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都做不好,能做好大排吗?
前两天和几个摩友吃饭,席间有位老大哥,是我最开始摩旅的领路人,那是2012年。说起那个时候的摩旅,简单快乐,对于摩托车也没有多研究,整天就想着去哪里浪。大家骑的都是125、150之类的代步车,老大哥骑的GW250已经是最大排量了,那个时候250真的就是大排量。
这才7、8年时间,250顶多就算个入门车了,变化真是很快。现在车友聚会,车友群聊天,更多的也是聊车,大家对于摩旅的热情也没那么高。
排量升级的加快,个性化摩托车的增长,与摩托车文化的快速发展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大排量摩托车推向市场。
短短几年之间,似乎每个品牌都可以造大排量,且不说那些有些历史的老品牌,就连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品牌甫一亮相便是中大排量的热门车型。
这是个挺奇怪的现象,大品牌做小排量,小品牌做大排量,难道是大排量更好做吗?
每次的排放标准升级,对于通路车市场都是一次大洗牌,强势品牌越来越强势,占有率越来越高,低端品牌还是靠着价格守着固有市场,除非消费有巨大升级,这个市场的饭还有的吃,只是利润很薄,最难受的就是二线品牌,拼产品和品牌干不过一线,拼价格又搞不过低价车,尤其是在一线品牌产品不断下沉的情况下,二线品牌在通路车市场极为尴尬。
于是,转型升级来了。怎么转型?怎么升级?
做差异化,做大排量,是最好的方式,弯道超车嘛。
小排量拼的是品质、做工、价格、服务、渠道、宣传,是全方面综合实力的竞争;差异化产品就不一样了,拼的是卖点、利润空间、品牌宣传,只要产品有卖点,利润空间够大,又能忽悠,不愁没有市场。
这两年,靠这样的策略发家的品牌不在少数。从赚钱的角度来说,只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无可厚非,做企业就是为了利润,天经地义,也没啥好批判的。毕竟这年头,赚钱是王道。
一些挣快钱的小品牌和小厂家就不说了,基本都是行业过客,作为车友自己擦亮眼,别被忽悠了。
但是对于一些有历史、有志向的企业来说,要做品牌、做长久,还是得做练练内功。短时间内的市场成功和品牌运作,并不能掩盖产品上的不足,且不说性能和调教,光是各种质量问题就已经与品牌不符了。
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候会说是因为车主使用不当造成的,幸好是车主不太会骑车,要是车主都是会玩车的,真不知道这些车能禁得住几天豁。
(经典林道车DR650)
其实,转型做大排,还是拼的价格,同样排量价格比大贸便宜,所以,在价格面前,似乎又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你只花了那么多钱。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