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Yamaha YZF-R6香港车主报告
Yamaha中量级跑车YZF-R6久久未有新品面世,所以2017有新款上架,香港电单车发烧友Henry哥又岂会放过?开箱当日,一如既往邀请了老友和家人们一起见证新玩具到手的欢乐时光。
新车外型追随现款YZF-R1的脸谱而制作,破风力高,LED指挥灯用置于后镜壳内,进一步减低风阻。新R6是历代R6之中,风阻最低的一款。多功能表板的设计概念来自YZF-R1,可以实时监察Traction control和ABS的情况。车鼻导风位置的设计则参照M1风格,两侧各有一条有如刀刃的LED位置灯,见到新R6不怒而威,灯前队住你尾,未开车已经恶过人。
现今高性能跑车的车身满布电子科技。YZF-R6是当年少数车款获配备YCC-T(Yamaha Chip-Controlled Throttle)和YCC-I(Yamaha Chip-Controlled Intake)进气技术的跑车,2017新车更获配备QSS快速转波Quick Shift System和TCS循迹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一如其他先进车款的traction contorl功能,驾驶者可以在把手改变系统的设定。
但Henry哥最关心的是新车的油门反应。因为他比较喜欢攻弯,之前的R1M在山路上因马力太猛,油门太敏感,有龙游浅水的感觉,未能尽兴。所以对新款R6抱有期望。
果然,新款R6没有令Henry哥失望。由于马力较小,扭力也偏向高转出现,所以在山路上可以较尽情地扭动油门。再加上新车的油门阻力较轻,令人可以更轻松地调整油门角度而不会疲累。
新车友可能不太清楚YCC-T和YCC-I。这里做个科普:当油门开启的角度和引擎转数符合预设的要求时,R6进气导管的有效长度便会减少,令短冲程高转引擎呼吸更畅顺,自然可以提升马力输出。
YCC-I技术稳定,构件轻巧耐用,车主不用定期维修,系统操作时骑士也不会知道。YZF-R6结合YCC-T和YCC-I两项技术和修改供油程式之后,再改良风盒和进气口设计,减低进气的阻力,峰值马力和扭力达到每公升排气量能做出200ps的效率!
为了令驾驶姿势更适合高速攻弯,新R6的油缸、座位和副车架都是全新设计,副车架采用轻量化的镁合金制作,并以CF Die-cast吸压式方法来铸做。座高仍是850mm,但座垫微向前倾。副车架前方收窄了20mm,有助驾驶者攻弯时挪动身体,也可以伏得更低更贴,减低风阻。整个座姿都是把驾驶者倒向车头方向,强调高速过弯。
经过实车体验之后,Herny哥完全收货。新R6和R1M两架车都一样好压弯,但新R6更轻盈更易操控,主要是操控油门时不需要小心翼翼,玩得更尽情。
新车的TCS循迹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设有六级调较,适合不同驾驶技术或场合的需要。神级车手更可以选择关闭TCS。Yamaha表示TCS介入时相当聪明,驾驶者不会感到有不自然的感觉,Traction control因为可以减少尾胎打滑空转的机会,令尾胎寿命更长。至于来自R1的QSS快速转波Quick Shift System,YZF-R6所配备的只是单向功能,可以全开油门挂上高档位减油,但拖档退档时还是要用离合器的。
在山路上不时有山水流出,明明是干地却有湿地交替出现。TCS便帮到手,车手不需要调节过弯的手法,让Traction control出手帮你一把,不用担心马力过大而打滑。
新R6的头叉直径由41mm增加至43mm,同样是R1的KYB倒叉,令新车在制动和转向时,车体更稳定,头担卖相也更雄壮。尾避震也是全新设计,同样来自KYB。制动部门也起用新成员。320mm直径双头碟配铝合金对向四活塞制动卡钳,虽然不是顶级货色,但制动力应该没有人会说不够用。
2017 R6有六段traction调较,设定在中间巳经相当够用。骑士既能感觉到系统介入帮手减低动力,但介入过程温和而恰到好处,不会有粗暴cut油或过敏干扰的感觉。
直路不是最好爆的跑车,但过弯速度却进一步提高。无论是训身尽劈或是急刹收车,头尾两条轮胎的安定和回馈感,让驾驶者充满信心。只要眼望着出口,R6便乖巧地朝着你要的方向前进。虽然新车并未装有方向钛尺,但即使出弯时油门开得过猛,头担变轻其至有轻微发抖时,整体感觉仍然受控,一切仍在掌握之中。
拍摄当日,Henry哥特意找来好友超哥帮忙
新旧两款R6同场现身,态度没话说!
双人压弯,默契十足。
新款R6多了很多电子设备,让不同驾驶技术的人,
都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设定,也更安全好玩。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