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大排量摩托车的防摔改装件?
毒蛇在今年的10月底购入了一辆15款BMW s1000r。在购车之后毒蛇首先关注的就是车身的防护工作,因为在日常的使用骑行过程中一些小的磕磕碰碰相信各位骑士都知道这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一点小问题(例如类似原地倒车)就要动辄换离合器边盖或者磁电线圈边盖着实让人有点恼火。不说更换零件的材料费就是这个人工费在加拿大这样的国家也是相当高的(平均人工费100$/小时)所以毒蛇认为适当防护件是非常重要的!
在如今如此众多的品牌车型之下,应运而生的是琳琅满目的改件。但其实如何挑选一件好的车身防护件这里面也涉及了很多学问,下面毒蛇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品牌
在毒蛇还未出国之前对车身防护件的品牌似乎还和众多车友一样停留在满脑子只能想到DMV这个台湾代工的品牌。拿DMV做一个例子:此品牌下的改件众多也几乎涵盖日系所以车型,欧系车则是部分普及。DMV一直以来以酷炫的金属色和造型深得车友青睐。其中确实不乏出现一些设计到位,做工各方面优异的产品(如水箱护罩,大灯护罩等……)如今改件的品牌也是众多例如R&G、rizoma等,在这里并不一一列举了。
二,安装位与改件造型的影响
图中的防摔棒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目前最普及的一款车身保护件。可是它的弊端也是有的。
侧滑相比迎面的撞击在摩托车的事故中还是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请车友们管好右手,安全第一)侧滑所带来的车身损坏也不一定亚于迎面的撞击,反光镜的损坏、转向灯的损坏、车把的损坏、最重要的发动机边盖的损坏这些都在所难免!暂不谈小部件的损坏就光一个发动机边盖是让车友最为恼火的,所以一款设计合理的防摔件至关重要!
谈谈上图这类防摔棒的弊端:
1. 与地面接触面积太小
2. 一般防摔棒延展的长度过长导致侧滑时因第一下接触地面的冲击力太大后发生形变(打弯),此时防摔件基本上丧失50%的保护作用了
3. 介于第二点后有些防摔棒的质量不过关在高速摩擦后直接摩平安装时的螺栓给后续的维修拆卸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4. 根据一些不同车型,不同车架。它们的车架有些安装孔位螺纹并不能承担起装上这类防摔棒后摔车的冲击力。例如安装孔位内的螺纹损伤,更严重的甚至出现断裂。并且这些损伤都是不可逆的!换句话说你唯有换车架才能再日后的骑行中保证这辆车的安全性杜绝隐患。
下面是毒蛇前几天刚到的一套防摔保护件,也是本人挑选多款后的最终决定,基本做到了最大化的保护作用。(车架防摔棒、离合器护盖、水泵护盖、磁电线圈护盖、前减震防摔球、后摇臂防摔球)
只有完整一套防护套件才能最有效的保护车身,假如当你把车缓慢地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防摔套件几个点对面所构成的一个支撑平面应该阻隔车身任何一个零部件接触地面!
磨块厚度达到了惊人的三个手指且磨块与地面接触的表面积够大!
但有些车型在车架安装位并不合理的情况下我更愿意推荐车友选择发动机边盖的包裹性护罩,也能为车身提供好的保护,是一个不二之选!但是还需要提醒车友在选择这类产品时最好选择包裹面积越大的(全遮盖那就最好了)
下面这类“所谓的车身保护件”是毒蛇最不为推荐的!保护面积未免实在太小!
三,正确看待防摔套件
在最初设计出这类产品的目的只是保护车身在车手低速行驶或者原地停车时因一些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倒车,它并不能在高速摔车时提供百分百的保护。
在下赛道的赛车上也不难发现有的车辆会装引擎护盖前轮防摔球,但基本不会去装防摔棒,原因就在于那样的速度下摔车可能会导致车架变形!
四,不同材质的影响
目前主流的车身保护件的材质一般分为硬塑料、复合材料、合金以及工程塑料。
有些为了兼顾一些美观性加入了镂空雕花处理CNC切割工艺之类。毒蛇一直是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的,美观只是其次。因为一款保护件如果起不到有效的保护车身的作用,充其量只是给视觉的一种享受吧。
本人更倾向于选用工程塑料,因为其制造过程更为严格把关。无论是耐磨程度、材料特性应对温差的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都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点。例如不会有金属材质腐蚀或热胀冷缩的问题,不会像硬塑料在极低温度冻裂的情况等等……
最后再提及一下车友们也经常选择的合金材质,现在随着技术的越来越发达。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金属也有其独特的优点。但鉴于目前国内市场的层次不齐再加上金属表面的极阳电泳处理后车友们一般很难判定里面是否有耐磨的金属元素。到底是廉价的铝合金?还是货真价实的耐磨金属?(普及一种耐磨金属:高猛耐磨钢Mn13,是一种抵抗强冲击、耐磨等耐磨材料中最佳选择。特点是外来冲击越大,其自身表层耐磨性越高但价格昂贵)所以介于种种因素工程塑料作为磨块是个人认为较为实用且性价比也高的选择!
总结:
1.尽量选择磨块接触面积大且厚度足够厚的防摔棒。
2.包裹性保护件请尽量选择覆盖面积大的。
3.把保护性放第一位,美观性放第二吧。
4.磨块材料选择上实用性最重要,毕竟这也可以算一种耗材。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