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日本的“暴走族”,大多令人想起装饰夸张、风格破常的摩托车飙风党。虽然暴走和飙车在日本社会发展势头不减,且越玩越新,然而,相比之下,日本包括轻骑、摩托车等在内的“两轮”产业却难掩衰退趋势。
日前,日本摩托行业的两巨头本田和雅马哈正式宣布将联手开展在该行业的合作。从行业角度讲,本田和雅马哈可谓是不共戴天的宿敌,握手言和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引得业内人士和摩托车爱好者们连连发问:没搞错吧。
战后,日本成功发展成为汽车大国,也曾提出“自动车立国”的产业战略。其实,摩托车等两轮产业也是其重要支柱。上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前半期,随着日本年轻人对摩托车的疯狂热爱和追捧,业内也掀起了本田(HONDA)和雅马哈(YAMAHA)之间炽热的“HY之战”,这也成为日本摩托行业的经典战役,被粉丝们热议多年。时过境迁,昔日的对手和冤家一笑泯恩仇,双双拿出“不计前嫌”的姿态。看上去,这是曾经名声大噪的日本摩托车行业将留下的一段佳话,其实,与其说是双方言归于好并大搞甜蜜,不如说是抱团取暖。
究其背景,是日本辉煌一时的摩托车产业的急剧衰退。本田作为日本代表性汽车商家,也跻身全球知名的摩托车品牌,而雅马哈在国内也位居第二。1980年,日本摩托车国内销售额237万辆,而2015年仅有37万,锐减至80年的一成多一点。可以说,日本的摩托车产业已经迎来“寒冬”。行情从“暴走”降至“龟行”,并非仅因看不见摸不着的经济规律,更多与日本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有深刻关联。
第一,摩托车人口直线下降。多年来,摩托车和各类轻骑两轮产品一直主打日本年轻消费群体,尤其是大学生通学和企业白领的代步工具。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摩托车消费群体受到直接冲击。特别是,虽然价格低廉、骑行方便的摩托车等轻骑比较适合家用,但不断增多的老龄人口日益成为恶性交通事故的高位人群,主管部门对高龄司机开始实施更加苛刻的审查和监管措施,加之摩托车较之汽车安全性低,扼杀了摩托车行业有望挖掘老龄等潜在客户的可能性。
第二,环保制约让摩托车行业举步维艰。日本作为发达国家,虽已经度过高污染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国内外对二氧化碳排放等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更加严格的限制条件让摩托车行业成本大幅提升,举步维艰,作为单独的产业难以立足和生存。此次HY合作中,雅马哈就因此在实质上彻底撤出了难以为继的低排量轻骑摩托产业。虽然国外市场是日本企业寻求新生机的新天地,但长远来看,其海外拓展也面临同样挑战。
摩托车业内重组,只是日本经济的一个缩影,凸显着产业领域共同的时代难题。日本缺乏足够的人口原动力以及对传统产业模式的有效改造,未来HY式的抱团取暖或将常态化。但是,如果日本政府不能真正解决内需和企业对外竞争力的根本问题,纵然抱得再紧,也不过一时之暖,这也值得其他国家预见性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