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四缸强势对决 | QJMOTOR赛600RS VS 无极RR660S对比评测
QJMOTOR赛600RS和无极RR660S是国内目前最为抢眼的两款四缸仿赛车型,以高颜值和高性能著称,并同属国产摩托车品牌的第一梯队,不过由于受到企业自身对产品定位的影响,不同的细节配置也让两车形成了各自独有的产品特点,两者到底孰强孰弱?让我们一起走进赛600RS与RR660S,看看两款国产仿赛的精彩对决吧!

先来介绍一下两车的基本情况。赛600RS和RR660S均为仿赛车款,并同时配备了DOHC并列四缸16气门水冷发动机系统和6挡变速机构,两车的实际排量非常接近,其中赛600RS为680mL,而RR660S则为662.8mL。

产品外形
先来看看两车的颜值,首先,赛600RS作为QJMOTOR旗下的中排量仿赛车型,其整体外形设计更加倾向于欧系车型的审美风格,车身轮廓主打运动,视觉表现丰满流畅,对车身线条的尺度拿捏可以说是相当老练。

赛600RS(左上,左下),无极RR660S(右上、右下)
而无极的RR660S在外形表现上,则更加倾向于日系车型的设计风格,其前脸造型和车身侧面线条在很大程度受到Y系审美潜在影响,视觉表现犀利、硬朗,战斗感十足。

赛600RS(左上,左下),无极RR660S(右上、右下)
对比点评:外形评判较为主观,车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进行选择。赛600RS紧凑夯实,给人一种相对成熟的视觉冲击力,而RR660S较为年轻化,同时也具备更多的拿来主义色彩。

油箱容积
首先从油箱容积来看,赛600RS的实际容量为16L,而无极RR660S则为15.5L,其差值在0.5L左右。

避震器配置
而在悬挂系统结构上,赛600RS与RR660S均采用了前双回路倒置式避震器和后单回路避震器,所不同的是,赛600RS的前后减震为国际一线的马祖奇(Marzocchi)品牌,并具备前后避震预载可调与阻尼可调两项功能。而RR660S仅具备后避震预载可调功能,同时其官网也并未标明前后避震器品牌。

赛600RS(左上,左下)采用马祖奇品牌,前减预载可调,无极RR660S(右上、右下)品牌不可查,前减不可调。

赛600RS(左上、左下)后减震有预载可调手柄,无极RR660S(右)采用常规调节方式,需使用专业工具调节。
因此,就避震器的功能性与品牌表现来看,赛600RS较RR660S而言,无疑具备更为优势的产品力表现。
制动系统配置
制动系统方面,两车均采用ABS+TCS及浮动盘结构。赛600RS采用的是brembo前四活塞卡钳与后双活塞卡钳的配置组合,不仅如此,为提升骑行者的使用手感,并增强制动器工作效率,赛600RS还引入了brembo品牌的直推上泵,以全面优化制动系统的瞬时反应速度,确保更为线性的制动器工作特性。

赛600RS(左上,左下),无极RR660S(右上、右下)
无极RR660S搭载的则是前brembo四活塞卡钳和后日信双活塞卡钳的配置组合,在直推上泵的品牌选择上却相对小众。

赛600RS(左),无极RR660S(右)
赛600RS以前320mm和后260mm制动盘直径领先RR660S,而这样的设定无疑会让赛600RS在整体制动性能发挥方面,进一步拉开与无极RR660S的距离。
轮胎配置
在轮胎选择方面,赛600RS与无极RR660S在总体尺寸参数上基本保持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赛600RS采用了来自正新的高端轮胎品牌——玛吉斯半热熔轮胎,而无极采用的则是CST原厂的半热熔轮胎,在品牌力表现上,赛600RS似乎显得更有底气。

赛600RS(左上,左下),无极RR660S(右上、右下)

传动系统
相较于轮胎,赛600RS在传动系统的选择上,优势表现更为明显,赛600RS搭载的是DID品牌的齿形链条,具备低噪音、高耐磨与高传动效率等多项性能优势,而RR660S采用的则是顺峰链条,因此在整体产品口碑表现上,还需要经过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赛600RS(左),无极RR660S(右)
动力系统
除了以上配置差异外,赛600RS与无极RR660S最大性能差异主要在于发动机的核心调校,其中赛600RS搭载的是一台680mL的DOHC并列四缸水冷16气门发动机系统,可在11500转时爆发74.5kW的最大功率,在9000转时爆发68N·m的最大扭矩,其压缩比为 11.5:1。

赛600RS(左),无极RR660S(右)
而无极RR660S在动力系统参数方面,搭载的是一台自研的DOHC并列四缸水冷16气门发动机,具备662.8mL的实际气缸容积,该发动机可在11500转时爆发74kW的最大功率,并在10000转时输出64N·m的最大扭矩,其压缩比为11.8:1。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知,赛600RS在实际排气量方面,较RR660S大了约17.2mL,其功率大了约0.5kW,并同时具备4N·m的性能优势。

赛600RS(左),无极RR660S(右)
从发动机机械层面来看,赛600RS和RR660S的最大功率点均在11500转爆发,而赛600RS最大扭矩点则比RR660S低了约1000转,这意味着,赛600RS可以在更低的转速获得更强的加速表现,其中低速动力跟随也会更为灵敏、强劲。

赛600RS(左),无极RR660S(右)
实际上,赛600RS在动力调校上更加倾向于街道化的动力输出,主要目的是确保整车具备较强高速特性的同时,着重强化车辆的前段动力发挥,说人话就是让该车具备更强的民用化动力特征,使其能够兼顾实用化骑行的动力需求。

赛600RS(左),无极RR660S(右)
而无极RR660S的动力系统则更加偏向于赛道化的动力调校,通过提高扭矩点的转速,来实现与功率点的有效衔接,以强化整车的运动性,其优势在于可以为整车获得更强的极速体验。

对比点评:赛600RS以“仿”为主,以“赛”为辅,而无极RR660S则刚好相反,而这也意味着,赛600RS的上手门槛与日常动力体验会较RR660S更具亲和力,也更容易被多数用户所接受。
体感表现及轻量化
说完动力,我们再来看看两车的实际体感表现。RR660S与赛600RS在轴距表现上完全相同,均为1450mm。而在座高表现上,赛600RS具备815mm与830mm的两种座高设定,RR660S则覆盖780mm、810 mm、830mm三种座高布局。但从实际骑行感受来看,RR660S的车身重心相对靠上,对1.70米以内身高的人群而言,上手压力明显增大,需要一定熟悉期和上手时间。

赛600RS(左),无极RR660S(右)
而赛600RS则完全不同,首先是车重仅为206Kg,较RR660S的215Kg轻了约9Kg左右,其次是赛600RS在车身重心布局上,其体感表现明显靠下,因此车身表现更显轻盈,也更易掌控,上手难度明显较小。就个人感受而言,赛600RS的实际体感重量几乎与400mL级别的仿赛车型持平,具有更加出色的翻身效率,特别是在突遇连续高速弯的情况下,轻量下沉的车身结构往往能大幅降低骑行者的上身操控压力,减少大动态时的疲劳感,让骑行驾驭更为顺畅,这也意味着,赛600RS在多数场景下,会拥有比RR660S更为宽泛的适应人群。

赛600RS(左上,左下),无极RR660S(右上、右下)
功重比和加速性能
对于同级别的仿赛车型来说,在动力性能接近的情况下,功重比的发挥对整车的性能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赛600RS与无极RR660S的参数来看,其赛600RS的功重比为2.765Kg/kW ,无极RR660S则为2.9Kg/kW,差值为0.144Kg/kW。

赛600RS(左上,左下),无极RR660S(右上、右下)
而从两车的实际零百加速成绩来看,在相同路段、相同车手的情况下,赛600RS与无极RR660S零百加速分别为4.04秒和4.57秒,赛600RS再次以0.53秒的优势胜出。而这正是对赛600RS车身重量,发动机中低速动力调校,以及功重比发挥等多重性能合力的一次集中体现。

赛600RS(左),无极RR660S(右)
结 语
通过两车的对比可以得知,相较于无极的RR660S而言,QJMOTOR摩托凭借多年的大排量车型研发经验,不但配套体系更为完整,同时其产品的完善度和成熟度也明显更强,这也让赛600RS在人机骑行体感表现、操控感受、动力细节发挥以及产品定位方面,都较无极RR660S更显优势。

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大排量高性能车型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海量的实验数据不断积累,从而才能实现整车各系统部件的高效协作,而这对于后来者的无极而言,或许还需用更多的时间去打磨。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