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流行的复古改装风格介绍
有时候,时尚就是一个圈,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流行的元素,如今经过设计师、潮流达人的引领,又变成了新时尚。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崛起,国内摩托车消费市场也刮起了复古改装风。
2016年的摩博会上,厂商们展出的复古改装车型,就超过了30款。在不少车迷聚会中,复古车也往往成为路人争相合影的对象。
而明星的加入,也为复古改装车这烈火,添了几把干柴。
相比国内,其实国外摩托车圈子内玩改装就一直没断过。下面,小编简单介绍下当今比较流行的复古改装风格。
Cafe Racer
Cafe Racer大概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机车文化分歧。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大街,至今仍然活跃于全球各地。
关于Cafe Racer的来源,坊间有多种解释,其中最被大家所认可的有两种。
在50年代的英国,有很多机车手,他们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成为真正的赛车手。
每当几个机车手在咖啡馆聚会时,难免约跑几圈(这个设定与90年代港片的情节是一样一样的)。比赛路线从这家咖啡馆到另一家的咖啡馆,谁能先到达谁便是赢家。
也有人说,机车手一般都是摇滚音乐的爱好者,当时正值点唱机风潮,机车手常常聚在某一家有点唱机的咖啡馆,一边享用咖啡一边听着摇滚音乐。好斗的机车手总喜欢赛几圈。
比赛的规则便是:点唱机从头开始播放一首摇滚乐曲时,车手便冲出咖啡馆发动机车,骑向另一个咖啡馆,然后折返。在摇滚乐曲播放的这三分钟时间,谁先回来,或者谁离点唱机更近,谁便是胜利者。
无论哪种传闻,都离不开好斗的车手、咖啡馆。
其实Cafe Racer就是一种仿GP赛事的延续,当年的机车手,几乎把MotoGP参赛车辆当成是一种爱车最终进化的目标。
因此诸如单人座设定、分离式车把、低趴的骑乘姿势、抬高脚踏、长油箱等元素,都是Cafe Racer范儿摩托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源自于GP赛事的理念。
如今,Cafe Racer不再是高速,高性能的代名词,反而成为追求自由、个性的生活方式。
以其为基础的改装车,基本元素也一直没有变化。所有的车子,都有一道贯穿头尾的直线,这条线位于两个相同高度的车轮之上的截止点(前、后轮毂的中点)。尽可能扁平、短小车座和尾部驼峰,车体要求圆滑平整及流线型。
Bobber
起源于二战的Bobber风格,据闻起源于二战。
美国大兵们把战场上退役的哈雷买回家中,因为自身的经济条件有限,国内经济整体下滑,对于很多容易坏,又不容易买的部件,索性拆掉,这样做不仅节省了财力,而且也让车子看起来比较精神,甚至独一无二。
至于为什么很多Bobber都是双弹簧单座位,或许那时候单身狗比较多,也或许他们崇尚我行我素,没又载人的理由。
所以,如今我们看到的Bobber,大多数都是能拆则拆,能简则简的穿透式改装风格。
把一切不必要的装饰板,转向灯,电控开关都去除,座位改成单座,把油箱改小,有的甚至减掉前刹车。
只要不影响行车,可有可无的都拆掉。这样车身变轻了,操控,速度都获得一定的提升。
Bobber风格的车子,属于视觉中心非常集中的类型,车身低矮,骑姿随意,适用于单缸,并置双缸,多缸机,整体造型比较有力量感,涂装简单,不夸张,但蕴涵一种无法言语的暴躁感。
Bobber起源于美国,在传播到全世界的过程中也发展出很多的分支,比如欧洲的Bobber更追求极速与流线型,日本的Bobber更追求精湛的纯手工零件和更加低矮的车身结构。
在如今日本的零式改装风格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Bobber的影子。
Chopper
同样起源于美国的Chopper改装风格,与Bobber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相比Bobber的低调简约,Chopper则是夸张的代表。
Chopper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而哈雷则是极为适合用作Chopper改装的原型车种。
其拆除了车上各种不必要的部件,使得车子变得“骨感”,然后再赋予它各种浮夸的元素,如很长、倾角很大的前叉、亮瞎狗眼的的电镀件、高高的车把。
视觉上,Chopper的车架离地间隙很小给你留下“Low Rider”的印象。
到了70年代,Chopper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1969年《逍遥骑士》影片中的哈雷戴维森 “美国队长”摩托车就是一个典型的Chopper风格宣传片。
而Chopper风格通过这一出电影从美国走向世界,欧洲的第一家Chopper机车改装作坊Swedish Chopper就是在这一时期创立。
此外,Chopper风格的涂装一般比较特别,在漆面制作的环节,大部分运用了许多复杂的工艺,好的涂装会根据改装者的想法和整车融入一体,达到独一无二的风格特点。
在60年代,哈雷的Sportster车系是最经常被坊间用作Chopper改装的素材。长年采用哈雷机车作为素材的Chopper改装风格也影响到了哈雷本身。
1984年,哈雷以Chopper风格作为灵感,推出了Softail软尾车系。
Scrambler
作为越野、飞坡、玩泥巴类型的改装,如今Scrambler风格,也获得了全球用户的认可。包括宝马、杜卡迪、贝纳利等品牌,都推出了Scrambler的产品。如凯旋(Triumph)等欧洲品牌,旗下的产品,很多都属于Scrambler类型。
作为越野复古车的分支,Scrambler风格的关键就是大扭矩的引擎,风冷单缸或双缸,侧边高位排气管,越野胎,钢丝辐条轮毂,简洁的发动机构造,干练的车架。
相比其他的改装风格车型,Scrambler算是拥有很强的实用性。
其具备基础的越野通过性,可以飞飞小坡、涉水过溪,带上两个边包,满足摩旅的需求。当然了,高位排气也有可能烧伤你的乘客美眉,如果防护做的不到位的话。
不过,这就是它的特色。
Bagger
Bagger同样改装起源于美国。车如其名,这种改装风格和其他几种最大的区别,就是Bagger改装车都有边箱。
它们不仅有着大边箱,而且拥有超大尺寸的前轮毂与轮胎,大面积镀铬装饰件,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同样夸张的Chopper风格。
不过,Bagger除了夸张外,也非常豪华,其宽大的前整流罩内部包含除了仪表系统以及影音娱乐系统,骑行的过程中听着音乐是一件相当有Feel的事情了。
其实,Bagger看起来豪华夸张,但实用性并不算高。Bagger改装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首先,其离地间隙会比较低,路面通过性差。其次其由于前轮庞大,转弯半径也会增大不少,操控难度也会有所提升。
不过对于骑行时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感来说,这些应该都不那么重要了。
目前,较为传统的Bagger风格原型车有哈雷的街道滑翔、大道滑翔,胜利的穿越、以及川崎的Vulcan 1700也是非常有性格的车款。
就在2015年,宝马也推出拥有Bagger风格的Concept 101概念车,它基于K1600基础打造而来,动力系统采用并列6缸发动机。
Funbike
纵观全球摩托复古改装文化中,除了以上几种主流的风格外,还有众多更加细分,或者相互融合的风格,如日本的ZERO、暴走,Tracker、Mini等。
除了这些风格之外,还有一种发自草根的Funbike。
同样车如其字,这类风格车子的特点,就是“随意+舒适+朴素”。所谓”随心随性大法”。
它体现的是改装过程中的手工乐趣,而不是骑行乐趣,自己打造小零件是Fun的特点。
Funbike的发动机类型,一般是双缸或单缸。FUN不会选择2个缸以上的重型发动机,因为这样会脱离轻松的气质。它重要理念是崇尚舒适、随意,没有约定俗成和刻板的要求。
Funbike不会以性能改变、提升为目的。Funbike通常使用全地形胎,骑行只是改装成品功能的一部分。
虽然改装车文化在国内暂时还没有获得管理部门的认可,但并没有让这一行业陷入文化传承的断层。一切顺其自然,这也正是摩托改装文化如今的发展现状。
联系我们、公众号