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65岁高龄的BMW R51/3,是BMW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出的第二台配备水平对置引擎的摩托车,而这个年代的车辆,也是由原始自行车车化外型过渡至现代化外型的时期。
多年前看过一本古董摩托车的图册,书中介绍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摩托车,很多车厂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已关门,但书内其中一台车辆是1953年推出的BMW R51/3。没想过多年后的今日,居然看到了这款古董实车。
水平对置或叫BOXER(拳师)引擎,以及轴传动,向来是BMW的象征,即使近年来BMW的摩托车趋向多元化,推出配置单汽缸、四汽缸及六汽缸引擎的绵羊、SUPERBIKE及大排量巡航车,水平对置引擎依然担当重要角色。毕竟BMW已使用水平对卧引擎95年,有如厂方的核心价值,车厂怎可轻易放弃。
BMW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店,最初业务是制造飞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祖国德国效劳,协助生产战机。1918年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禁止战败的德国成立空军,没有飞机可造的BMW,改行设计及生产摩托车引擎。
直至1923年,BMW才推出自己研发的摩托车-R32,这也是BMW首台使用水平对置引擎的车辆,排气量是494cc,马力只有8.5hp,配备三前速手动波箱,极速是95kmh,该引擎奠定了BMW往后使用的水平对置引擎的基本布局。虽然以今天的角度来看95年前推出的R32功率连125踏板还不如,但估计当时的人已视之为高端科技。BMW R32面世后不久,还推出多款单缸200、250及新款水平对置引擎的电单车,包括这次介绍的R51/3的前身-1938年推出的R51。
事实上BMW并非首家采用水平对置引擎的车厂,早在1907年英国的Douglas已开始使用,而BMW的引擎也是以Douglas为蓝本,并加以改良及采用完全相反的放置角度。论机械美感及精密度,当然是拥有制造飞机引擎经验的BMW为佳。
一战结束后局势并没有稳定下来,不甘失败的德国在1939年发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德军使用的摩托车就是由BMW制造,水平对置引擎的优异散热及轴传动的可靠性在严苛环境下备受肯定,连后来加入战局的美军也要求HARLEY-DAVIDSON及Indian仿制相同引擎的摩托车。
正所谓邪不能胜正,再次战败的德国二战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军事及工业发展也受到严格限制,摩托车生产必须得到美国首肯才能进行,并且只允许生产小排气量的摩托车。战后BMW首台推出的车辆是配备250cc单汽缸的R24,车辆基本上是由战前剩余物资来制造。1950年,BMW获得放宽条件,获批生产大排气量水平对置引擎的摩托车,厂方把1938年推出的R51复活,加以改良后命名为R51/2,很有第二代的意思。一年后即1951年,BMW推出第三代R51/3,而这次介绍的R51/3是在1953年制造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BMW首台推出的摩托车-R32于1923年推出,也是BMW第一台使用水平对置引擎的车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第一款BMW R51/3于1951年面世,而图中的BMW R51/3在1953年出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代表飞机螺旋桨推进器及德国巴伐利亚州蓝白色旗帜的BMW徽章,R51/3上的徽章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设计。
车架上的数据,包括型号51/3(BMW R51/3)、排气量490cc、24匹马力、引擎编号及1953年制造年份,还有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
从视觉上来说,我更喜欢欣赏旧式BMW水平对置引擎,感觉上非常强壮,外型像一枚深水炸弹,又像潜水艇,还有那个像电饭煲盖的空滤盖及细细的传动轴,与坦克般坚固的引擎外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水平对置是指两个汽缸及活塞以180度横卧,严格来说也属于V型引擎,与DUCATI的L2及HARLEY-DAVIDSON的V2异曲同工。由于水平对置引擎的形态像拳手握拳的姿势,又称为Boxer引擎,BMW第一台使用水平对置引擎的是1923年推出的R32。由于当时还未出现水冷散热,两个汽缸左右外露有利于风冷散热,加上可靠性极高的轴传动,在炎热及沙尘滚滚的战场上大派用场,不过引擎运转时会产生轻微左右摇摆的动作,另外轴传动的重量也较一般的链条或皮带重。
以生产飞机引擎起家的BMW,理念是设计不允许在空中发生故障的引擎,这概念套用在摩托车上就是能制造可靠性极高的摩托车引擎。水平对置引擎的内部零件,包括离合器、曲轴、发电机、输出轴等等的摆放位置与一般摩托车引擎相反,从图中也可看到引擎使用俗称筷子的推杆(PUSHROD)式气门,而现在的BMW引擎大多使用高性能的双凸轮轴。
四前速变速箱连接轴传动,别误会,图中的并不是车辆的脚启动杆,其实是手动换档杆,就是说除了脚踩换档外,还提供另一种方法换档。
古董BMW引擎的发电机及变速箱外壳散发浓烈的金属味,气缸盖采用六片散热鱼鳍设计,旧款R51/2则采用两片鱼鳍设计,两个汽缸采用独立化油器供油。
古董车电器设备十分简单,只需6 Volt启动电池便可应付,电池上方是脚启动杆。
气缸盖采用六片散热鱼鳍设计,迎风散热方法在如今赛车角度来说会严重增加风阻,但这台R51/3在当时德国国内的500cc赛事是所向披靡。
一对筷子推动气门运动,正确名称是OHV(底置凸轮轴),变速箱外壳上刻有引擎号码。
看到油箱底下像电饭煲盖的金属圆盖吗?其实是空滤的盖子。
油箱下的古老油cock(油箱开关阀)、圆型空滤盖、进气歧管、化油器、气缸......
排气管很有当年美国四轮的风格。
灯罩上的泪滴型的黑色金属为车钥匙,扭动后还需使用脚启动着车。
油箱上设有摆放小型工具包的空间。
古老自行车式硬胶座垫。
座垫下设有自行车式的弹簧避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