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价、倒闭潮,进口大贸车怎么就突然卖不动了?
今年的北京摩展,已经没有了往年的盛况,这应该是去参观过的车迷共同的感受。
不仅仅是缺少有影响力的新车发布,而且参展品牌和观展的观众都少了不少,这与前几届相比反差还是很大的。
而作为高端品牌的诸多进口大贸车型,也不复当年盛况,不仅是参展的品牌少了,展位前的观众也少了很多,当然并不是说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但是对比往年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其颓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而与之对应的,是今年年初以来的进口大贸车的普遍性降价潮越演越烈,可以说,现在的大贸车降价不是新闻,不降价反倒成了新闻。
最离谱的是奥古斯塔,以前那就纯属于阳春白雪类的高端品牌,现在打成了骨折价,原价二十多万元的Turismo Veloce800R,一度降价到65800元,只有原标价的2.3折。
天下第一的本田对于市场的走向一直是敏锐的,国内大贸车的降价潮就起始于本田。
其他的品牌也无一不调整售价,川崎、雅马哈、KTM、印第安、胡斯瓦那、杜卡迪、宝马等等,降价潮席卷了整个进口大贸品牌。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一大批进口大贸4S店纷纷倒闭关门,这种现象不是某个地区所特有,而是普遍性的存在。
那么到底是谁导致的这样局面出现?
答案似乎很简单,目前经济形势不太好,大家兜里都没钱了,有钱也不敢消费,自然车就卖不出去了。
这话初听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细想在逻辑上有很大问题,如果说大环境下行,导致富人(进口大贸车主力消费人群)的财富严重缩水,那么作为普通人(国产车消费人群)受到的影响不是应该更大吗?
但是实际上,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统计数据,从今年年初到4月份,抛开摩托车销售市场传统的淡季旺季的影响外,国内摩托车销售势头呈向好的趋势。
一边是进口大贸店纷纷关门倒闭,一边是国产车呈向上趋势,所以单纯用整体经济环境下行来解释大贸车降价关门是不够全面的。
当市场处于健康的有良好发展潜力的环境时,品牌方的销量来源于两个方面——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
而当市场处于高度内卷化的状态下,大家抢夺的就只有存量市场,增量市场消失或被截留。
一般而言,进口大贸车主在换车时也会优先考虑进口品牌,但是经济下行导致了换车频率降低,这就是存量市场萎靡。
目前的进口大贸品牌就处于存量市场萎缩而增量市场没有增长的窘境。
那么是谁截留了增量市场?
如果我说是以钱江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产品牌的进步,是造成进口大贸品牌如今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会不会被喷?
经济学上有一个现象叫做边际递减效应,百度上的释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说白话就是,假设穿越回古时,某年大旱,你逃荒时饿得眼冒金星吐酸水,突然有好心人提供给了你两个大白馒头和一碗红烧肉,此时你的满足感是最强的,而在当你吃饱了以后,继续给你提供更高档的海参鱼翅燕窝,你却发现没了当时的满足感,这就叫边际效应递减。
好吧,说的就是当年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段子。
出生于七零八零年代的老一代车迷心目中(包括我自己),进口品牌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近乎于神而非人。
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国产没有玩乐型大排量摩托车,125才是主流,不论是性能配置操控还是品控,进口品牌就如同当空之皓月,而国产品牌犹如萤火之光,差距就是这么大。
老一代车迷旧有观念不断向下传输,不断入坑的新人也接受了这一观念,这在前两年经济繁荣时,大贸进口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没有受到影响,因此还是有不少年轻人乐于去尝试。
但是,当前几年国产摩托车进入到玩乐化阶段以后,国产车进步迅速,在各个领域纷纷实现了突破,不少年轻人发现,进口车与国产车的差别或许没那么大。
以本田CBR650R为例,2019年上市时一车难求,售价十万出头,但通常是需要加价购买。
但是随着钱江QJMOTOR的赛800上市,本田CBR650R的价格几乎是应声而落,目前官网售价是79800元,实际上去线下4S店询价,还有相当部分的折扣。
赛800搭载水冷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马力超百匹,动力上比国内版的CBR650R多了不止一点,但是价格上更便宜,配置规格上也领先,同时也有销魂的声浪,说平替并不算太夸张的形容。
当然,本田CBR650R在细节和调教上确实也有领先之处,这点咱们也要承认,但作为分别试驾过两款车的笔者来说,这点差距并没有饥肠辘辘与大白馒头红烧肉的差距那么遥远,而只是后者与鱼翅燕窝的差距。
类似的例子还有,几款以V4发动机为动力的国产巡航车,例如闪600,售价不足四万,外观颜值更显年轻更时尚,声浪更好听,动力更大,比起外观设计老气横秋的本田双缸CM500(现售价59800元)和川崎小火神650(也是双缸,现售价69800元),年轻人自然会将眼光放在国产车上面。
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压缩开支消费降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以钱江为代表的国产车很好的填补了进口大贸车增量市场消失所留下的空白,毕竟兜里都没钱了,从饥肠辘辘跨越到馒头红烧肉容易,但想跨越到燕窝鱼翅难。
而钱江的雄心显然并不止于此,这几天QJMOTOR又搞出了一款鸿125标准版,售价仅为7999元。
一直以来,125级别通勤代步踏板车市场被日系几家合资品牌所牢牢把控,国产品牌里面除了个别以外,绝大多数被清理出了这个市场,转而向利润率虽高,但是总量不大的玩乐车市场挺进。
究其日系三家品牌(本田、铃木、雅马哈)能在通路踏板车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原因,无非是两点,首先是品牌力,其次是排他性,简单来说,就是相同价位的情况下,国产125不如合资125好(品控,发动机品质等等),而在相同品质的情况下,国产125要比合资125贵。
这种局面起始于国内摩托车排放标准实施国四的时候,自此结束了国产125主攻低端低价市场,合资品牌主攻中高端市场的格局,合资品牌一统国内125踏板市场。
而这次鸿125标准版的上市,预示着国产品牌在总量庞大的125踏板车市场反攻倒算时代的来临。
鸿125标准版搭载钱江潜心多年研发的PCR发动机,其运转品质、油耗、可靠性等方面与合资品牌相比均不落下风,这也是往日合资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现在不存在了,最大的鸿沟已经被钱江抹平。
而在资源整合能力上,钱江拥有其他品牌难以比肩的优势,可以这么说,国内的价格战虽然不是钱江率先挑起的,但是钱江非常欢迎有人这么做,因为这就是钱江所擅长的赛道。
而按照钱江的秉性,鸿125标准版绝非是单打独斗,后续必将引入军团作战,这是钱江多年来造车的优良传统——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