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BMW S1000R,安静做事、低调干架
你要说现在什么类型的摩托最卷?
别想了,就是街车,超级街车。这帮车看着没整流罩、骑姿比仿赛舒服、马力还都快干到200匹,骑它的人个个都像是穿着牛仔裤去打拳击的主儿。
BMW S 1000 R 就是这个战场里的德国代表,2025款一更新,就像是把牙咬了咬,又重新戴上拳击手套走上擂台。而这次,虽然它没有 200 匹的大招,但动作更快了,脑子更清楚了,下手还更狠了。
先说变化最明显的:马力,从之前的165匹小幅提升到170 hp @ 11000 rpm,同时换上了比之前更短的终传速比(大后齿盘从45齿加到46齿),出弯爆发感更猛,城市路口直接起飞。
这还不够,宝马还把自家更猛的 M 1000 R 上的快开油门手柄下放过来,转动角度更短,响应更直接。说白了,右手一抖,车就干了,你人得跟得上它。
电子系统全面升级,加入了全新的 MSR 引擎制动控制系统。再配上 Pro 骑行模式、Dynamic Damping Control 动态避震、电控快排、弯道ABS、牵引力控制、起步控制、弹射启动、定速巡航、胎压监测、无钥匙点火、加热手把……你说它是一辆没整流罩的赛道车也不过分。
但别以为这就是个冷冰冰的机器。这车最神奇的地方是它居然很亲和。你骑着它,并不会觉得自己在驯服一只爆炸兽,反而像是你跟一只肌肉大狗在奔跑,它带着你跑,但会一直回头等你。
这次媒体试驾选在了西班牙 Almería 赛道,天公不作美,一整个上午都在下雨。你能想象开着一台 170 匹的光屁股街车,在湿滑的赛道上玩漂移?听着就离谱对吧?
但 S 1000 R 在 Rain 模式下变得比你女朋友还温柔,动力被压制到 100 匹以内,牵引力控制和ABS几乎顶满,油门反应像软糖,稍微用力就给你打回来,不让你胡来。
即便全场积水,Bridgestone S22 普通公路胎顶着用,整车依旧好骑得离谱,倒不是说它像小排量那样“易上手”,而是你能感觉到它真的不想害你。就算你不小心油门多拧了点,它的电控也能把你从地狱门口拉回来,安全但不死板。
Dynamic Marzocchi 电子避震系统前后配齐,特别是在雨中那种“心里发虚”的压弯中段,支撑感依旧在线。
Brembo 前双 320mm 浮动碟搭配径向四活塞卡钳,刹车线性度和回馈感都非常棒,雨天也能精准刹停,ABS 轻微脉冲提醒你“我顶着呢”,安心感直接拉满。
下午终于放晴,换上 Road 和 Dynamic 模式之后,这车又露出了真面目:原来它不是乖孩子,只是在下雨的时候懒得动而已。一进入干地,整车马上变得神经质而好斗,电子快排升降挡都干脆得像赛道车,你一脚下去,瞬间斩断转速和扭矩之间的连接,再一脚下去,又把发动机推向下一个高潮。
Akrapovič 钛合金排气是选配,但声音足以写进 Spotify,随便开个外挂录音器都能直接做成车载 BGM。你在后直道加速的时候不只是听得见马达在嘶吼,而是感觉到后胎一边炸裂输出,一边还在尝试稳住你那颗躁动的心。
骑这台车最爽的地方在于,你会想一直骑下去。它不像 V4 那些高转怒吼型街车一样老是逼着你拉转速,但中转的粘滞感和线性推力让你舍不得收油,而且那种“不慌不忙地干碎你”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车架还是那副熟悉的铝合金桥式主梁,双翼包裹式结构,全车湿重只有199kg,配上17寸铝合金轮圈和紧凑的几何设定,让它在干地状态下弯道灵活得不像一台170匹的四缸街车。
售价方面,标准款起步价$15,885(约人民币11.5万),带Premium Package+配置为$18,435(约13.4万),你还可以选装$3395的M Package,包括Akrapovič排气、M锻造轮圈、M锂电池、M GPS Lap Trigger等一整套赛道级配件,全配下来超$24,000(约17.5万),但车的完成度也基本拉满了。
所以,2025款 BMW S 1000 R 到底值不值得买?
如果你不在乎别人有没有整流罩、有没有卡蹭地排气,也不在乎马力是不是非得超过200匹,那这台车很可能正中你下怀。它有一颗让人上瘾的心脏,一副高强度的底盘,还有一套愿意为你出手护航的电控。
它不是最暴力的那个,但它一定是最聪明、最通情达理,最愿意带你“快快乐乐安全超速”的那位德国朋友。毕竟在这个满地都是贴纸和大尾翼的时代,能有一辆安静做事、低调干架的街车,已经不多了。
联系我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