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企业在越南“战场”,对日本企业先赢后输。今天,这个教训恐怕也还没完全吸取。
今天,我们就看一个例子:越南摩托车市场(全球第4大摩托车市场)。
在那儿,中国企业是如何丢掉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的?
一
越南被叫作“摩托车上的国度”。
因为,越南基础设施不够善,道路比较窄,曲曲弯弯的小街很多,乡村道路更是坎坷不平。加上,属于热带,一年四季骑摩托车也不用担心冻成狗。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越南人普遍收入还比较低,前段时间一个调查数据,越南普通人月薪也就550万多越盾,差不多是1600人民币出头。所以,买小汽车太贵,摩托车正够用(不论是出于钱,还是实际使用)。
由此,在越南,摩托车十分流行。孩子16岁后就几乎人手一辆摩托车,在很多地方摩托车也是新婚夫妻必不可少的嫁妆。
现在,越南是世界上摩托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拥有4500万辆摩托车,也就是说包括妇孺在内,每2个人就有一辆摩托车(目前越南人口9200多万)。
所以,在越南大大小小城市,从早到晚,一直是摩托车“突突突”的轰鸣。
但很遗憾的是,现在在越南城市,甚至乡村,你很少能发现中国品牌的摩托车。
同时,略显尴尬的是,越南摩托车目之所及基本都是日本品牌。
越南是目前仅次于中国、印度、印尼的世界第4大摩托车市场,最近1年共销售摩托车约328万辆,市场可谓庞大。
普通民用摩托车,又不是芯片。早在1993年,中国摩托车产量就超越日本居于世界第1。“中国制造”在越南摩托车市场的重大缺席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
二
但把时间往前推,事情却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其实,老早占领越南摩托车市场的就是日本企业。有数据显示,1998年时,越南摩托车市场日本企业占据了98%。
但是,随着中国摩托车生产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自然有便利条件。
1999年左右开始,中国摩托车企业开始大举“杀入”越南市场。
中国企业最拿手的就是“价格战”。
当时,中国摩托车比韩国摩托车低 700 美元,比日本摩托车低 1200 —1500 美元。如此巨大的价格优势,让中国企业迅速成为越南摩托车市场的“霸主”。
比如,当时100毫升的弯梁车,日本车售价2100美元,重庆力帆的批发价只要700美元,代理商零售也就1200、1300美元。
那时,在越南,随处看到的都是中国轻骑、力帆、嘉陵、宗申、隆鑫牌摩托车。尽管,越南人还没忘记战场上的伤痛,但丝毫不影响他们骑上中国生产的摩托车飞驰在大街小巷、城市乡间。
短短3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份额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猛涨到80%。
2002年,仅重庆摩托车整车出口越南就达3.2亿美元。
中国摩托车企业战胜了日本同行。
三
但好景不长。
因为中国企业“价格战”太猛,不仅打击了日本企业,也打掉了越南政府含辛茹苦呵护的“民族企业”。
所以,越南迅速祭出两招:摩托车整车关税翻番,进口进行配额限制。
但这却难不倒中国企业。
国内企业开始在越南建立生产线,从国内进口零件,再在越南组装。
但中国企业之间疯狂的价格战,却没有停下来。仅重庆就曾有20家企业在越南建设摩托车厂。
随着“价格战”越打越猛,零售价一路下跌,最低时价格仅为170多美元,比中国卖得还便宜。最惨时,每辆车只有30元人民币利润(最初利润能有300美元)。
当时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向媒体说,由于恶性价格战,中国摩托车的价格已经可以用秤称其重量算出来,大体是1公斤4美元,其中还包括运输和保险费用。
新华每日电讯感慨:自相残杀,中国摩托越南卖废铁价。
四
而更致命的是,价格战背后的短视行为。
为了赚快钱,所以,中国摩托车卖得便宜,却不注重售后服务,一些企业甚至在越南都没什么售后网点布局。
还有就是,偷工减料,选择质量差的零部件。
尽管中国摩托车价格只有日本摩托车的1/3—1/4,但越南人发现,中国产的摩托车寿命也只有日本的1/3—1/4。
日本摩托车常常能用10来年,可中国摩托车三两年就报废了,油耗还更高,用几个月就要去修,还发生了好几起摩托车架断裂的事故。
就这样,中国摩托车的招牌,被中国企业自己砸了。
时至今日,尽管中国摩托车消失了,但在越南网络上关于中国摩托车的负面评价却没有消失。
同时,日本厂家也推出Wave Alpha等廉价车型,只相当于原来售价的1/2。
很快越南人发现,买日本货更划算。
久而久之,越南人买摩托车就更加青睐日系品牌,甚至,如果骑中国品牌摩托车还会被认为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
经销商,也不再推荐、销售中国品牌摩托车。
其实,日本摩托车仍然大量采购、采购中国产零配件,但日本摩托却在越南人心中是高品质、体面的象征。
越南消费者抛弃了中国品牌摩托车。2年前,在越南,仅剩下力帆和宗申两家企业涉及摩托车贸易和制造。
在越南摩托车市场,目前中国品牌份额早已不足5%,而日本品牌回升到80%以上。
在越南摩托车市场,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较量十几年,得而复失。
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短视。
为赚取短期利润,不惜血战,压缩成本,降低品质,最终导致中国摩托车企业在越南满盘皆输,将潜力无限的市场拱手相让。
见微知著,案例让人痛心。
推而广之,戒掉急功近利,恐怕才可能成就“中国制造”品质,也才能赢得“中国制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