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排量摩托车骑士,你应该对“倒置前叉”这个词不陌生。所谓“倒置前叉”,是指套筒(Slider)在上,支柱(Stanchion)在下的前叉设计。这种设计与标准前叉的设计(套筒在下,支柱在上)相反。
你肯定不止一次的听人评论:“这么贵的车,怎么还是用的正减(正向前叉)?”似乎“倒置前叉”要比“正向前叉”高端很多的样子。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到底“倒置前叉”相较于传统前叉的优势在哪里?你真的需要“倒置前叉”吗?这些问题,鳄鱼将在下文中一一解答。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倒置前叉”和“正向前叉”的生产成本几乎相同,如果用同等级的材料,正向前叉甚至要贵一点(支柱部分更长)。低端摩托车用“正向前叉”并不完全是为了省钱,就算是真省了钱,这钱也不是因为不同的设计而省出来的。
使用倒置前叉的主要原因是:“倒置前叉”比“正向前叉”的强度更高,更加“坚固”。
我们都知道,直径大的管子比直径小的强度要高。倒置前叉用套筒作为主要受力点,正向前叉用支柱作为主要受力点。套筒的直径多为53毫米,而支柱的直径极少有超过43毫米的。这样一来,用套筒受力的“倒置前叉”自然就比用支柱受力的“正向前叉”强度更高,更“坚固”一些。
那么,前叉更“坚固”能带来怎样的好处呢?
提升操控性:越坚固的材料越不容易发生形变,受力形变对力的损耗减小,也就意味着力经过该材料的传输会更快,更直接。因此,使用更“坚固”的前叉可以让摩托车的转向变得更灵敏。
此观点经过了长久的论证和实践,为了提升汽车操控,而使用强度更高,更“坚固”的一体成型碳纤维车架也是这个原因。
另一个使用“倒置前叉”的原因是:比正向前叉要轻。
“倒置前叉”与“正向前叉”设计上很大的一个不同点是:套筒,支柱的长度比。“倒置前叉”的套筒比支柱长,“正向前叉”的支柱比套筒长。因为支柱要比套筒重得多,套筒长而支柱短的“倒置前叉”自然就要相对来说轻一些。事实上,“倒置前叉”的支柱长度一般只有“正向前叉”的三分之一,省下了不少重量。
前叉轻,转向自然也就轻了。人们常用“轮上轻一斤,车上轻十斤”来形容车轮减重对车辆操控的巨大提升,而前叉减重对车辆操控的提升效果跟车轮减重差不了多少。
不过,尽管在上文中我们描述了如此多“倒置前叉”相较于“正向前叉”的好处,这些好处实际上是很难被察觉到的:只有把前叉推到极限,才有可能发现这些提升。
上世纪80年代,顶级摩托车赛事最先开始使用“倒置前叉”提升车辆操控。之后,这项科技开始逐渐向民用车普及。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厂家认为普通用户能用到提升的极限操控,大部分情况只是拿此做噱头宣传而已。
同时,尽管“倒置前叉”的设计比较先进,也并不意味着“倒置前叉”相较于“正向前叉”就是完美的一次进化,在以下几个方面,“倒置前叉”有其缺陷:
1维修保养比起“正向前叉”要难。因其独特的设计,“倒置前叉”很难保养,换减震油必须完全拆开;而有些“正向前叉”上直接就有出油孔,换油相对来说简单不少。
2“倒置前叉”设计中,油封承担了自上而下,几乎所有减震油的压力。一旦油封漏油,减震油就会大量漏出,且因其漏油位置正对轮胎和刹车卡钳,无论油漏到哪个地方,都容易发生危险;“正向前叉”的油封没有承担这么大的压力,不容易漏油。就算漏油,也只是轻微的漏一点。
如果说不是赛车手,倒置前叉提升的那一点极限操控你基本上是没什么机会感受到的。但“操控”是“有点玄”的东西,相对主观。“没有最好的悬挂设定,只有你最信任的悬挂设定”。一旦“倒置前叉”对操控的提升被你相信,让你更“敢”去控车,这多掏的钱也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