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与新大洲本田RX125的美丽小城游记
作者:哈罗摩托 2020-8-16 10:53:00
行走在一个美丽小城中的RX125~
夏天其实是个很美好的季节,当然潮湿的雨天和中午令人发晕的烈日除外。
2020年的这个夏日的一天,在经历整个上半年那些令人不安和悲伤的恐慌后,我似乎有些找不到生活的节奏。
我时常想起停留在那个冬天的那些面孔,我时常想他们去了哪里,在世界的彼岸,那里会有阳光吗?
当然这不是一个关于寻找答案的故事,最近正好工作告一段落,受爱摩托的朋友之邀,在广州增城骑着新大洲本田RX125度过了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仅以这篇微型游记来记录一些所见所得罢了。
其实在没来广东之前,我这个湖南人对增城唯一的印象就是拍卖天价荔枝的社会新闻。按理说增城是广州的一个辖区,语言习惯也基本一致,可奇怪的是增城本地的朋友似乎并不把自己当成广州人,有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这或许便是小城的独立与骄傲吧。
对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其实是挂绿湖,湖水很清澈,甚至能倒影出天空,刚来就骑着RX125环湖跑了一圈,可能是许久没骑车出门玩了,骑着小踏板慢慢跑也挺开心的。
当地政府在湖边修了石栈道,我刚开始很好奇,所以凭借RX125轻巧车身的优势拐了进去,后来被工作人员提醒才知道摩托车不能进去,马上撤了出来。
其实增城这个地方看似远离市中心,但身处GDP大省广东的省会边缘,市政对基建的投入还是相当可观,在老城区被增江分隔的两岸共有三座桥,最有气势的当属双向两车道的增城大桥,也是我从住所出行的必经之处。
作为主干路线增城大桥上车流量大,平均车速也较快,不过好在RX125起步提速的过程从不拖沓,不然可少不了被后车滴喇叭。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桥边是当地阿伯垂钓的好地方。
增江一眼望不到尽头,有时候站在大桥中心,感受大车经过时地面微微的颤动,很有趣,你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是一体的。
桥的东岸有一个1978创意园,这里原本是个糖纸厂,与许多广州的被淘汰的工业园区一样,经过一番改造后,这里变成了吸引文创产业的特色小镇,也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圣地。
我最喜欢里面一个白色教堂,很有设计感,线条简洁高雅,应该是经常办西式婚礼的地方,不得不提外观凌厉的RX125在这片婚纱落下之地形成了相当强烈的反差,我就像个要去抢新娘的闯入者。
此外原来糖纸厂的烟囱被保留下来了,变成了一个相当有特色的地标建筑,这或许就是工业的浪漫?
在园区朋友帮我拍了一堆打卡照,遗憾的是美术馆歇业了,不过在这种工业风极强的背景下,只要你的车够上相,人怎样摆pose都可以。
或许有一天,哪位在这里影视后期公司上班的剪辑师会为其中一面墙停下脚步,他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但总会有那么一瞬间,他会沉入另一个不属于我们的时空。
看似乱糟糟的老城区街头巷口,留下的都是街坊们的生活印记,他们日复一日地延续着这座城市的传统,我骑着RX125在拥挤的道路穿行并不觉得累,踏板果然最方便,老城区的很多骑楼建筑保存完好,而且仍在使用,一般下面用作商铺,上为住宅。
慵懒的猫咪随处可见。
人们走在无形的集市中,如果有一天为了所谓文明将这里变成只有崭新小轿车才能穿行的大道,那些尚存的一丝人间烟火味也将不再了。
老城区挂绿广场附近有家老字号牛杂店,尽管店面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味道还不错,我好奇问朋友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他说以前上学的时候他经常来,说着他陷入了沉默,或许他是想起了昔日的伙伴们吧。
而拥有地铁站和商圈的新城区又是一番别然不同的景象,住在这片繁荣地段的时候,最大的烦恼便是纷纷攘攘的电动车让停车场几乎毫无空隙,不过好在RX125轻巧好挪车,女生也轻松应付得了,而且配置了无钥匙启动,找车启动一步解锁。
都市玩家,即刻出发,不得不提的是RX125作为高颜值踏板,极具科幻感的外型与的都市建筑突出的棱面相得益彰,简单来说,就是RX125能hold住各类场所,如果你是个潮人,又想有台兼具一定乐趣的通勤小踏板,它是张扬青春个性的绝妙伴侣。
与身为职业吃货的朋友们一起出门,唯一的好处就是永远不用想下顿饭吃什么,人在广东,日常下的馆子总是绕不开茶餐厅,虽然过去我是个无辣不欢主义者,觉得没有辣椒的菜没有灵魂,但这段时间还是被广东菜的设计精巧打动了,不过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都喜欢用干冰来制造烟雾袅袅的效果。
特别推荐:正哥客家菜的脆皮叉烧,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肥而不腻。
城市社会学家莎伦.佐金在她的著作《裸城(Naked City)》中探讨了对“原真性城市场所的生与死”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大概就是她以纽约为样本,描述了随着金融公司和地产商成为地方经济的主角,文化街区、艺术家Loft等地方成为大众消费场所,地方原生风土在某种程度上逐渐消逝。
引申一下,这也是今天很多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必然问题,“城市更新”的步伐下,有谁去真正关心过哪些落后于时代的人们呢,中产阶级们强调对过去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文化真正的载体,在这里落地生根的人。
不过好在这座慢节奏生活的小城,这样的矛盾并不是很尖锐。
一天中我最钟情的时刻是黄昏,我喜欢忙完手上的事后,骑上RX125直奔增江画廊,这条沿着增江铺设的美丽绿道。
这是个彻底放空自己的地方,最适合骑RX125这种发动机运行稳定,排气声也不吵的车,路两边的草坪斜坡常令我想起《头文字D》电影开场的那个场景,青涩的拓海与夏树相遇,他们那时并不知道故事的结局。
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日落不过是一个周期。
小城故事多,看似一幅画,听似一首歌,这里告一段落。
我与RX125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夏
7月 2020夏天其实是个很美好的季节,当然潮湿的雨天和中午令人发晕的烈日除外。
2020年的这个夏日的一天,在经历整个上半年那些令人不安和悲伤的恐慌后,我似乎有些找不到生活的节奏。
我时常想起停留在那个冬天的那些面孔,我时常想他们去了哪里,在世界的彼岸,那里会有阳光吗?
当然这不是一个关于寻找答案的故事,最近正好工作告一段落,受爱摩托的朋友之邀,在广州增城骑着新大洲本田RX125度过了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仅以这篇微型游记来记录一些所见所得罢了。
其实在没来广东之前,我这个湖南人对增城唯一的印象就是拍卖天价荔枝的社会新闻。按理说增城是广州的一个辖区,语言习惯也基本一致,可奇怪的是增城本地的朋友似乎并不把自己当成广州人,有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这或许便是小城的独立与骄傲吧。
对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其实是挂绿湖,湖水很清澈,甚至能倒影出天空,刚来就骑着RX125环湖跑了一圈,可能是许久没骑车出门玩了,骑着小踏板慢慢跑也挺开心的。
当地政府在湖边修了石栈道,我刚开始很好奇,所以凭借RX125轻巧车身的优势拐了进去,后来被工作人员提醒才知道摩托车不能进去,马上撤了出来。
其实增城这个地方看似远离市中心,但身处GDP大省广东的省会边缘,市政对基建的投入还是相当可观,在老城区被增江分隔的两岸共有三座桥,最有气势的当属双向两车道的增城大桥,也是我从住所出行的必经之处。
作为主干路线增城大桥上车流量大,平均车速也较快,不过好在RX125起步提速的过程从不拖沓,不然可少不了被后车滴喇叭。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桥边是当地阿伯垂钓的好地方。
增江一眼望不到尽头,有时候站在大桥中心,感受大车经过时地面微微的颤动,很有趣,你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是一体的。
桥的东岸有一个1978创意园,这里原本是个糖纸厂,与许多广州的被淘汰的工业园区一样,经过一番改造后,这里变成了吸引文创产业的特色小镇,也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圣地。
我最喜欢里面一个白色教堂,很有设计感,线条简洁高雅,应该是经常办西式婚礼的地方,不得不提外观凌厉的RX125在这片婚纱落下之地形成了相当强烈的反差,我就像个要去抢新娘的闯入者。
此外原来糖纸厂的烟囱被保留下来了,变成了一个相当有特色的地标建筑,这或许就是工业的浪漫?
在园区朋友帮我拍了一堆打卡照,遗憾的是美术馆歇业了,不过在这种工业风极强的背景下,只要你的车够上相,人怎样摆pose都可以。
或许有一天,哪位在这里影视后期公司上班的剪辑师会为其中一面墙停下脚步,他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但总会有那么一瞬间,他会沉入另一个不属于我们的时空。
看似乱糟糟的老城区街头巷口,留下的都是街坊们的生活印记,他们日复一日地延续着这座城市的传统,我骑着RX125在拥挤的道路穿行并不觉得累,踏板果然最方便,老城区的很多骑楼建筑保存完好,而且仍在使用,一般下面用作商铺,上为住宅。
慵懒的猫咪随处可见。
人们走在无形的集市中,如果有一天为了所谓文明将这里变成只有崭新小轿车才能穿行的大道,那些尚存的一丝人间烟火味也将不再了。
老城区挂绿广场附近有家老字号牛杂店,尽管店面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味道还不错,我好奇问朋友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他说以前上学的时候他经常来,说着他陷入了沉默,或许他是想起了昔日的伙伴们吧。
而拥有地铁站和商圈的新城区又是一番别然不同的景象,住在这片繁荣地段的时候,最大的烦恼便是纷纷攘攘的电动车让停车场几乎毫无空隙,不过好在RX125轻巧好挪车,女生也轻松应付得了,而且配置了无钥匙启动,找车启动一步解锁。
都市玩家,即刻出发,不得不提的是RX125作为高颜值踏板,极具科幻感的外型与的都市建筑突出的棱面相得益彰,简单来说,就是RX125能hold住各类场所,如果你是个潮人,又想有台兼具一定乐趣的通勤小踏板,它是张扬青春个性的绝妙伴侣。
与身为职业吃货的朋友们一起出门,唯一的好处就是永远不用想下顿饭吃什么,人在广东,日常下的馆子总是绕不开茶餐厅,虽然过去我是个无辣不欢主义者,觉得没有辣椒的菜没有灵魂,但这段时间还是被广东菜的设计精巧打动了,不过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都喜欢用干冰来制造烟雾袅袅的效果。
特别推荐:正哥客家菜的脆皮叉烧,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肥而不腻。
城市社会学家莎伦.佐金在她的著作《裸城(Naked City)》中探讨了对“原真性城市场所的生与死”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大概就是她以纽约为样本,描述了随着金融公司和地产商成为地方经济的主角,文化街区、艺术家Loft等地方成为大众消费场所,地方原生风土在某种程度上逐渐消逝。
引申一下,这也是今天很多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必然问题,“城市更新”的步伐下,有谁去真正关心过哪些落后于时代的人们呢,中产阶级们强调对过去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文化真正的载体,在这里落地生根的人。
不过好在这座慢节奏生活的小城,这样的矛盾并不是很尖锐。
一天中我最钟情的时刻是黄昏,我喜欢忙完手上的事后,骑上RX125直奔增江画廊,这条沿着增江铺设的美丽绿道。
这是个彻底放空自己的地方,最适合骑RX125这种发动机运行稳定,排气声也不吵的车,路两边的草坪斜坡常令我想起《头文字D》电影开场的那个场景,青涩的拓海与夏树相遇,他们那时并不知道故事的结局。
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日落不过是一个周期。
小城故事多,看似一幅画,听似一首歌,这里告一段落。
我与RX125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文由自媒体帐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能喜欢
Copyright © 摩托车二手网
联系我们、公众号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