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上世纪玩摩托车还能月入万元的时代
我是成都市第一批耍摩托车的,不仅当时的几个型号耍浇了,居然后来连修车都基本会了,以至于最终发展到″以贩养耍\\\"。。。
八十年代末期后两年,平均每月荷花池串摩托车下来可以纯捻万多元,那是一个只有十元大钞的时代,富人被称为″万元户″,不是每月捻一万哈,而是统共拿得出来一万元就是港火!
当时荷花池所有的摩托串串一见我开新车来串了,马上会喊\\\\\\\"给后勤部的军哥让个好口岸出来″,我串从广东倒腾回来的雅马哈1100时,成都人第一次见识了仪表盘是液晶屏显示器、前后双通风打孔蝶刹。。。狗日的、狗日的,一个个大惊小怪的啧啧生奇。
当时主流的车是本田嘉陵70(号称节油王)、建设雅马哈80(二冲程女式)、本田CG125、雅马哈100、本田145、黄河双缸250、铃木王125。。。
必须浓墨重彩一下本田145,不改装都排气声浪雄壮震耳,冬天再配一身成空正宗的飞行服,你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妹儿们趋之若鹜,堪比现在开法拉利,兰博基尼,布拉迪威龙,至少!
当时最有名的修车大师人称″李摩托″,技术好,人也对,后来发得一塌糊涂,再后来成都市的好多老超哥或者上市公司的大老板,都是那一批开摩托出身的。
时光荏苒,弹指几挥间,成都市开摩托就日渐式微了,奥拓,桑塔纳(参数|询价),富康,捷达慢慢取而代之。。。
发现最近几年摩托车在年轻人当中死灰复燃,车管所等待上牌的线上好多都是摩托车,上至哈雷宝马杜卡迪,下至春风钱江一直到潲水摩托,什么样的都有。
不过,现在深更半夜那些炸街的。。。太烦了!
但是,谁又没有年轻过呢?!忍了
比如内部可以3600元搞到的125,市场价随便卖一万!(看了一下,购置税伍佰多,有点吓人),当时油价记得是八角一升。
后来开始必须办入城证了,要有相当的关系,官价倒不贵,二十元。
这个好象是一环路扩建费,五十大元,相当于现在的五路一桥。。。
看了一下,八四年的小车驾照、货车驾照,八五年的二轮、三轮驾照
看见在上角两部二冲程嘉陵50二冲程车了吗?最早的超哥车,八四年好象很提劲,身份象征。。。不过图中这种不是正宗老货,因为已经可见力帆二字。
现在机耕道超哥开的车,都已经我们当年叹为观止了。
还是依然喜欢这种肉包铁的飞驰感觉。。。不枉人生一场!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