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我心目中最想收藏的摩托车排行榜里排第一的车型。可能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款车的存在。这就是在国内被称为本田小板凳的本田Moto Compo。
今天我们来聊聊它的故事~
型号:本田 AB12 Moto Compo 时间:1981年
本田在造摩托车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审美和理念。本田总是能挖掘出人在交通工具方面深层次的需求然后再加以满足。
本田的这款小板凳一上市就受到了热烈欢迎。仅有1185毫米的长度和45千克的自重,无论谁看到了都在内心喊一句:我想要~
可能没见过的人对这款车的小巧没有直观上的理解。当我们把这款本田小板凳与Honda Cub或Monkey 50并排放置时,就可以看出这款车到底有多么的小巧。
这款车的起源也非常的有意思。当时的本田正在和雅马哈进行着市场份额争夺战。这场纷争在日本被称之为“HY战争”。H代表本田, Y代表雅马哈。当时两家对于摩托车市场份额的争夺接近于失控。
双方都认为在日本摩托车市场已经饱和。所以本田又盯上了有车一族,提出了四轮加二轮的六轮战略。这个战略和我们今天所说的解决最后1公里很像。所以本田小板凳是一款设计放在车后备箱里的小摩托车。
本田内部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本田创意大赛”的活动。1971年的主题是“超轻便摩托车”!
这款长得和本田小板凳很像的原型车就是那年“本田创意大赛”的第1名。当时本田的社长川岛和本田宗一郎都非常喜欢这台车。但是谁也没想到10年之后本田能把这款车进行量产化。
1980年的时候,本田的一款重量级城市通勤小汽车“City”即将在6个月之后上市销售。这个时候本田中一郎突然把10年前的那款获得第1名的原型车给拿了出来。然后对下面的设计师说:把这款车给量产了,配合City一起上市销售。
这个时候距离“City”上市销售只有6个月的时间,一般一款摩托车的研发上市周期在一年到两年。现在只有6个月。而整个开发团队只有4个人!
老板都发话了还能怎么办?玩命呗!
基于原型车的设计理念,4人团队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草图和基本设计。然后跳过了树脂模型验证阶段,直接进入到了实车开发。
外观尺寸完全就参考“City”的后备箱大小量身定做。可以完美的固定在“City”的后备箱里。余下还有不少的空间。
根据这款车当时的随车说明书来看。本田小板凳不仅可以竖放,而且还可以完美的横放在“City”的后备箱。这份巧思不佩服不行。
可以折叠的手把,可以收起来的鞍座。每天小板凳用难以想象的紧凑完成了一辆摩托车!
感觉这款车就是日本人收纳强迫症的完美体现。为什么要做到这一步呢?因为本田宗一郎的想法就是:没有负担!
对于开车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件行李,所以从造型上这款车一定做的就像一件行李。从4个轮子切换到两个轮子就像拿一件行李那么简单。就是本田宗一郎给这款车提出的开发要素。
由于整车太过于紧凑,在工厂量产阶段也非常的麻烦。各种零配件的尺寸实在是太小了。这也导致这款车在刚开始的时候良品率很低。
因此本田小板凳上市的价格非常贵,达到了8万日元。
虽然价格卖的不便宜。但是配合本田“City”的全网络宣传覆盖,卖的还算不错。从1981年到1985年期间,大约卖出了5万辆。
本田说你买的不是一辆摩托车,而是一种个性与生活方式。
5万辆对于这么贵的一款小车来说已经相当不少了。不过要和本田内部的顶流相比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差距。Tact在单年内就销售了18万台。
这款车虽然销量只能说是一般,但是在社会上引起的话题度可不小。以至于在当时的热门漫画逮捕令上都能出现这款车。
本田小板凳的缺点也很明显。他的发动机最高输出只有2.5马力,最高速度只有40公里。油箱也只有2.2升,加满油也跑不到50公里。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如果你真的把这款小板凳放到车后备箱里,那么你的车里将弥漫着一股汽油和尾气混杂的味道。
但就好像很多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身后名誉加身一样。在1986年本田小板凳停产之后,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辆小车。
越来越多的人去买本田小板凳的二手车,或是去骑,或是去改装,更有甚者直接擦干净了放在家里当摆设。
这个小东西现在还是越看越可爱。虽然听说现在已经有电动版的复刻了。但是我还是想收藏一辆原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