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当老司机变为新骑士之后

作者:哈罗摩托  2018-5-15 9:49:00

喜欢经典老车的四万大叔踏足两轮世界后,同样燃起了对老摩托车的热爱。如果想看老车,北京没有比SSGP摩托车博物馆更加权威的地方。我带他来SSGP博物馆的时候,碰巧馆方将日本两辆直列6缸摩托车破天荒地凑在了一起,并邀请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试驾。

在试驾的过程中,四万大叔对摩托车的过去和《moto驾道》这本摩托车杂志的诞生聊了许多,而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共鸣和补充,不说难受。古文有旁批,视频有弹幕,我只有用一逗一捧的方式才能把两人想法同步地表达清楚一些。

四万大叔:虽然身为资深汽车媒体人,但骑摩托车是个只有一两年的新手。之前也有身边很多朋友劝我买摩托车,其实自己早早便无可救药地喜欢上摩托车,热情不亚于年轻人。尽管家人各种反对,最后还是买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经过苏臻的点拨,教会我挂挡以及用身体控制摩托车,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各种骑行。相对而言,自己喜欢复古车型和一些老车,不过没想到,国内还有像今天这种专门收藏经典摩托车的私人博物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的摩托车文化正在慢慢地成形。

苏臻:从杂志创刊做起,干了5年时间,好不容易摸清了门道,却赶上纸媒没落的时代,身边的汽车杂志眼看着一本本都没了。自己喜欢的摩托车从家庭朋友不理解的一种爱好,慢慢地变成了我的工作。汽车媒体圈里前一阵子也一窝蜂地流行玩摩托车,叶公好龙的也不少。

当年全编辑部只有我一个人骑摩托车上下班,现在公司楼下最多的时候能有10多辆摩托车,其中最大的那辆就是四万大叔的。大叔是真喜欢,悟性挺高,多年的试车经验和运动员的身体也让他骑重车没有多余的压力。(作为大叔的师父,我也确实没怎么教他什么,我倒是最近又拜了像达喀尔车手何旭东先生等这个级别的一堆高手为师父,让大叔的辈分唰唰地往下降。)

四万大叔:本田CBX-1000和川崎KZ1300很明显得洋溢着那个时代的气质,不管是设计还是性能上,它们来自那个汽车摩托车自由发展时代的末端,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想法是很天马行空的。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至今,安全、环保和性价比这三把标尺所有汽车摩托车都卡住了,没有那么自由了。在这之前,各大家的比拼很无所忌惮的,各厂家的机械师和工程师疯狂地进行技术上的竞争。这两辆6缸摩托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你很难相信,如今在我们心目中如此节能、小排量著称的日本厂家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前,会推出过这么极端的车型。

苏臻:这应该是四万大叔第一篇关于摩托车的文章,他从时代大环境下分析这两辆车的诞生一点错都没有。这两辆车都比我年级还大,我们更熟悉的是上个世纪末铃木隼和本田黑鸟,以及川崎六眼魔神之间的排量、极速之战。往往疏忽掉更早的时候,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厂家就有过如此一般厮杀,同时代的超级街车还有铃木GS1000和雅马哈XS1100,它们的极速都可以超过200公里/小时,只不过这两者还比较克制,依然使用4缸发动机。

本田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推出过6缸发动机的赛车,例如RC165、RC166和RC174等,所以可以想象到当年能买到民用的6缸摩托车还是很让人激动的。而且它们还是双顶置凸轮轴的每缸4气门发动机,那24个气门同时工作的样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攻壳机动队》里通讯员那可以分出许多指节的机械手。

四万大叔:我个人更喜欢川崎KZ1300,它其实有点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整齐、简约,你可以发现它的大灯、转向灯、后视镜、散热水箱、仪表盘和车座全都是方方正正的设计,没有任何锋芒毕露的地方。比如它把6根排气管整合成2根排气尾段,这就是它英华内敛的做法,将一切隐藏在平静的外表下。它还使用轴传动骑上去是那么平顺,而又功夫深不可没。而本田反而比较张扬,车身设计风格更外向。这两者有点像德国车和意大利车的比较。尤其是KZ1300那直列6缸加轴传动的组合,跟BMW现售的K1600GT很像,难怪后来衍生出带扰流罩的旅行版本,不过川崎要比BMW要早很多年。

苏臻:不过,川崎的车重十分吓人,发动机输出特性跟汽车别无二致,后期还推出过电喷的版本。大叔的比喻相当恰当,这辆川崎很德国,而本田的设计和做工则很意大利,它装配当年常用的五辐三片式镂空铝合金轮毂就很讲究,现在的本田民用摩托车就吝啬许多。发动机因为是风冷,机器本身带着散热片,因此显得更加宽大,更像是从汽车发动机舱里掏出来的内脏一样突兀。

本田CBX1000的6根排气管像孔雀开屏一样绽放,光这一个细节就很咄咄逼人。它的声浪也十分动听,你甚至可以想,阿尔法·罗密欧6C赛车也不过如此美妙了。在1979年那个第三代福特野马的V8发动机不过输出140马力的年代,它的功率可达106马力,但是还是比川崎KZ1300少了14马力,不过重量上比川崎轻40多公斤。两车的理论极速分别是216公里/小时和222公里/小时,很想比一下加速度看谁更快。

四万大叔:现在来看其实谁更快没有意义了,我们如今可以见到、骑到车况如此棒的这两辆车就很幸运。它们背后的这整个博物馆都很令我迷恋,这里有很多各个品牌各个时代的车型,对一个摩托车新手的震撼还是很大的,超越了我的想象。曾经很多人跟我说过你会迷上骑摩托车,我丝毫不会否认,我不仅仅迷上骑行,更迷上了这些两轮机器。

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我顶着很大压力,和苏臻做了《moto驾道》这本以摩托车文化为内容的杂志,公司各方面也给了很大的支持。但作为一次尝试,它真的没有什么盈利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各种各样数字媒体和自媒体的时代,一个1969年和一个1983年生人的两个媒体人愿意沉下心来做了这么一本杂志,这可能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管你们怎么看,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这里也感谢所有理解、支持我们的朋友!

苏臻:的确,刚才说过,在这两辆车之后,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又产生了一轮新的极速之战。而现在,川崎的机械增压跑车H2R无疑又引发了新的速度之战......历史总是轮回的,或许我们的杂志也能坚持到纸媒复兴之日。做自媒体的门槛太低,随波逐流反而是最轻松的方式,在马路上烧个胎,都能呛死一批自媒体老师。

现在做一本杂志难,但终究也难不过SSGP摩托车博物馆的小龟和东东等合伙人,他们也是凭着爱好和博物馆之外的收入把这些摩托车发展史中的瑰宝带到我们身边。而一本摩托车杂志究竟是不惧风雨的老司机,还是在大浪淘沙的时代站起来的一只不怕虎的牛犊,我们拭目以待。如果同为骑士的你觉得这本杂志值得你放下手机,那便很令我们欣慰了。作为一本赔钱赚吆喝的摩托车杂志主编,我还没当够。

本文由自媒体帐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标签:骑士
您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