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行业内有不少人在谈论豪爵的AFR是否模仿了铃木UY的话题,今天抽点空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同时谈谈由此展开的其他一些想法。
首先我表明我的观点:
我不认为豪爵的AFR模仿了铃木的UY。
一、汽车的故事
在展开我的话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前段时间好几个朋友都问了我同一个问题,就是他们都觉得似乎红旗的H9模仿了劳斯莱斯,问我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的回答是:红旗没有模仿劳斯莱斯。
而为了佐证我的观点,我就从网上找了几组图片给朋友看:
你随便从两款车的几个细节处就能看出来,两款车的设计根本就不一样。
那为什么明明每个细节都不一样,你却感觉二者很像?
会不会是因为H9这款车设计太成功,达到了劳斯莱斯的那个设计层次,你就会感觉很像?
我们说两个美女,五官单独拿出来都不像,结果组合起来看着像,原因可能就在于她们都美到那个程度,你自然感觉很像。
换成工业化的语言就是:同类的工业产品都有类似的工业设计之美。
比如你看所有牛逼的飞机,很多方面和细节处都长得倒差不差一个样,为什么?因为都得符合空气动力学……
而如果把H9与劳斯莱斯的设计语言提炼出来,就更清晰了。
去其神,留其形。你就会发现二者简直八竿子打不着。
如果有相似元素就叫抄袭,那么全世界所有汽车都在相互抄袭。
二、UY和AFR实物对比
也正是受了这件事的刺激和启发,我还真就闲来无事把“UY”和“AFR”做了一些对比,看图:
从上往下看:
橙色框里的车头部分,哪里像了?
白三角里的正脸部分,哪里像了?
红圈里的大灯,哪里像了?
绿圈里的前挡泥板,哪里像了?
继续上图:
红圈里的侧脸部分,哪里像了?
白圈里的左后侧盖,哪里像了?
橙圈里的右侧中段造型,哪里像了?
白圈里的排气形状和角度,哪里像了?
继续:
两个屁股,不管是造型,还是灯具,哪里像了?
再来:
两个仪表,从造型到布局,你告诉我,哪里像了?
我们经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此刻我想说:没有对比,就发现不了区别!
三、什么是模仿?
看完了实物对比,我再说说理论上的东西。
如果我们要谈论模仿,首先,我们就要一起来定义什么是模仿?
对于模仿的解读或是研判有哪几种标准?
我就挑两种最容易被大家理解和认可的标准说一说:
一个是普通人的主观感性观感标准,一个是国家专利机构依据法律条文定义的标准。
豪爵作为国产品牌的一哥,不可能在法律层面犯规,所以你可以首先从法律和专利的角度排除模仿一说。
那么剩下就只有普通人主观的观感这个标准了。
对于一个工业产品而言,究竟形似(外观)算模仿,还是神似(内在运行原理、结构、材料,以及内在品质质量等)算模仿?
形似,神相同。
形似,神各异。
选项很多……。
对于工业产品而言,形,好理解,外观嘛。神,就是内在的机理、材料以及品质等方面了。
虽然我没有闲到极致,把UY和AFR拿来大卸八块做对比,但这两款车的车架,发动机等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UY用的“超级芯”平台,AFR用的“ESS”平台……
四、UY和AFR各自的优缺点或是差异点
市场上一直以来有一条段子,是这样说的:
买UY,就是:买发动机送车壳!
买AFR,就是:买车壳送发动机!
表面上看你好像觉得段子手是在捧铃木打豪爵,强调UY的发动机很牛,耐用+省油。
但是反过来说,你也可以理解为AFR确实外观工艺制造水平比UY做得更好呀。而且这还不是我说的,这几乎是行业内的共识,没啥争论。
并且段子手说UY的发动机好,也没有说AFR的发动机就不行,对吧?
就好像我们说林丹非常厉害,但并不能暗示李宗伟就很差,是吧?
豪爵的发动机,包括整车的品质在国产品牌中占头部位,早就是圈内圈外人的共识,无争议。
况且当下的用户,我估计春多数都属于配置党+品牌党,撇开品牌不说,AFR的配置比UY高不少也是业内公认的事实。
所以我觉得UY和AFR都是在这个级别踏板车中的一流产品,各有特色,难分伯仲。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UY得99分,AFR得98分,然后呢?
两个都是班里的顶尖学霸,围观群众为了那1分的差别争得面红耳赤,意义又何在呢?
五、UY和AFR双双爆火折射出的行业和产品本质
台州这几年其实有大量模仿UY的车,有些几乎才是真正的和UY一模一样,但为什么我们没听说有哪家占据了市场上一席之地呢?为什么也鲜有人谈论谁又模仿了UY这样的话题呢?
如果我们把铃木UY这款车的外观定义为“UY款”,我们也继续假设暂把AFR归到UY款之内,那当下市场上UY款简直不要太多。
而真正能卖得好,卖得起巨大销量的其实也就铃木的UY和豪爵的AFR两款,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这充分说明UY款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大量的拥趸,而UY和AFR在市场上相互和共同营造的格局,重点其实并不是谁仿了谁,而是两款车共同撑大了UY款的市场容量,双方都赚了。
“共赢+良性竞争”才是商业社会的正向本质和所谓正道。
“共同把蛋糕撑大”才是竞争者相互间最完美的一种动作、姿势,甚至默契。
这就好比经济学中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
究竟是供给产生需求,还是需求产生供给?
在UY和AFR这个问题上,我个人倾向于是供给产生需求,也就是说随着UY款的热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这款车产生了共识的追求,而AFR的加入(当然也包括其他没啥销量的UY款的加入),他们一起共同导致了消费者认可UY款的这个共识的产生和扩大。
鲁迅说过:世上本无群体性偏好,投票搞多了,便有了群体性偏好。
而在UY款热销的大蛋糕中,最大的赢家既有铃木,也有豪爵。
而且,也只有铃木,只有豪爵。
如果你非要说AFR“貌似”UY,我觉得也不能叫模仿,最多只能说豪爵借鉴了UY的一些设计思路。
模仿与借鉴,仅仅在语意上就不是同一种东西。
而在当下全国各行各业的各自圈子里,谁又不相互学习和借鉴呢?
现在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不都长得和当年的苹果一模一样吗?现在并没有谁觉得有什么地方违和!
当吃瓜群众讨论AFR与UY的模仿问题的时候,铃木和豪爵都在角落里忙着数钱,偷着乐呢。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我想表达的重点:
摩托车行业走到今天已经是“内卷”得不要不要地了。
朝过去看,内卷多显无序、质减和互残。
朝未来看,内卷呼唤有序、稳质和共赢。
中国的摩托车行业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良性竞争,是共同把总的蛋糕做大,其结果并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随着蛋糕越来越大,每个碗里也会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既不刻意打价格战,又反而重视稳定质量。这才既是车厂长治久安、共同发展的根本,也是用户可以做到随意挑选、放心购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