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黑鸟CBR1100XX家族编年史
铃木家有隼!川崎家有六眼!雅马哈家有V-MAX!那本田家有没有类似于这种的纯粹的速度机器呢?还真有!不过就是停产的比较早。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说说老车友心中的那个传说:本田黑鸟CBR1100XX。
之前和大家聊过,日本厂家的习惯是一个车型有一个开发代号或者是车型编号。而如果车型换代了或者做大改款了,一般来说这个代号就会发生变更。如果没有变更的话那么我们就默认这款车没有换代或者是改款。
本田黑鸟CBR1100XX从1996年上市到最终停产只用了一个开发代号:SC35。换句话说这个车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面本田都没有给他换代过,最多就是改款。
所以网上所说的那些第几代黑鸟的言论是没有官方支持的,黑鸟这款车从始至终只有一代,但是这款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有两次比较重大的改款。
我们还是从这款车刚上市的时候开始说吧。
本田最早的想法是开发一款CBR1000F的后继车型,但是CBR1000F车型第1代发布于1987年,整个车型车体发动机的设计理念已经显然跟不上时代了。
而且当时公路旅跑的概念逐渐被专门的旅行车所替代,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所以本田干脆推翻了原来的想法,将原本“有着不错的性能的旅行车”的想法改成了“可以拿来进行摩旅的运动性能车”。
- 外观设计能立即感受到高性能 - 设计应能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卓越性能。
- 精湛工艺引发自豪感 - 越是使用越能感受到它的精细工艺,从而对它产生深厚的感情。
- 令人兴奋的加速性能 - 不仅要有操控,还要带来令人兴奋的加速感受。
- 灵敏的操控性 - 拥有中级车型般易控的操控性。
- 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 在高速行驶中仍能尽情欣赏周围景色,且保持稳定。
- 可靠的制动性能 - 拥有高速机车所需的强劲制动力,并易于控制。
- 优质的振动感受 - 在任何转速下都有出色的振动感受。
- 舒适的双人骑乘 - 解放乘客受困于不舒适双人骑行的苦恼。
- 安心的夜间骑行 - 即使在夜间行驶,仍能尽情体验最高性能。
- 世界最快 - 创造摩托车历史上的最高速记录。
CBR1100XX中的"XX"字母代表了本车型是本田追求极致的"X"系列车型中更加究极的存在。
顺带一提,超级黑鸟这个名字源自美国空军的超音速侦察机SR-71,也被称为"黑鸟"。
本田,或者说日系厂家其实很少给自己的车型取一个单独的名字。而这款CBR1100XX却拥有属于自己单独的名字:黑鸟。
这个名字源自于本田内部在开外观评审会的时候,其中一位设计是一位航空发烧友。当他看到CBR1100XX的设计稿的时候脱口而出:“这简直长得像那款黑鸟飞机一样啊!”
然后那张黑鸟设计稿成功中选,“黑鸟”这两个字也在那段时间成为了这款车型内部的开发秘密代号。后来大家又觉得黑鸟这个名字完美契合了CBR1100XX的开发目标之一"目视可及的高性能"的设计理念,因此这个富有代表性的命名才最终被采用成为了商品名称。
而这个航空发烧友就是后来坐到本田摩托车车辆开发生产事业执行董事的铃木哲夫。他除了负责过黑鸟的研发之外,还做过CB400 SF车体的开发
除了黑鸟之外,铃木哲夫同时也是VT250F这款高转速引擎的负责人,可以说是一位非常了解高转速发动机的专家。
1999年,也就是本田黑鸟上市的三年之后,本田给这款车做了一次比较大的改款。但是车型开发代号依旧是SC35,所以说这一次改款不能算是换代。
改款的主要优化点是以下这些:- 进气口的蜂窝状格栅发生了变化
- 采用了HISS(防盗芯片钥匙系统)
- 油箱容量增加了2升
- 散热器布局进行了调整
- 排气系统进行了改动
- 尾灯造型也有所变更
不过此次改款优化最大的点在于对于电喷系统的全面优化调校。这不仅赋予了中低速区更饱满的扭矩输出,同时还让油门反应变得更加柔和顺滑。
为了实现当初对于黑鸟的10个开发目标,研发团队在轻量化和操控性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他们贪婪地吸取了先前CBR900RR所积累的技术,以此作为基础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因此,CBR1100XX并非简单的CBR900RR的"1100版"。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就体现在发动机的平衡轴设计上。直列四缸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单根平衡轴无法完全抑制。只有采用双平衡轴的设计,才能真正做到将振动消除干净。这就是CBR1100XX有别于CBR900RR的一大亮点所在。
但是本田黑鸟的双平衡轴系统设计的非常精妙:本田在这套平衡轴系统上"有意"地在平衡状态上做了一些微妙的偏移调整。
而这些精妙的调整可以保留一定程度的"微妙振动",以丰富发动机的动力感和驾驶乐趣。完全消除振动可能会让整车失去一些生动的"脉动感"。
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失衡调校,可以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的扭矩输出特性,提升中低速区的动力表现。
可以说,本田工程师们在追求平顺性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抛弃引擎的"个性张力"。这种平衡处理手法,才是CBR1100XX双平衡轴设计的精髓所在。
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日本也只有在两轮摩托车还有相机,还有小部分化工和电子领域对于我们来说还存在产业优势了。
如果我们单纯说摩托车的话,我觉得国内厂家和日本厂家中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对于产品细节的无限苛求了。
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你换一批会骑摩托车,喜欢摩托车的研发人员去做这个事情就可以了。
永远不要小瞧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所迸发出的创造力。
各位可能不太了解,本田在千禧年左右曾经研究过给黑鸟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但是这个计划的最终成果不能算是成功也不能算是失败。
对于我们来说不能算是失败是因为本田真的把涡轮增压给装到这台发动机上,而且测试下来也比较稳定。
不能算是成功是因为本田没有把这套系统再装回到摩托车上,而是把这套带涡轮的发动机装给了自家的摩托艇上。
我个人猜想可能是古板的本田觉得本田黑鸟这款车的性能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绰绰有余。完全没必要再加个涡轮上去。
而且发动机加装涡轮之后对于生产、成本、售后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本田当时在摩托车领域丝毫没有对手;但是在摩托艇事业上却不说是举步维艰吧基本上也是反响平平。
当时摩托艇主流还是使用两冲程的发动机,但是本田突然扔出来一款涡轮增压4冲程发动机的AquaTrax F-12。无疑在性能上给当时的摩托艇行业内扔了一颗核弹。
还得是你呀本田~完全把这套涡轮技术的市场价值给最大化了!
2001年的时候,为了应对更为严苛的排放法规,本田黑鸟CBR1100XX进行了其生命周期当中的最后一次改款。
这次改款之后本田黑鸟的马力被降到了152匹,与此同时,这一批次的改款车型车型通过改变后转向灯的造型以及采用数字仪表等措施,提升了整体的质感体验。
不过这最后一次改款的车型终于在日本推出了日本本土规格版本。之前都是靠日本特有的叫做逆输入的进口方式从他国进口。
不过日本国内规格的本田黑鸟只有100马力,而且有180km/h限速器。不过这种限速可以通过改装进气管排气管还有国外版本的ECU实现部分破解。这个手法非常类似于国行版CBR1000R在国内上市之后的破解方法。
不过之所以称之为部分破解是因为日本本土规格车型的凸轮轮廓外形和国外版本完全不一样。
这款车型也是本田黑鸟的绝唱了,这款车最终于2007年的时候因为无法满足最新版本的排放法规而停产。
仔细想来,在 CBR 系列车型中,CBR1100XX 是唯一的排量超过 1 升的车型。
一直以来市面上都有着想要本田复活本田黑鸟的呼声,而这种呼声在川崎推出了H2之后更加的铺天盖地。
不过本田是一家非常循规蹈矩,甚至于有些古板的行业巨头,作为一款并非赛道定位的CBR1100XX 的马力反而超过了"赛车版"CBR1000RR,这种事情就现在的本田看来并不是太合适。
作为行业巨头,本田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这使得他们在产品定位上更加慎重。
就我对本田这家公司这么多年的了解来说,他能够推出黑鸟这么一款摩托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
此前,本田推出的所谓"怪兽级"摩托车,都是赛道专用车型,如RC30/RC45/RC51、NR750、RC213V-S等,或者是高价的收藏品。
而CBR1100XX作为一款大型民用级别摩托车,其定价(不含税110万日元)还相当实用合理,普通消费者也能负担得起。能够推出这样一款摩托车,无疑得益于当时的开发负责人山中勲先生。而CBR1100XX可以说是他的最后一件杰作、最后的华彩。
コーヒー・ブラックバード~直译过来就是黑鸟咖啡店。
这家咖啡馆可以让摩托车爱好者一边品尝美味的咖啡,一边畅聊对摩托车的热爱和见解。这无疑是对山中さん毕生追求完美、造就经典的最佳纪念。
这无疑是向他最后开发的杰作CBR1100XX SUPER BLACKBIRD致敬。
这又是一台本田鲜为人知的经典车型。当年存世量就很少,流入到国内的更少,我只在北京某个老大哥的仓库里见过一次,但是当时那辆车的品相比叙利亚还要伊拉克,所以很遗憾没有骑过。
本田裸鸟X11是根据黑鸟的中期改款型号设计而来的。这款车型虽然在市场上并不太出名,但在某些国家,它以"X11 CB1100SF"的名称销售至 2002 年,相比之下,在日本国内则仅推出了1000 台的限量版。
而这种刻意被放大的发动机震动感也是本田有意为之。为了就是让其直列四缸发动机在高速转数时散发出一种充满活力的震撼感,然后毫不掩饰地将这种发动机脉动传递给骑手。
X11是一款本田出品的却没什么本田风格的车子,X11可以说是一款彻底放弃了对骑士的"照顾",直接将强烈的震动感、动力爆发感和车架扭转感毫无保留地传递给驾驭者,营造出一种毫不妥协的"蛮牛"般的驾乘体验。
虽然我没骑过,但是从设计风格上也能体会得到想要驾驭这款车需要足够的驾驶技巧。
只可惜没机会能试一把了~残念~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