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我国机械制造产业的一大硬伤,大到飞机发动机,小到摩托车发动机,不外如是!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蓬勃发展,各种国产品牌、国产车型层出不穷,但发动机却鲜有亮点,许多号称自研的发动机,也不过是在引进吸收的发动机基础上修修改改而已。
我国是个制造业大国,是个发动机制造业大国,生产各型号发动机已经很多年了,但都是走的引进研究后仿制的路线,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有所改进及创新,但是始终没能走出自己设计、研发、创造的特有道路。
作为摩托车修理工,我们在维修实践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纯进口车型,即使行驶里程已不少了,但打开发动机,却发现许多机件磨损并不太厉害,而其国产化的型号,行驶不久,却已磨损得不堪入目了。
作为从事维修行业多年的修理工,实践经验是相当丰富的。我国生产的摩托车发动机,大多以50-250ml小排量为主,维修中发现,风冷机、水冷机都存在一些令人诟病的问题。
比如最常见的风冷机,常会出现汽缸头火花塞垫圈温度严重超过220°的行业企业标准温度,造成气门油封老化加快,活塞环磨损严重,活塞寿命短等问题。在机油温度方面,常会出现超过110°的行业企业标准,造成发动机润滑油润滑、导热效果急剧下降,加快了运转部件的磨损,也减少了离合器摩擦片的寿命,加速了密封件的老化等问题。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也是如此,经常出现进水温度、出水温度过高超出了冷却液的沸点,造成冷却液开锅或者消耗过快,导致发动机寿命短或者拉缸等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摩托车产业,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引进日本本田、铃木、雅马哈公司成熟车型仿制开始的,这也造就了我国目前三大主流车系三分天下的格局。
之所以只能依靠仿制起家,这与我国当年薄弱的工业基础有关,因为发动机不仅仅是设计问题,加工工艺和材料供应,甚至是科学化的工业管控,都能影响发动机的制造水平。
当年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仿制过程中,仔细的从每个工件的尺寸、精度、材料、热处理等检查、评估,进行仿制,单个零件检查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所有配件组装起来的发动机性能却达不到原车水平。
由于技术储备不足,我们的企业在仿制摸索中艰难前进,在仿制过程中出现诸多设计问题如发动机温度过高、功率过低、油耗过大、排放不达标等等均没有实质解决方案,于是,他们只好降低标准,以进行妥协。
如我们的模具技术,国外的样件拔模斜度是100:3,可是我们由于材料、热处理等技术不足,只好将其变为100:5,方便脱模和增加寿命。又比如有的斜面是非加工面,加工厂也不去计算和评估,只是一味按尺寸、角度等加工保证而平衡度几乎不管,这就是造成发动机基本性能不如原车的主要原因。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机械制造与加工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材料工艺和加工精度上也有了足够的技术实力。在如今连军舰都能“下饺子”的时代,只要各大摩托车厂商能加大对发动机的投入,我相信大排量摩托车使用的发动机能够摆脱仿制的命运独立研发出,但在当前普遍禁摩的现实下,摩托车生产厂的研发投入热情被极大抵销,我想,这也是我国鲜有经典的发动机问世的现实原因吧。
好在,我们也有一些具备创新思想的摩托车厂家在不停的努力着,已经有了一些新产品出现,只要其生命力能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我们就能迎来一个发动机百花齐放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