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养得起一辆KTM 390 DUKE吗?
这年头再提北漂,挺俗的,有点林黛玉的感觉。
所有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就你能BB?
对于所有人来说,北漂除了意味着要从收入中割分掉一定基数的硬成本之外,还要长期面对漂泊无依的状态,时不时地就要向内心的苏格拉底发起灵魂拷问。
前两天,我在北京大德良驹订了辆KTM 390 DUKE,在交订金之前我给自己算了笔帐,犹豫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今年是我来北京的第四年,没有给自己做过太多的规划,来北京原本是为了开赛车,开着开着就牵扯到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现在感觉自己像一颗树一样,就种在这里了。四年时间从汽车到生活方式到财经,没发现什么路径依赖的迹象,一直在变动。
虽然房租很贵、忙到天天只能叫外卖、没有通勤工具。但看着工体北路上的háo车和国贸金融街忙碌的白领金领,觉得今后要是可以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自由地荡起双桨,或许也挺爽的啊。
自从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我就停不下来了。
但北京并没有那么友好,我没有摇号资格,就算有摇号资格也有很大的几率拿不到指标。
刚来的时候就知道,摩托车可以随便买,不限制指标,京B牌照可以让我缓解大部分的通勤焦虑。但总觉得骑摩托有种骑驴的感觉,我全身露在外面,以不快不慢的速度挤在环线上,两只脚要不停地勾勾踩踩,随时都可能因为手忙脚乱被甩下来或者追了尾。
怂了挺长时间。
当时还住在西边,房子很大,租金很便宜。换了工作后搬到东边,房子很小,租金翻番。
然而在预算最艰难的时候,决定要买辆摩托车,还是一步到位那种。
经亲测,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倒。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兼顾金字塔底端的生理需求(包括生存需求、住房等需求)和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
买一辆OK的摩托车有助于自我实现的顺利推进,是吧。
买辆国产摩托确实是混到一个京B牌照高性价比的好办法,但我坚决不做支持劣币驱逐良币的一份子,也不想天天骑着不喜欢的摩托车在马路上来回突突。
我在店里还试了250,感觉动力满足不了我膨胀的驾驶欲望。还关注了宝马G310R,同样是单缸水冷发动机,比390少了80cc,骑起来存在排量上的差距,但引擎调校得平顺温和,可以感受到宝马的引擎调校的深厚功底。
低速时油门小开合度的表现要比KTM好很多,但KTM低速时的顿挫感我认为应该是可以靠完美的油离配合来解决的。
G310R拿直降一万块来诱惑我,大概意味着降了裸车价的20%-25%,也就是直接打了个8折,我丝毫没为所动。
大概是因为瞄着S1000R、Z1000这样的大排量入门的摩托车,把自己的起点给拉高了,390cc变成了心理预期的底线,其他的再小排量的还没试就已经被自动淘汰。这种做法对钱包十分不友好。
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内向,想用一些张扬的东西来对冲这种寡淡的感觉,借车的力量让自己整体看上去更有侵略性一点。
我下单的时间节点正好赶在国三换国四的时候,能成为摩托车国四排量标准的初期参与者,直接的影响就是,我的车是处在保值的峰值上的,出手时会比这个时间节点前和节点后的车更有拒绝议价的条件背书。
所以,多少钱才能养得起一辆KTM 390 DUKE?
这个账单是初次购车时的费用明细,仅供参考:
裸车价:47800
购置税:4230
交强险、车船税等:760
挂牌费:1200
商业险全险:约3200
凯励程两年:3030
(以上为店内代办费用)
所以初次购车的话,在支付裸车价之外,还要付12420元的其他费用。这些费用中有6990元是今后每年必须支付的保险费用。
首保在1000公里,之后每7500公里保养一次,每次店内的保养费用在900元左右,包括工时费、瑞士全合成机油两支、390机滤等。
除去油费,以每年保养两次的频率算下来,KTM 390 DUKE每年的用车费用大概在1万元左右,平均到每月大概1000元左右的用车支出。
相当于一辆一般B级车的用车费用,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上商险的全险,这样的话年度用车成本可以保持在8000元上下。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