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摩托车消费中的坑坑坎坎,咱可长点心吧

作者:哈罗摩托  2018-2-20 11:56:00

随着央视“3·15晚会”的深入人心,各行业内“打假斗士”的逐渐崛起,消费者们也渐渐了解并重视作为消费者自己理应享有的正当权益。我们消费为的是得到一套令人满意的服务,而非掉入预先设好的“陷阱”。


以摩托车及其周边为主体的消费市场广泛,消费者数量庞大,每天产生的交易行为同样难以计数。在繁杂的市场中如何保证自己能够享受到规范的消费服务?如何甄别那些可能正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来看一看那些年车友们的奇葩经历和经验,帮助你避免重蹈覆辙。



车友:翔仔

二手车交易绝不能图便宜,车况与年限是二手车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车况好,价格与正常水平却相差较多时几乎不用考虑,那肯定存在问题。所以,价格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就一定要检查车辆手续,如果没手续千万不能买,没手续的车多数存在三种可能1.盗抢车辆;2.报废车辆;3.走私车辆。



以我个人经验来说,全新的走私车现在很少见了。因为我国的海关把控很严,很难有漏网之鱼,即便有也会想法把车“洗白”之后按新车卖。流入市场的无手续二手车也就剩盗抢车辆和报废车辆了!盗抢车不用说,如果你不想被当作嫌疑犯那就远离这类车,在我国买卖赃物也是犯法的。报废车,这类车也是量最大的一类,而且很难判断车况。因为现在翻新的水平实在太高。我亲眼见过作坊式流水线,先将所有收回的垃圾分类,再将报废车拆零、筛选,将磨损很严重的零部件挑出清洗,然后重新抛光上漆,最后组装。有的好一点的作坊还会进行简单调校。这样出来的车按一般的办法很难判断,而且这类车安全隐患很多!珍爱生命,远离报废车、拼装车!


车辆有手续的情况下,我们应首先检查车证的一致性,比如车架号、发动机号等。最后是车辆手续的真伪,现在办假证的那么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车管所一手交钱,一手过户。车辆手续的齐全性,真伪车管所的警察会帮你验证。祝愿天下摩友都能以合理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合法车辆。


车友:陈阳

说个我与四级县市小经销商的故事吧,在整个看车及购车过程中对方均没有提及库存车问题,当上牌时发现报废年限少了两年。我去找经销商说明时,他态度出奇的好,但就是不聊正题,只会用小地方不查报废这种理由搪塞。



车友:opr206

无论你买什么,无论你是去网店还是实体店,第一就是要“懂”。不懂就去了解,就去货比三家,不要贪,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风险。养成购买东西时索取发票或保留购物单据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时先斟酌下原因并及时反馈店家,实在不行就只有往上级部门投诉,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告诫大家这家店的问题以免更多人上当。


车友:人在旅途

本人作为一名公益维权使者只想说,摩托车的配件市场存在着很多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情形,像机油稍有不慎就可能买到假机油,零配件里面的国产冒充进口,贴牌的冒充原厂比比皆是。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首先你得取证,购买配件时就得做好购买到假货的准备,向商家索取购物发票,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录像把交易过程全部拍下来,做好了这些维修时一旦被确认配件为假冒伪劣时,可以第一时间向当地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并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进行索赔,索赔金额为购买货款的三倍,赔偿金额不足五百补足五百。也就是说,索赔五百兜底,如果你买了辆价款为二万元的摩托车,购买后发现这个车你购买前被使用过,有过碰撞换过零配件,那我就恭喜你了,你可以获得六万元的惩罚性赔偿,当然前提是你得举证证明车子的所有问题点。作为消费者,应该是天天315,天天抵制假冒伪劣,不是每年315消费维权日来临时才想到维权。



车友:指北针

当年的第一辆摩托是银钢的一款仿铃木样子的跨骑车,那时候我还是个涉世未深的“萌新”,去店里提车的时候,老板一直说我要的那款车没有我要的颜色了,建议我更换另外一辆银钢旗下的“本一”,二者外形看似一样……实则质量和功能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由于是熟人介绍去的,碍于面子,也没细问,实际骑了一年,基本就处于修修补补的状态。说实话,那些什么副厂出产的东西,完全就是原厂不合格零件拼装的车,这算是摩托车奸商给我上的第一堂课。


车友:野马

在北京不同的两家车行,一家在昌平,一家在朝阳。一家刷卡收我手续费,一瓶3100机油卖我120块钱,新车不足一周大灯坏了,还要我自己掏钱换,空气滤芯只做清洗让我交一个新的钱,加了点刹车油就说换了一套刹车总成;另一家我自带机油去免费帮我换,我的车并不是在他家买的,只是搬家后发现这个车行离家更近,一个空滤20块钱童叟无欺。所以我觉得做售后与品牌无关,和老板的人品有关,毕竟勤劳诚信才能走更远。



车友:生什么艺术

我觉得侵害权益的问题可能有两方面,一是摩托车本身存在功能与质量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二是合法使用摩托车的权利被限制。摩托车本无罪,人们评判它的好坏多是以实际使用效果做标准,品牌不好用,那是制造商的问题,不好用的品牌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这并不是经销商能力强,而是消费群体不成熟和国产商品保护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怎么办?不买!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这跟舆论还有摩托车使用者自身是否成熟有关。市场与消费者都成熟了,相信合法使用的限制也会越来越少了。只有多方面积极认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保护摩托车消费者的权益。

本文由自媒体帐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标签:摩托摩托车
您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