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骑着她的嘉陵嘉乐150穿梭重庆
提到重庆,首先会想到什么?或许大多数人的答案是:美女、火锅等元素。当然,作为一个在重庆生活了十余年的北方人,这些早已司空见惯。对于年轻来说,“平时忙于工作,闲时在梦周公”似乎已成常态,我也一样,这么多年来,好像还没有认真的去感受过这座城市的呼吸。

平淡的日子里,即便是骑着我忠实的伙伴——嘉乐150掠过大街小巷,也像是穿越电影幕布般匆匆——快门按下的是游客的惊叹,而我们这些"本地人",反而成了自己城市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就在某一清晨,刚一睁眼,我的脑海里就闪过一个念头:这个周末一定要骑上我心爱的嘉乐150,跟春天来一场的约会。

说干就干,抓住山城春天的小尾巴,我将和我的嘉乐150一起出发!
出发之前,不得不先夸自己眼光毒辣——嘉乐150的整体设计不仅充满了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香,也流淌着东方文化的独特内涵,特别是车身的汽车工艺烤漆,让嘉乐150在阳光的照耀下,完美诠释了什么才是“格调”!



此外,车辆还配备了智能多彩光环灯,手机APP调色盘可以直接选色,还可以通过外界音乐声控变色,这样的车主专属感,也能让每次骑车都能开启不一样的心情。

言归正传,骑上嘉乐150出发,首先来到了重庆最为繁华的地段——解放碑。不得不说,中兴路和八一路还真是不分时间、不分时候的拥挤,但当我拧动油门,一头冲进车流时,才真正理解嘉乐150的生存哲学——1330mm的短轴距搭配上115kg轻量化车身,就如同一把为拥堵路段量身定制的“手术刀”,它能精准切开车流与人流织就的蛛网,为我找到一条通往目的地的快速通道。

解放碑,全称人民解放纪念碑,是重庆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和城市精神象征。这座八角最初为激励抗战而建的“形柱体钢筋混凝土建筑,通高27.5米,碑顶四面镶嵌自鸣钟。它的历史可追溯至1940年,精神堡垒”,后于1947年改建为“抗战胜利纪功碑”,成为全国唯一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1950年,经刘伯承元帅题名后,更改为现名,其“碑”字少一撇的书法细节,源自中国传统碑刻的经典写法,暗含文化深意。行走于此,似乎我也明白了那句歌词——“重庆城、红岩魂”的深刻意义。


眼看就到了午餐时间,大脑却传来了“南山泉水鸡”的信号,为了避免拥堵,离开解放碑时,我将车把一拐,驶入了储奇门隧道,因为有数个连续弯道,所以它也被誉为重庆的“魔鬼隧道”;虽然一开始稍许胆怯,但在转向过程中,嘉乐150扎实的车架以及减震良好的支撑性,也让我驾驶起来信心十足。

穿过隧道后,我便行驶在了长滨路上。在这里,两江四岸的风景可以尽收眼底。既然此般风景甚好,那就稍作停留拍照!随后,我便快马加鞭向着南山疾驰,毕竟山顶观景台旁,那锅用山泉水煨了三个钟头的麻辣鲜香,可能早把整个街道都腌入味了。



嘉乐150虽然是一辆复古踏板车型,但骑行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它还是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动力响应——面对连续攀升的山路,发动机始终保持着线性的动力输出;而当需要借道超越前车时,搭载PUD高效动力平台的发动机能够在6000rpm就爆发出12.2N·m的最大扭矩,这种游刃有余的提速表现让每一次山道超车都充满掌控感。


停好车后,早已饥肠辘辘,只想赶紧大快朵颐。南山泉水鸡是山城江湖菜的代表作之一,发源于南山黄桷垭一带,因选用山间清泉烹制土鸡而得名。这道菜以“麻、辣、鲜、香”著称,现点现杀的跑山鸡斩块后,与本地青红椒、泡椒、花椒等猛火爆炒,再倒入泉水焖烧收汁,肉质紧实弹牙,辣中透出醇厚回甘。



吃完饭后,我继续出发,午后的倦意随着耳边吹过的风渐渐褪去。下一站——鹅岭!骑着嘉乐150在下山的过程中,其前后双碟刹与ABS构筑起了双重安全屏障,不仅刹车行程调教得恰到好处!而且无论渐进式的点刹还是突发情况下的重刹,都能给到刚刚好的制动反馈。特别值得称道的是ABS介入时的细腻边界感,既未粗暴打断操控节奏,又精准守住轮胎滑移临界点,配合正新轮胎的强悍表现,即便在连续发卡弯中,整车依然保持着令人安心的循迹性。这种“指哪停哪”的制动表现,也让我再一次对我的坐骑刮目相看。


正值午休时间,所以在我经过南滨路时,整体车流量不大。我骑着嘉乐150以80km/h左右的速度巡航,此时的感受就只有“身心解放”。不得不说,这辆只有150cc排量的复古踏板,在高速行驶时,行驶质感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虽然整备质量为115kg,但车身也没有出现“发飘”的情况。经过二十分钟的骑行后,我抵达了鹅岭。

这里较为出名的便是鹅岭二厂,由于外地游客太多,加之以前我来过,遂未进入。因为此刻,我的心早已飞到了另外一个比较冷门的地方——黄桷坪涂鸦街。

从鹅岭到黄桷坪这段不足10公里的城市道路,堪称驾驶耐性的终极考验——密集分布的红绿灯将行程切割成20余次启停循环。每当绿灯亮起时,我总会条件反射地深拧油门,但发动机的轰鸣声才刚刚响起,前方百米外就已亮起刺眼的红色警示。但就是在这种“刚冲过斑马线又遇停车线”的情况下,嘉了150座垫传递的细微震颤也十分均匀可控,这种“从容不迫”的隔振表现,展现出了越级竞争的沉稳气质。

终于,在经过半个小时的骑行后,我抵达了本次寻游的最终目的地——黄桷坪涂鸦街。停好车后,我便闲逛起来。


黄桷坪涂鸦街全长1.25公里,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世界罕见的露天涂鸦艺术集群。这条街的诞生源于2006年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的创意,旨在通过艺术手段激活老工业区的颓败肌理——以涂鸦覆盖37栋老旧建筑立面,既保留黄桷树庇荫下的山城生态,又以“修旧如旧”理念实现城市更新。

如今,街道两侧密布独立书店、手作工坊与先锋画廊,游客既可品尝梯坎豆花饭等本土美食,亦能参与街头速写、泥塑工坊等互动项目。

在这场春天的约会中,嘉乐150可以说是我的最佳伙伴。我看着它典雅出片的外观,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在回家路上,脑海里满是今天的记忆——解放碑的都市脉搏、南山的诗意栖居与黄桷坪的艺术狂欢,三处截然不同的景致在嘉乐150的车轮下交织成了一幅立体的山城画卷。
此刻,嘉乐150或许不再是一个通勤代步的工具,迎着夕阳,后视镜里的街景慢慢照进了我的内心——那个曾经在观音桥迷路的北方青年,正骑着时光的坐骑,与平行时空里八千次匆匆掠过的街景撞了个满怀。
我忽然发现,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正在夜晚的灯火中,与自己的影子温柔重逢。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