,“刀风300/400”两款车型算是基本及格了。尤其是对于诺马机车这个并没有足够技术储备的新生代品牌来说,能造出如此程度的车实属不易。

或许你可以说他们是依靠现成的配件把车组装起来的,根本不能算一辆正经造出来的车。但小编觉得这样的说法并不太正确。

尽管他们缺少核心研发技术,但对于造车,他们还是非常严谨的按照从图纸设计、油泥塑模、工程车调试等步骤一步一步地把车给造出来的。另外,对于这样一辆看起来毫无技术含量的车来说,单单开模就得花费上百万。而且面对已出现的问题,他们也在认真地做修改。据小编所知,就目前发现的塑料板件整体性不够,螺丝太多等问题,他们已经在准备加大投入,重新开模来做解决。

小编说这些,并不是在为厂家唱红,而是在经过深入探访后,小编能切身感受到他们对于造车、造好车的热忱以及决心。即使他们现在还缺少技术实力,同时还得面对许多现实问题。但他们在对车的理解定位,以及对市场喜好的把控度上,最关键的是造车的态度,可是要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品牌强多了。

大品牌有实力、有渠道、有资源,反正甭管造出什么“歪瓜裂枣”来,总能有办法卖出去。就算卖不动,变个花样卖也起码能收回成本。可他们不同,如果把车给做坏了,首先面临的不是卖不卖得动的问题,而是大面积退货。这种压力可一点不比大品牌所面对的压力小啊。

总之,希望国产车越来越好吧。也希望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品牌扪心自省一下,究竟自己是为了造车而造车,还是为了要造好车让市场满意而造车。

您可能喜欢

哈罗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