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越野车虬龙轻蜂凭什么火遍全球?
2017年,两款名为“白幽灵”和“轻蜂”的电动车型正式发布,这时大众才发现,原来国内还有这样一家名为“虬龙科技”的电动摩托车企业。同时感到惊喜的还有“虬龙科技”这款名为“轻蜂”的新奇车型。
在彼时的两轮车市场,燃油摩托车和电动代步车各自有着明确的产品界限,消费者也从未将电动与玩乐性能相联系。即使放眼海外市场,欧洲品牌KTM虽然在2015年就尝试了Freeride E系列车型,但其本质还是以越野车为框架将动力平台更换为电力驱动,因此,类似“轻蜂”这样从设计之初就以轻量化电驱为核心的车型仍然是空白。
尽管在国内,越野和林道一直都属于小众爱好,但在国际上此类运动特别受欢迎,比如红牛坠山赛、林道耐力赛、Supercross、AMA场地耐力赛等等拥有众多专业的赛事团队和观众,而”轻蜂”的出现让这类爱好者眼前一亮,轻量化的设计和电机强大的扭矩在越野运动中具备绝对的优势。直至2024年,“轻蜂”凭借巨大的优势和玩乐性已经成为了电动越野领域的代表性车型。
“轻蜂”的火热并非偶然,虬龙科技成立之初潜心研发两年,只为带来强大的电动力核心。同时在整车研发的初期就发现了市场上缺少“越野+电动+摩托车”的组合,通过自建工厂、整合上下游产业链,逐渐转型成为了整车厂家。由此虬龙科技才拥有了足够的实力打造出一台惊艳国际的产品。
由于受众的差异,实际上早期“轻蜂”的市场份额接近八成来自海外市场,国内对其更多是观望的态度,毕竟那时的消费者并不相信电动越野车能带来超越燃油越野车的乐趣。
林道越野需要车手对车辆拥有极高的控车能力,因为山地障碍多样,车辆并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反而是发动机瞬间的动力输出更加重要。主流的燃油越野车多为KTM、YAMAHA、HONDA、SUZUKI等品牌旗下的两冲程车型,虽然具备足够的低扭,但是重量一直限制着众多爱好者的发挥。
相反,“轻蜂”凭借轻量化的优势降低了林道越野的技术门槛,几十公斤的重量即便是羸弱的女生也可以驾驭。并且电机顺滑的动力输出也省略了档位切换的繁琐,曾经爱好者苦练的“两把油”、“翘头转向”等技巧都因为轻蜂的出现而变得简单。
与此同时,虬龙科技在国内也承办了多场越野赛事,将“轻蜂”带到了爱好者面前,让大众亲自体验”轻蜂”产品的性能优势,历经顶尖车手和市场的考验,打消了国内爱好者心中的顾虑。
虬龙科技自研动力平台至今在全球市场验证8年,目前“轻蜂”已经推出了2025款轻蜂X,动力平台更是达到了8000W的峰值功率,最大扭矩达到266N·m,而铝合金锻造车体构成的整车质量仅有57KG,性能和轻量化的优点很直观。
在此基础上,轻蜂的基础配置也以越野为目的打造,200mm前叉行程、回弹阻尼和弹簧预载均可调,267mm全可调气囊式后避震让它具备出色的越野属性。这些硬核数据让众多燃油越野车主成为了虬龙产品的忠实粉丝。
在小编看来,随着“轻蜂”、“极蜂”、“暴蜂”、“幼蜂”等车型的推出,虬龙科技的发展形势与国产新能源汽车类似,以电驱动为核心实现弯道超车,既然国产燃油摩托车较国际大品牌还有不小的距离,那不如切入市场空缺,从始至终贯彻轻量化造车理念,用自身强硬的实力开拓出新的天地。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