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中国手工定制摩托大牛 - 王东亮

作者:哈罗摩托  2015-3-30 10:42:00

与汽车行业不同,国际上能够为客户提供手工定制摩托车的工厂简直凤毛麟角,除了美国的 Confederate Motorcycles和意大利的Bimota。而中国的手工定制摩托车工厂更是难觅其踪,直到在下于近日将这位全程自行设计并采用手工打造定制摩托车的顶级大牛给挖了出来。



在国内,提起“手工定制车”五个字,国人脑海中首先反应出来的会是劳斯莱斯、奢侈品等固定俗成的印象……随着机车文化的兴起,国内开始出现一些改装车、组装车和定制车的大咖,然而今天我挖到的则是个绝对自行设计、全程手工打造的定制车大牛,因为你看过了他的作品之后就会发现,大咖、GEEK等词已经显得苍白,不足以表达你的惊艳。与其他大咖不同的是,他刻意低调,甘居幕后,不开店、不设展厅,如果不是朋友的引荐他甚至不愿接受采访和拍摄,每天一头扎在工厂里,只做一件事:专心造车。


无论是长江、凯旋、宝马、哈雷、杜卡迪等知名的重型机车,还是随知性女神奥黛丽·赫本和《罗马假日》经久不衰的小铁皮VESPA,经王东亮设计改装或加上边斗之后,立即绽放出个性夺目的异彩。


2015年的二月初,我和朋友辗转找到北京市来广营北路附近,位于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的“赤铁改装”,专程探访国内唯一手工定制摩托车大牛王东亮和他的定制工厂。


待油箱安装调试完毕,该车即可宣告竣工


曾经醉生梦死 一朝洗心革面


在网络上,“天下太平”的网名知名度远远高于王东亮的真名。提起青春,提起与摩托车的结缘,完全利益于王东亮那段军旅戎马生涯,可是你一定难以把这个根红苗正的手工摩托车设计师和一个赌徒联系在一起。没错,就是他,是人都会走错路做错事,他也曾经魔鬼缠身,醉生梦死。


上世纪70年代末,王东亮在北京空军司令部服役,接触到当时担任部队交通运输和后勤保障的重要装备——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从一个军人“人格分裂”为半个军人+半个挎子迷,当时的他并未预见到,摩托和挎子从此将会扮演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角色。


聪明、灵活、敢于行动,是王东亮的天赋,汹汹而来的改革开放之风给中国商界带来无限生机,他适时地抓住了一些机会,从象房虫一样的倒房生意,到为地产开发商的工程提供建筑模板,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每单利润高达几百万元……王东亮“做大了”。


这个阶段,钱对他来说,只是银行帐户上频繁变化的数字,没有格调,没有梦想,没有旅行……为了拿到更多建筑工程,“围客户、赚钱”是他生活的全部,所有时间扔在了牌局上——陪客户打牌。


人生在世,两件事坚决不能沾:一个是赌,一个是毒。不幸的是王东亮沦落为一个真正的赌徒,牌桌上大进大出毫掷千金,帐户里的钱每晚流出几十万,眼不眨、心不疼,他自信牌桌上输掉的,迅速就能从生意上赚回来。


港片《蛊惑仔》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就在王东亮沉溺赌局无法自拔时,一桩意外突发事件迎头给他沉痛一击,战友因赌博的一次事故失去了性命,如果不是这次战友的事件,也许王东亮会放任自己继续在赌场沉浮,反思平步青云的这条轨迹,他找不出丝毫能够为自我所肯定、所认可的存在价值,料理完战友的后事,王东亮决心戒赌。


痛失战友之后,经过一年的反思调整感觉不戒赌这辈子就没有未来!想要戒赌,首先就要离开牌桌,这意味着不再陪客户应酬、不再有大订单,他艰难地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奢靡帝国自此土崩瓦解,片甲不留。


金盆洗手谈何容易?若没有心坚如铁的意志,任何人都难以接受悬殊如此之大的生活改变:金钱、洋酒、美食、大单……全部成为过去式,一切回归零点重头再来,此时的王东亮,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该去往何处。


边斗加装完毕,即将交付的宝马


一屋瓜皮斗 满院废挎子


为了离开牌桌,他低迷而徬徨地四处游荡,无所事事的他结交了一批“挎友”,和大家结伴出游来消磨时光,于是,挎子再次和风细雨地重新潜入他的生活。在和挎友们玩车的过程中,王东亮不期结识了两位“贵人”:美国人白杰夫和美籍华人简仲强,从此他从玩车步入了一个更专业的领域:造车,手工定制摩托车!


部队服役经历让王东亮练就一身集玩赏、维修、拆装边三轮于一身的本领,眼见当年纯粹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挎子,后来已变身为血性男儿的大玩具,成为一种时尚,并且日益追求个性化、创新化,令他突然萌生出改装、定制、手工打造挎子的计划。这个计划把他从颓丧中及时地拯救出来,帮助他重新振作,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


在手工定制车工厂,你找不到奢侈品展厅的高大上,正是技师们变废为宝的精湛技艺,让这些蒙尘的零配件重新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2005年是王东亮人生的一个分水岭,用他的话说:这段时间的际遇,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一个契机。


世间万物,皆逃不出DNA的规则,王东亮造出来的手工定制车,带有“赤铁”独一无二的DNA,任你跑遍全国,找不到第二部一模一样的,原因很简单,自幼对美术造诣极深的他,造车方式与众不同,不设计,没图纸,不用电脑,一切设计方案都在他脑海中构思。


举例来说的话,如果你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战役打响之前,你脑中已经形成一整套战略思路,这场战役的诉求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结果?具体细化到战场的方位、地形地貌、布阵,前后方部署、调度、协调,战术策略,武器准备和补给等……


你试过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一件事,能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吗?王东亮能做到,每当面对一辆要改或要做的机车时,他便俨然变身为披挂上阵的将军,能够凭籍经验迅速在心里将设计方案勾勒成形,面前的车在他眼中已经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艺术成品。



2005年,王东亮开始发奋造车,做事业不同于投机,期间他也经历过与合伙人因目标不同而被迫散伙的不愉快,但是既然认准并选择了这条路,用爬的也要往下走。


短暂的挫折之后,王东亮依然执着于手工定制车,醉心于每一次的打板、切削、装配、调整、剖光,骄傲于堆满一间间库房的配件和车迷朋友留在这的纯铜头盔、硬币……他人眼中毫无价值的“破烂”,在他看来全是无价之宝,实现每一辆车的个性和创新设计,就靠它们帮忙了。


每次来到太平的工厂,首先进入视野的总是堆积如山的挎斗,他最擅长的是给长江750边三轮改换宝马发动机、变速箱,把老长江的性能提到更高,外观改得更加个性化。


同时,给宝马、凯旋、哈雷、杜卡迪、VESPA等经典品牌的两轮摩托车加装边斗,也是王东亮的拿手活。无论是印第安的小尖斗,还是陆王的船形斗,或是VESPA的瓜皮斗,对他来说都不难,无非是叮叮当当一番。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之外,摩托车上的任何部件,没有他不能改、不能造的。



龙车2008 献礼奥运


2007年夏天,北京迎接奥运的气氛越来越浓,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美籍华人简仲强先生想要打造一辆融入中美文化的龙车(龙形机车),他找到了王东亮。


这辆龙车,除了采用美国知名的哈雷发动机,车轮、轮毂、车把护套、脚刹采用美国原装件,除此以外全部的配件在北京手工制作,共费时3个多月才完成。车上八个中国人喜欢的元素和图腾都是非标准件,以不锈钢为材料。由于不锈钢比钢材硬,每一个待加工件都经由资深的技师用激光或水刀切割、打磨、抛光等,完成各道精细工序。



车身的油箱和“长城”造型,全部由王东亮负责制作。在制造油箱时遇到一定难度,斟酌上是由他和他的班子用铁板敲出来的。从焊接“钢勺”也就是龙脊背鳞片的排列上就能看出这上面有相当的难度,烧焊的几位师傅相当配合,完工后大家的手指、手掌都不同程度烧伤了。之后细数,油箱和后挡泥板上共焊造了超过五百多个不锈钢西餐汤勺。紧接着,王东亮又会同他的钣金师傅,以薄铁板敲打出“长城”造型的前轮板,并完成全车架喷漆工艺。



龙车的竣工,整合和一群对工艺求精的师傅们的智慧与心血,这辆结合文化艺术和工艺技术的、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放进取精神的龙车得以在奥运来临前面世。


为了保证龙车的按时完工,王东亮和他的赤铁师傅班底加班加点,无怨无悔,他们既支持了简仲强先生的梦想,也为献礼奥运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当龙车赠送给奥组委的时候,王东亮和每一位对工艺精益求精、亲手参与龙车制造的师傅们心中充满由衷的自豪。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春节后,未出正月,“赤铁”改装工厂的员工已经全部归队,在开工前先检修设备、工具是大家节日后的必修功课,这是王东亮的铁令:先修东西,后干活。究其原因,工厂的很多工具都是自己特制的,一旦开始生产就很难再抽出专门时间去维护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大家已形成惯例,每次节假日回来之后,先把全部设备工具检修排查一遍。



外界印象中,私营企业的老板或厂长,往往和压迫榨取等贬义词划着等号,象王东亮这种对生产车间严格要求安全第一,且不提倡加班的老板,实属难得遇到。


在赤铁的车间,为安全起见,明确规定除了车床、洗床之外,其他加工操作必须戴口罩和手套,除非十分紧急必要,否则员工平时从来不用加班。王东亮想得很清楚,员工任何事故,不仅导致生产和效益受到影响,更容易让企业主背负一笔心理债;如果动辄强制员工加班,必然令员工产生逆反,长此以往,员工在八小时内给你磨洋工,你又奈何?小业主和企业家的区别,或许就在这些经营理念上的点滴之间。



与太平聊天,最大感觉是乐天和无压力,他的笑容贯穿全程,毫无违和感。


对于自己,他谦逊地定义为“手艺人”。自从干起手工定制车这行,收入跟做建筑模板时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不及之前的1/50,对于物质惯了的人来说定然难以适应,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告别昨天、重新找到生命亮光的人来说,过简单的生活、做快乐的事,王东亮充满感恩和知足。虽然他喜欢半开玩笑地说“没办法才干上这行”,然而我更愿意理解为——其实是他选择了这行。



在部队服役时,挎子在他眼里是一个破烂玩意儿,一个大铁家伙,没意思,不好骑。后来为了戒赌玩起了挎子,变身准玩家,挎子成为帮助他融入群体的媒介,如何玩起来、玩得更好更有意思,是件颇具挑战性的事情,挎子在他眼里有了味道,回忆,毕竟是为战争而研发的交通运输工具,承载着当时一代人的历史情怀。


直至开始跻身于造车行列时,他自信应该能够做得更好。可现实是虽然民间工艺一再进步,但老的历史年代和工艺味道却无论怎么做也复制不出来,和老工艺出来的东西不一样,受水、空气、材质……等等因素甚至思想创意的制约,当年的人,想法和手艺都简单纯净,配料和严谨性也和现在偷工减料的做法大不相同。因此他大量的时间心血付出在技术攻坚以及向工厂的技师员工们传授工艺上。



谈起出手的作品,王东亮在记忆中反复搜索,始终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用他的话说是“永不满足,老想回炉,感觉每件作品都仍有改进的空间,却又受时间所限。”



为纪念逝去挎友小海特制的一千个茶壶,在小海追悼会上义卖的款项捐赠给小海遗孀。


国内各地摩友来访时,几乎全都尝过这这口大柴锅炖出的美食。


王东亮引以为傲的手工铜头盔,不过脖子细的人慎戴,很沉!


如今的王东亮,已将工作向兴趣转变,不再大喜大悲,一心琢磨着如何在适当时机扩大工厂规模。他唯一的心愿是,将来圈子里一提起是王东亮做的车,都认可,就是最大成就感。


我大胆设想道:“如果有一天,外界有收藏家专门提出只要是王东亮出品就抢购收藏,你是不是会很开心?”他听到有点憨实又略带憧憬地笑了起来,不知我是否有点坏,给手艺人描绘了一副成为巨匠大师的美好愿景。



接近文章收尾时,既不是初次采访,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恰逢一位女孩搁置很久的哈雷大滑翔准备送来改装。于是我和“太平”王东亮约定,我会追踪一下这辆车的改装进展,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品竣工,就把图片发给我们,手工定制车这个开篇,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本文由自媒体帐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标签:摩托定制大牛
您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