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毁灭 - 长江750的前生今世
全世界任何国家的人都没有中国人对三轮摩托车 - 挎子 ,有这么深刻的印象,而长江750在经历了各种辉煌之后,也走向了消亡之路,它究竟是怎么一副身世呢?
大部分车友都知道长江750的前身是BMW的R71,但事实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BMW在二战初期,为了讨好希特勒,1935年专门生产了主要用于通信兵使用的R12两轮车型,后期为了闪电战的需要,1938-1941年之间生产了三轮的R12,。(有说法称R12的三轮 参照了早在1937年就成功生产边三轮摩托车的比利时FN公司的M12。FN的M12是现代军用三轮摩托车,成功采用了边轮传动设计的车型。其变速箱也有前进低速,和倒挡功能。)
R71
R71
因为R12是基于民用车基础上面改装的,所以很多设计并不适合军方的要求。在装备部队三年之后,1938年起,R12的改进型R71型进入了德国军队服役,这些R12和R71在闪电战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R72
1939年,因斯大林要求,5辆BMW R71摩托车被‘走私’到了苏联,这些车又被解体、测绘......造出了乌拉尔(URAL)M72。
1956年,在苏联“老大哥”的支援下,我国参照乌拉尔M72生产造出了我国自己的长江750M1,同样是解体、测绘、机械加工和手工同时存在,属于仿造再仿造。
最辉煌的20世纪70年代,不只是洪都机械厂在生产长江750,南昌航技工学校和赣江机械厂也在开足马力制造,除了零星的工艺改进,长江750的原始设计没有改变。由于洪都的干预,不是谁都能再用长江750的牌子,于是各个品牌的750挎斗摩托纷纷出现,湘江750、赣江750、红光750、长洪CH750、贵州战友750、井冈山JGS750B、贵州凌云LY750、兰州750、云摩750、春燕CY750、扬子江YZJ750,最鼎盛时候有17家工厂在生产,产品型号达84个之多。
从1986年开始,因为产品质量、可靠性、性能都不能与时俱进,公检法系统、军队都不再购买侉子750,于是败落开始了。
90年代末,一些老外发现了这种保留着老摩托元素的侉子,经过一部分头脑灵活的中国人和老外的努力,对侉子750进行适当的翻新和改造,开始销往欧美和日本都国家,这种保持着当年顶级时髦的古老风格,令侉子750价值不菲,被称为黑星。
但随着国内需求的萎缩甚至消失,国外订单也难以维持侉子750的生活,2011年以后,基本没有正规生产的750边三轮侉子的车辆了。
如果,有人对侉子750的材料、工艺能按照目前国产车的最高水平来做,相信还是可以恢复生命力的,可惜复杂的品牌归属权,葬送了可能的再次复活。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